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出汗看健康

(2011-05-31 19:35:31) 下一個

 1. 冷汗:生病、受驚、心緒緊張、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觸之發涼,出汗後常常有“心有餘悸”之感;

 2. 黏汗:汗出黏膩、發稠發熱,係重感冒、及其他病症引起的高燒、服用解熱退燒藥後的一種病症汗。表明身體有濕熱不清,需去濕去熱,方可痊愈;

 3. 鼻汗: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汗液自鼻梁及鼻翼兩側滲出,汗珠晶瑩可見。多見於肺虛病人;

 4. 額汗:汗出於額頭部,甚至汗如蒸汽,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髒腑內傷均可引起頭額汗;

 5. 半邊身出汗:半邊身多汗,而另半邊身無汗或少汗。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常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多發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6. 勞心汗:心窩和兩乳房間部位多汗,其他部位無汗或少汗。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以致心不主血,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分子;

 7. 手足汗: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

 8. 焦味汗:汗出津津,綿綿不斷,發出一股糊焦或燃煤味,重者焦味甚濃。此症局限於青年男性,多因手淫頻繁、經常夢遺滑精、又不注意個人衛生,經常清洗會陰部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