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個比較泛泛的問題,不是很好解讀。
辣妹就拋磚引玉,談談自己的看法吧。
做計算機這個行業,特別是軟件這個方麵的從業人員,辣妹接觸的多一點。因此隻能片麵的談談軟件工程師的收入組成。一如我談矽穀中心的房價以palo alto為例子。
軟件工程師參加工作時的工資本身大概6-9萬起跳。看你的學位是本科,碩士還是phd。也看你是哪個大學計算機畢業的。goog還要看你在大學的成績。
工作過幾年的比較資深的工程師工資大概在10萬-13萬之間。
除了工資以外,大部分的公司還有bonus。。。。根據公司和員工本人的當年表現來給予。大約是工資收入的5%-40%不等。某些公司是按季度發的。有的bonus是隨機而發,根據員工的突出表現而定。
有的公司還有espp,就是比市場價格優惠15%的本公司股票,可以由員工決定要買還是不要買。
很多公司還有stock option。比如你加入apple的時候,它給你按照當日的市場價格贈與你這個股權,你要分4年的時間慢慢消化。隻有做滿4年,這些股權的套現的錢才全部歸你。
有的公司比如goog,除了stock option,它還給你stock unit。後者是非常值錢的東西,因為你不需要按市價買下來。就是說你賣掉unit的錢是沒有cost的。和stock option一樣,你也是要分4年才可以全部擁有這些錢。隻不過以上兩種你都要按常規收入繳w-2的fed和加州的稅。看個人收入,稅可以高達45%。
哦,還忘記了提加班費的收入。比如你周末on call,有的公司是要給很高的加班費的。
最有吸引力的收入組成是iso。。。incentive stock option。。也就是你加入star tup時贈與你的原始股。這個股如果公司被收購,被容許在2級市場交易,或者進入ipo的話,就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應。當然要看你加入時得到的股份有多少,在每次稀釋的時候又被稀釋多少。。。。。。當然最主要的是要看你走對了地方沒有。真正能夠被良性合理的收購,或者被容許2級市場交易,或者進入上市程序的IT公司隻占了整個矽穀start ups總量的很小一部分。特別是1999-2000的網絡泡沫破滅以後,矽穀上市或者飛速成長的公司已經非常稀少了。也許2%的公司的原始股真正能夠發揮效益?
總的說來,一個資深軟件工程師的年收入大概在10萬到40/50萬之間。如果被收購,在2級市場套現或者在ipo套現的話,額外的收入在幾萬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前者你要按普通收入報稅。最高可達收入的45%左右。後者如果vest並持有超過一年的話,就隻要付15%的fed稅(根據你的普通收入而定),和10%的州稅。總共不超過25%。
辣妹以後再談談如何讓自己挑選對的startup,如何讓自己被最好的startup所需求的一些問題。
都是自己的一些觀察而已。不代表正確或者代表大部份人的意見。
請矽穀的同學們多多指正。
ps: 解答一下下麵回帖的疑惑:是的,矽穀很多公司隻有死工資,沒有bonus,沒有加班費,一些公司對軟件工程師的待遇不太重視。很多startup的原始股就是廢紙一張。但是也有如facebook那樣的公司原始股早就翻了很多倍並且可以出售套現。
但是,也有部份公司對工程師無比重視,比如穀歌。一個好的工程師得到的待遇比很多diector,vp, 甚至比一些小公司的ceo的收入還要高。穀歌對周末on call的工程師付很好的加班費。這些都是辣妹的親身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