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所依無所住

(2022-08-22 04:46:54) 下一個

我覺得要能夠做到無所依無所住,就是要能夠做到放下、能夠隨心。

一燈說要講講無所依無所住的快樂,如果做到,當然是非常的快樂,一種平淡持久的快樂。我自己覺得,要做到無所依無所住,首先要學會放下。

放下,當然不容易做到。這世間,有這麽多值得我們留戀的事物,有這麽多讓我們牽掛的人。有牽掛,其實也是一種快樂。當然,要看程度。如果牽掛變成了一種占有,那就是一種災難。會蒙蔽自己的心,也會束縛別人的自由。但是,隻是一種淡淡的思念,沒有任何的行為,就會恰到好處。

在網上搜了心無所住的意思,查到了下麵幾個自己喜歡的結果:

~~~~~~~~~~~~~~~~~~~~~~~~~~~~~~~~~~~~~~~~~~~~~~~~~~~~~~~~~~~~~~~~~~~~~~

【所謂“心無所住”,就是身在紅塵,又能跳出紅塵,不受紅塵困擾,不受紅塵的係縛。 “而生其心”,“其”,就是那些。什麽“那些”?無所住。“生其心”,就是生“無所住”心,就是生出離心。】

 

【佛教術語,出自《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又稱無住心、非心。與般若心經中“空即是色”義同。意即不論處於何境,此心皆能無所執著,而自然生起。心若有所執著,猶如生根不動,則無法有效掌握一切。故不論於何處,心都不可存有絲毫執著,才能隨時任運自在,而如實體悟真理。

這話題有點大,我試著舉例說明,看你能不能明白。
比如說你念佛的時候,老是想著佛主能給我帶來什麽,這就是有所住。在我看來一心念佛,不帶任何期盼,心裏隻有佛而沒有你,就是心無所住;
又比如說,你放生的時候祈求你會得到什麽,這也是有所住。個人得利方麵的什麽都別想,隻一心想著被放生的生物能平安,這就是心無所住;
總的說來,無論你是念佛,還是做其他事,隻順其自然一心想著這件事就行,不要有任何功利心在裏麵,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

 

【1.

昨天,要睡覺了,我看到床上被女兒弄得一團亂,我心裏沒有任何情緒。心是一片清淨的。

之前的我,看到這種場景,一定會一肚子怨氣。

我現在忽然意識到,怨氣不僅不會有任何幫助,隻會讓我更累。

其實,把床上堆的一堆東西,一點點收拾好就可以了。要不然怎麽辦呢,有怨氣有用嗎,床會整理幹淨嗎?

我把床上的幾件衣服,分了兩類,髒的放到髒衣簍,不髒的用衣架掛上,放回衣櫃。把弄亂的被子疊起來,枕頭放好,收好床上的書,掃掃床上的灰塵,重新把床鋪上。

做這些,用不了幾分鍾。心裏沒有情緒的時候,做這些事情是一種享受。

要不然,時間用來幹什麽,時間不就是用來做事的嗎?如果不做這個,就做其他的。我非要給自己規定,這段時間,必須做什麽,那段時間必須做什麽。來了突發情況怎麽辦呢?

我一直是一個控製狂,想讓事情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如果失控就會抓狂。

慢慢地我變了,隻要自己的心變了,就可以改變過來。

“心無所住”讓自己的心保持清淨。

2.

“心無所住”,事情來了就處理,心裏不要有任何其他的情緒,這是需要修煉的。不是說說就行的。

我把衣服放回衣櫃時,碰了一下桌子上的玻璃杯。我體會到了自己內心從清淨變成恐懼,一瞬間的事。

以前的我隻會說一句“我的媽呀”就沒事了。

昨天晚上我體會到了那一瞬間,我意識到,恐懼對於玻璃杯來說沒有任何意義。恐懼了,玻璃杯就不會掉到地上嗎?

心,下意識就產生了這種條件反射。要想讓心一絲不亂,還需要修煉啊。

這不是說一句話就能做到的。還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持續修煉。】

 

【人生的行程當中,最利於精進的路徑無非有二:一是開啟智慧,二是用智慧勵誌。佛教眾僧講經說道,同樣也是運用開啟智慧的方式,引導眾生勵誌。

不過佛教所說的智慧,並不是般意義上的聰明才智,而是見證世事沉浮以及人生無常之後所折射出來的領悟能力。不論是受具足戒者,還是塵世眾生,隻要有了這種領悟能力,在麵對自己人生旅途中的每一個行程時,都會了了分明,無所遁形。

