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支持計劃生育是因“中國人口太多”。其實對人口政策來說“生育率”比人口數量更值得關注。
1960年韓國人口隻有2500萬,1962年實行鼓勵少生政策;現在人口有5000萬,卻鼓勵多生。這是為什麽呢?因為1960年韓國的生育率高達5.9 ,而現在隻有1.2 左右。
一般人口政策傾向並不取決於人口數量或人口密度,也不取決於人均資源,而主要取決於生育率。當生育率過高時,傾向采取少生政策;反之,傾向采取多生政策。
中國人往往被“13億”這個巨大數字蒙蔽了。事實上即使130億,如都選擇“丁克”,那麽100 年後也注定要亡國滅種。
有人說“獨生子女政策不是禁止生育”。禁止生育是一個民族的急性自殺,隻許生一個則是慢性自殺,兩者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通過計劃生育減少人口有很大的隱蔽性。一般人都不了解中國人口會減到何種程度?因為在人口大量減少前,會出現老齡人口堆積,造成“人口基數仍很大”的假象。計劃生育的片麵宣傳,使人們隻知人口數量而不知人口結構。
為什麽中國現在生育率低卻仍在增長?因為幾十年前高生育率時出生的人仍在世,就是說嬰兒出生時爺爺奶奶還沒去世,顯得人口數量有增。
假設一個村莊的初始人口是800人,男女各400人,都在25歲結婚生子,壽命都為75歲,那麽即使連續幾代隻生一個,在達到人口峰值以前,也仍會增加。
人口峰值是800+400+200+100=1500人。其中800個75歲的老人,400個50歲的中年人,200個25歲的年輕人,100個新生兒。過了人口峰值後,800個老人去世了,這個村隻剩下700人,數量減少一半以上。可見人口結構年輕,即使每對夫婦隻生一個,人口數量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繼續增長;但過了人口峰值,數量將急劇減少。
一個國家的生育率低於世代更替水平,即使仍在增長也是強弩之末,遲早要進入負增長的,應該更擔心生育率持續下降帶來的嚴重老齡化問題。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在上世紀末就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程度不斷加重。雖現在人口仍在增長,但從人口學上說,在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已進入潛在負增長了。因為從1991年開始,中國的生育率就一直低於世代更替水平,至今有20多年。
隨上世紀5、6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的陸續離世,中國人口將難逃雪崩。那時即使全國每對夫婦生三個,人口數量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也要慣性減少,即使鼓勵生育,也未必有人願生三個孩子。
摘自:http://blog.ifeng.com/article/17031244.html
這個問題很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