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閑看曆史變遷。老子,孟子,孔子議論特色社會主義的結局。

(2015-05-29 07:43:10) 下一個

卷一 孟春紀 貴公

原文

昔先聖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嚐試觀於上誌(2),有得天下者眾矣,其得之必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凡主之立也,生於公。故《鴻 範》(3)曰:“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偏無頗,遵王之義;無或(4)作好,遵王之道;無或作惡,遵王之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陰陽之 和,不長一類;甘露時雨,不私一物;萬民之主,不阿(5)一人。伯禽(6)將行,請所以治魯,周公(7)曰:“利而勿利也(8)。”荊人有遺弓者,而不肯 索,曰:“荊人遺之,荊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聞之曰:“去其‘荊’而可矣。”老聃(9)聞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則至公矣。天地大矣,生 而弗子(10),成而弗有,萬物皆被其澤、得其利,而莫知其所由始,此三皇、五帝之德也。

注釋

(1)貴公:貴在公正。(2)上誌:古記,指古代典籍。(3)《鴻範》:《尚書》中的一篇。(4)或:有。(5)阿:偏私。(6)伯禽:周公之子。(7) 周公:姓姬,名旦,武王之弟,成王之叔,輔助成王。(8)利:前一“利”為施利,後一“利”為謀利。(9)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時人。(10) 子:意動用法,以為子。

原文翻譯

以前聖王治理天下,一定把公正放在前頭。做到公正,那麽天下就可以平定。天下平定是由於公正所獲得的。我曾經試過查看古代典籍,能夠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 們能這樣是憑借公正的原因,相對地,他們失卻天下是出於偏私。凡是君主地位的確立,都緣於公正。所以《鴻範》中說:“不偏私不結黨,王道平坦寬闊;不偏私 不偏頗,遵守為王的道義;沒有施行小恩小惠,遵照先王的方法;沒有胡作非為,遵照先王的路去走。”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陰陽的調和, 不僅僅使某一方有所增長;合時的雨水甘露,不是為了私自的東西而降下;萬民的君主,不對某一個人有所偏私。伯禽將要出行,向周公請教用什麽方法治理魯國, 周公說:“要施利給人而不要向人謀利。”有一個荊楚地方的人丟了一張弓,但是不肯去找,他說:“荊楚的人丟了這張弓,由荊楚地方的人拾到它,又為什麽要去 尋找呢?”孔子聽到了就說:“去掉‘荊’字就適合了。”老子聽了說:“再去掉‘人’字就更合適了。”所以說老子是最為公正的了。天地那麽大,生育了人卻不 把人作為自己的兒子,成就了萬物但是不占有萬物,萬物都受到它的恩澤、獲得它的好處,卻不知道一切是由什麽開始的。這是三皇、五帝的品德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