那麽,佛教的這種智慧體現在哪裏?體現在用“心”醒世上。很多人讀過金剛經,金剛經的核心思想是什麽?兩個字,“空觀”是也。

佛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就是佛教“性空幻有”的空觀偈。當年六祖慧能聞金剛經而開悟勵誌,就是從五祖那裏聽到這句滿含智慧的偈子。那麽就以這句偈子入題,和諸位談談眾生如何用智慧勵誌。

偈子中的“無所住”,也叫非心,與前麵講過的緣起性空的意思是一樣的,即叫人不要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實相執著,做到離根離塵,例如受具足戒者心不住於錢財,視金錢如糞土,因其是外境之物,固不可取。

其實從廣義上講,“住”解作“停留”更貼切,就是叫眾生不要把心停留在既得利益上,要放大眼界,坦然麵對周遭的一切事物,緣來則應,去而不留;要有超脫意識和空的境界,甚至連超脫與空都無所住。

人一旦悟得實相乃無相,一無所得,還有什麽我執、煩惱、生死、無明可住的呢?

“生其心”的意思是依照般若清淨本心,達到無任何雜念、纖塵不染的境界,從而生起大悲願,向眾生發菩薩心、菩提心、平等心、利他心。例如受足戒者生起大慈悲心,即把自己全部的錢財布施給最需要的眾生,讓他們離苦得樂。

佛陀住世期間,就為眾生“生慈悲心”做出了表率。他不但舍出了自己家族的一切家產,而且度全家人皈依佛門。佛陀以一切造福世人、利益眾生為誓的核心內容,也是奠定眾生菩提心的基石。即使對於立意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眾生,也有裨益。

正所謂“菩薩應離一切相”,更是直接闡發出我無相、眾生無相的波羅蜜多。眾生身在紛紛擾擾的大千世界,眨眼就會與各種誘感不期而遇,倘若對誘惑均能以“無所住心”為明誌,你便已超脫於利誘之外。

希望諸位通過學修禪觀照本心,通過這種觀照,把切放下,使明心自見,就能使道心生起。

當然,身處娑婆世界,眾生處處著相,相多了心也就分散於四處,不能清淨。倘若心不淨,自然悟不到本心。一切萬法,皆從心生,一切法性空。

這就是說,隻有當你的心無所住的時候,才能獲得智慧與能量,才能靈光獨照、了了常明,才能用智慧破“我執”與無明的煩惱,才能將本心留住於當下。這就是佛教性空幻有的空觀。

我們修禪,就是要學會在日常生活中止惡揚善,行於正道,不著事相而無所住,因循事理,任運無礙,最後證得無上佛果。

其實,我們肯定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如果今天做了件好事,不一定得到別人表揚,但自己內心就覺得舒服,胃口也好,覺也睡得踏實、睡得香;如果今天做了一件對不起別人的事,別人也沒有怎麽說,但自己內心總覺得別扭,飯吃不好,覺也睡不穩。

這正是我們的佛心在推著我們往前走。因此,我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中時常檢點自己,絕不能讓哪怕很小的惡習或惡念攪亂我們的內心。

古德開悟的輪回解脫,正得益於“心自在則法自在”的智慧,當下塵世眾生一旦獲得這種如實生活的智慧,就能獲得對世間事物一如其實的認識,就會訣別慵懶與世俗,進而對生活產生積極向上的動力。

無論做人做事,我們都會清靜明白、自在得福,不再在一已的欲念支配下盲目地度過渾渾噩噩的一生。這便是我們黨從“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中領悟的勵誌真諦。】

~~~~~~~~~~~~~~~~~~~~~~~~~~~~~~~~~~~~~~~~~~~~~~~~~~~~~~~~~~~~~~~~~~~~~~

 

自己跟著學習,收益匪淺。一直也在追求隨心,似乎,有了很大的進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雪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海風隨意吹' 的評論 : 謝謝閱讀 :)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