海棠依舊

http://bbs.wenxuecity.com/ent/68796.html
正文

我的偶像—張天愛

(2013-04-27 07:34:03) 下一個
第一次知道張天愛,還是從林青霞的婚訊中,以為張天愛人老珠黃,被林大美人橫刀奪愛。從此記住了這個名字,一發不可收拾地同情她。唉,何等女人,碰上林美人,還不匆匆敗下陣來。第二次聽到她的名字,才知道她是位畢業於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立時三下,搜羅了她的資料。

張天愛
1965年,開始學習芭蕾舞
1970年,在世界五千名兒童中,被選為進入享譽世界的英國皇家芭蕾舞
張天愛

  張天愛

院的十名兒童之一。
1980年,決定返回香港發展。初期加入香港芭蕾舞團,並以模特兒身份參加“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時裝表演。
1981年,曾有成為逾五十次封麵女郎之多的紀錄。
1982年,在七部影片中擔任女主角。
1991年,創立了新的時裝品牌“Tian Art”,並於倫敦紐約開設了辦事處
1993年,張天愛擔任大連國際時裝節藝術總監。 1993年,在張天愛等人的努力下,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成立。
1994年,被英國BBC評為世界三位名女人之一。
1995年開始,每年的上海國際服裝文化節,就成了中國時尚界的一件盛事,張天愛的作品,仍用民族化的繁複演繹著時尚潮流。
1997年,香港時代女性積極人生嘉許獎。
張天愛出席活動

  張天愛出席活動

1998年,金蘋果獎十大優秀女演員之一。
1999年,張天愛的時裝品牌榮獲中國時裝設計師協會及中國服裝協會十大品牌獎。
2002年12月,在上海與北京同時推出男裝品牌“RGW Russell”。
2003年9月21日,曆經感情的風風雨雨之後,年過四十的張天愛終於找到了此生的真愛,第四次披上婚紗,與比自己小兩歲的好萊塢演員、王敏德胞兄羅素(原名王盛德)攜手走進了婚姻的盛殿。
2003年11月6日, 由鳳凰衛視舉辦的首屆“中華小姐環球大賽”評委之一的名設計師張天愛表示,所有佳麗的質素也高,也非常能表現出華人女性的美態。
張天愛曾在1年裏,接拍了10部電影,後來又先後簽下了23部戲的合約,創下逾50次出任封麵女郎的紀錄。
張天愛還被評為亞洲70位美女之一。[2]

編輯本段成名足跡

張天愛從小便在傳統的英國式家庭及教育下成長,父親張有興是第一位香港華人市政局主席,兼任九年的立法局議員,出生在南美,後移居英國,是典型的英國式紳士。
張天愛從4歲就開始學芭蕾。1970年,九歲的張天愛從全世界五千名兒童中,被選入了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

張天愛出席活動

張天愛出席活動(18張)
成為十位入選者之一,也成為第一個進入這個芭蕾殿堂的亞洲女孩。也是第一個進入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的中國女孩。因為東方女孩的美麗,每次跳舞張天愛都成為焦點,因為她跳的實在太好,兩次獲得英國皇家舞蹈學校舞蹈編排比賽的第一名。代表學校外出參賽,也是數度獲獎,為學校爭光不少。十三歲時,盡管尚未畢業,校方已為她鑄造人像雕塑,放在校內留念。
張天愛芭蕾

  張天愛芭蕾

1981年,她取得了學士學位畢業回港,開始發現芭蕾舞並不能為她解答人生種種疑問與困惑。她背叛了父親的意願,決定放棄芭蕾舞蹈家的理想,不再回英國深造。反而,投入了表演娛樂事業,既拍電影又灌錄唱片,霎時間成為聲名鶴起的貴族明星。但是,電影圈的荒唐複雜卻教她迫不及待地逃之夭夭。
她離開演藝圈,她轉而投身商場,然而,對生命的嚴肅與認真依然不變。她愛上了西方哲學,利用閑暇攻讀英國公開大學的函授哲學學位課程,讓古往今來的哲學家解答她對人生、人性的疑問。這四年哲學教曉她從理性角度剖析人生。期間,她又不斷修讀電腦及商業課程,她以AnnaPavlova為名的時裝店生意亦日漸上軌道。
今日,張天愛閃爍地站在我們眼前,活躍於商場之上,十足一個成功的時裝設計師的典範。當年在學校所念的戲服設計可能是最直接的影響,但她總是強調一點:我設計的服裝,要適合那些有個性的年輕專業人士。她的PAVLOVA時裝集團亦已在日本、東南亞、中國揚名,在國際上也是小有名氣了。
藝術是需要獻身精神的———老牌的英國皇家芭蕾舞學院以此為宗旨教育孩子們。在學校裏,除了病得實在爬不起來了,是不可以躺在床上偷懶的。學芭蕾的日子是苦的,而芭蕾所展現出來的美卻令人無法抗拒。
芭蕾教給張天愛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一種為藝術犧牲的精神就不會有美。我覺得上天給了我堅強的脊梁,真的可以吃苦。”即使病痛也要堅持,即使雙腳鮮血淋漓、骨頭破碎也要堅持。在皇家芭蕾舞學院學習的時候,張天愛並不隻拘泥於舞蹈訓練,而廣泛涉獵了許多藝術門類,如音樂、歌劇、舞台化妝、繪畫、雕塑等,這為她

