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八寶飯

八寶飯是我從小起的最愛,至今“迷途不知返”,健康問題暫且退居二線。
正文

河北晉州周家莊人民公社仍然生機勃勃

(2011-10-16 09:39:59) 下一個

(轉帖者:鄧小平下令‘一刀切’解散人民公社,導致中國農村重新陷入‘一盤散沙’的小農各自謀生糊口掙紮、任人魚肉的境地,導致目前的‘三農危機’,實在是中華民族的曆史罪人!前三十年的實踐確有很多不足之處應該加以完善而不應該全盤否定,完全推倒重來,看看今天中國的農村、農業、農民就知道,鄧小平的路線實在是作孽啊!有的網友會強調中國現在GDP世界第二、名牌奢侈品消費世界第一,這不是‘一片繁榮’嗎?殊不知,這一切背後犧牲的是廣大工農的當世切身利益,子孫後代的將來利益。若不是狂賣前輩留下的家底、狂賣農民工的廉價勞動、狂賣本應留給子孫後代的礦產資源以及不可逆地破壞環境,‘繁榮娼盛’從何而來?中國人民本來是可以走一條平坦的多、亮堂得多的金光大道的!——雖然可能要犧牲少數‘先富起來’的人,但是大多數人卻可以活得坦坦然然堂堂正正!


但是這一切都怪誰呢?百分之百全怪鄧小平嗎?其實包括筆者在內的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不能推卸責任的。三十幾年前,筆者和大多數的中國人一樣(尤其是年輕人)是一個典型的‘鄧粉’:為鄧小平重新出山而歡呼!真心認為鄧小平是我們的‘大救星’,對毛主席則充滿了‘抱怨’!鄧小平難道不是在我們老百姓的‘山呼萬歲’聲中得誌便猖狂的嗎?毛主席曾經說:嚴重的問題在於教育農民。其實需要教育的又何止農民!我們這些工人、幹部、軍人、知識分子又有幾個能在當時跳出個人私利看到全局和將來呢?又有幾個能真正理解毛主席為了中國長遠利益所作的一切良苦用心呢?正是包括我們在內的絕大多數中國人民出於自私、短見,以為能舔到粘在鼻頭上的糖稀,以為隻要單幹自己一定能發達、能先富!迫不及待地擁戴鄧小平摒棄毛主席的社會主義共同富裕路線,走上了‘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小崗村道路!


毛主席作為一個偉人對當時的人心向背應該是看得很清楚的。對於人民作為一個群體,從長遠來看毛主席是有信心的。他不是曾預言過:右派上了台日子也長不了,人民一定會起來推翻它!但是人民在短期內卻有可能看不清自己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之所在!三十幾年前的鄧小平上台時的形勢正是如此!據說江青在獄中時曾抱怨毛主席婦人之仁,沒有根除鄧小平,結果造成真正的資本主義複辟!其實我認為毛主席的仁慈固然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毛主席是很有可能有意留下鄧小平作反麵教員的!因為嚴重的問題在於教育人民!先不說別人,至少教育了我本人!我相信像我經過同樣的心路曆程的人一定不止一個!


曆史是一個非常有耐心的無言老人,總是默默地用嚴酷的現實教育著芸芸眾生,沒有任何情感的流露!各位網友若有疑問請看大寨、華西村、南街村和周家莊的曆史發展和現狀。)


下麵是新華網一篇關於周家莊的報道:


作者:紅色網友


來源:新華網

從1958年成立至今,晉州市周家莊人民公社已經生存了53年,它也成為中國目前唯一完全保留人民公社解散時製度現狀的鄉鎮,它就是毛澤東時代人民公社的活樣本,而且今天仍然具有生氣勃勃的活力。它保持了毛澤東時代人民公社解散時的狀態:即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統一分配收入,還有自留地,自己養牲畜等經濟形式並沒有變動,而並非是現在修(走資派)和“右派”全麵抹黑人民公社的所謂大鍋飯狀態。






一:萬人大鄉周家莊鄉無人外出做打工仔


周家莊鄉裏靜謐而整潔,不見丁點垃圾,連北方農村常見的狗都難得一見。順著水泥公路,大街兩側的樓房均為二層平頂小樓,新舊不同,但都規格相同、布局統一,與現在的中國大部分單幹農村“非州化”、垃圾化成了鮮明的對比。



周家莊鄉10個生產隊一共有13012人,其中男女壯勞力6240人,除了小部分農民主動要求自己經商單幹外,其他人全部在鄉裏的集體工廠和農業社上班務工。目前,周家莊鄉閥門、印刷等集體企業,吸收了大約4000個勞動力,而參加農業就業人數是1400多人。背井離鄉外出打工周家莊鄉人沒有過。在周家莊鄉,青年人離開學校後,鄉裏都統一組織封閉培訓,合格後再由鄉裏統一調配到各企業或農業社上班。“除了當兵上大學和幹個體的外,年輕人全部在鄉裏上班,由鄉農工商合作社管理調度!