張天愛生活照

張天愛生活照(7張)
後來從事服裝設計事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張天愛

  張天愛

13歲時,張天愛親手做出了第一件自己設計的衣服,那是替同學設計的“改裝”牛仔褲。
1980年,年僅19歲的張天愛以客座藝術家的身份回到香港,並第一次以模特兒身份參加香港貿易發展局的時裝表演。這時她終於確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就是要從事時裝設計,於是她又到巴黎歌劇院和紐約工藝學院作進一步深造。
1981年的“港姐”選舉總決賽,按照慣例要在公布結果前安排一場20分鍾左右的大型歌舞,可那時候女主角卻突然生病住院,張天愛被臨時換上場。當天晚上的演出群星閃爍,張天愛憑著出色的舞藝征服了全場。從那之後,很多片商就找她拍電影,有很多雜誌來找她拍封麵,還有記者來找她做專訪。此後的張天愛接拍了10部電影,後來又先後簽下了23部戲的合約,創下逾50次出任封麵女郎的紀錄。在電影裏她演的大多是主角,但拍來拍去卻都是一樣的女孩子,沒有任何發揮的餘地,於是張天愛“逃”了。在1983年,見識了香港娛樂圈的一切美麗與荒唐之後,率性的她竟悄悄地從演藝圈全身而退了。張天愛知道,所謂娛樂圈的浮華生活並不是自己所向往的,並不屬於自己。
張天愛學會了更深層次的思考,體驗一直是她所追求的,隻有體驗不同的東西,才能知道事物的多種可能。
早在1982年的時候,張天愛就從姐姐蘇珊手中接管BouˉtiqueBonBon,並在1年後改名Pavlova。因為她感覺到芭蕾、演戲都不能最大限度地釋放自己,她把目標鎖定為“世界時裝設計大師”,創立了自己的時裝公司和品牌。可以說從這個時候起,張天愛有了自己明確的夢想:做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服裝品牌。張天愛為自己樹立的這個夢想,執著地努力著,並為這個夢想積累知識,積極前進。
張天愛決定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去。從電影圈抽身而出的她,一邊搞設計,一邊攻讀哲學學位,還同時進修計算機和商業課程、學習中文和中國曆史、哲學,日子過得忙碌而充實。
雖然張天愛從小是在西方長大的,受的是西方的教育,玩的是西方的芭蕾,三天兩頭就去一個西方國家。但張天愛自己的定位很明確———我是中國人。
中國的傳統精髓在張天愛的心目中一直占著重要的位置,骨子裏都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印記。“因為從小在外國成長,所以更懂得珍惜和欣賞中國本土的東西,也希望能發揚其精華和特色。我覺得過去中國有太多好東西,但後來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揚。西方國家一般都不尊重亞洲設計師,事實上是因為我們的確沒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所以張天愛的作品以中國元素的時尚為主,並漸漸樹立起自己的風格。
從1981年創立了個人的時裝品牌後“Pavlova”,張天愛又於1991年創立了新的時裝品牌“TianArt”,並於倫敦紐約開設了辦事處。這時候的張天愛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夢想,並決心為這個夢想繼續努力下去。
經過十多年來不斷的努力,致力推動多元化的“全球一體化”及個人主義風格,張天愛在她的設計裏融合進了東方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自由思想主義,無論是傳統簡樸還是大膽前衛的係列,都極具創意,形成了與眾不同而獨特的設計風格。
此後,張天愛又創立了個人的高級女裝係列及多款成衣品牌,當中包括男士服裝係列。她又為世界各地超過100間不同的國際公司設計製服,並在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德國、巴西、中國及多個東南亞國家開設批發及零售服裝專賣店。她的個人時裝設計更收藏於倫敦、挪威、香港及中國的著名藝術館與博物館。
張天愛傑出的藝術才能不僅表現在時裝設計上,還在其他領域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她曾在世界各地成功地組織並參與設計了100多場時裝表演及發布會,還為眾多芭蕾舞比賽及歌劇表演擔任藝術總監與舞蹈編排的工作,贏取了很多國際獎項。
1993年的時候,張天愛作為大連時裝節藝術總監被邀請到大陸,她那富有東方風情又透著新潮氣息的精美服裝吸引了觀眾,從此她在中國的服裝事業也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人生就是這樣,每一次經曆都會使自己成熟一步。

在我看來,張天愛失了婚姻,得到了一片自由的天空。她今日的風采,足令大大小小的林美人望其項背。林青霞的美真的隻限於貌上,“行李員”讓她東她不敢西,真是可悲可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