二:一切生產聽生產隊長安排



早在20年以前,周家莊鄉的地就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澆灌。在集體所有製下,隊長安排幹什麽社員就幹什麽,不是社員想幹什麽就能幹什麽,所有勞動都是隊長分配,不用社員操心,但是一定要幹好,幹不好隊長就要扣工分。周家莊鄉的工分分值都有統一標準。每年春天決定當年的生產計劃時,幾乎都是隊長一個人安排,報到合作社一般也不會做大的修改。周家莊10個生產隊,全由周家莊農工商合作社管理。在農業生產中,種子、化肥、農機等各種生產資料由合作社統一購置,采取淡季購買旺季使用原則,各農業生產專業組的收支由生產隊向合作社的會計室報賬,年終再進行一次性分配。



在這一模式指導下,周家莊如今已經建成了萬畝小麥育種、四千畝美國紅提、三千畝梨果、千畝苗木基地等四個專業化農業生產項目,同時還建立了高標準的奶牛養殖區,所有的農業生產如今已經實行了“工廠化”生產,由合作社年初給各生產隊下達全年種養指標,各生產隊以隊為單位,到以上四個農業基地領取統一育好的種子和苗木,社員以專業組承包,進行日常的農業田間管理。“所有的種子、農藥、化肥等都由鄉裏購買,社員不用操心。各隊按照節氣安排農業生產,日常生產基本都由生產隊長決定,這些隊長都是20年前任命的,這幾年對個別不稱職的隊長進行過調整,並沒有采取過選舉製。隊長必須懂技術,懂得生產的每個環節,因此有人說老是換人也不一定好。



三:實行多勞多得



周家莊與毛澤東時代的人民公社一樣,一切勞動量計算都是以工分為標準,下地幹活的,看大門的,打掃衛生的,開車的,甚至包括鄉長、隊長的工作都要到年終按工分進行收入分配。周家莊鄉對不同的工種進行了372項細分,每項勞動的所得工分一目了然。每次上工,隊裏的會計都會記賬,到年底統一結算。當年全隊總收入除去合作社一年中支出的生產資料成本、水、電、口糧款以及集體公積金等,算出每個工的工值。

除了生產成本和提留公共積累之後。嚴格執行了‘幹多少活、記多少分’的原則,分配基本體現了多勞多得周家莊公共福利體係,主要是靠著鄉裏的11家集體企業支撐著。2008年,周家莊的工農業總收入達到了5.03億元,公共積累餘額2.9億元。分配每家人幹活時,基本保證每家既有人在企業上班,也有人在地裏種地,達到一種均衡。隊長給社員分配任務時,會掌握大致平衡,這次給你分配了分值低的活,下次就會分配分值高的活。這裏沒有很窮的人,也沒有很富的戶。



四:中小學一切費用全免



周家莊鄉有6個自然村,是當地最小的一個鄉,可財政收入、稅收和人均收入卻連續多年居晉州第一。而對於社員的收入,周家莊鄉有個特殊的算法叫“平均生活水平”,與人均純收入的算法不同。人均純收入是將第二年的生產資料投入也計算在內,周家莊鄉的人均生活水平則沒有包括生產資料投入,是純用於消費的收入。在周家莊鄉,所有農業投入開支,例如種子、化肥、農藥、地膜等,社員們都不用操丁點心,而是由鄉合作社和生產隊統一安排,社員的口糧等基本生活資料則由鄉裏按照統一標準實行定額發放。因此,由於算法不同,晉州市每年把周家莊鄉單算,並不參加全市鄉鎮排名。在1981年,周家莊的家家戶戶已免費使用上了自來水。次年,公社開始對年滿65周歲的老人實行養老津貼、對孤寡老人實行五保等福利政策。隨後,中小學一切費用全免。隨著時代的進步,福利政策也是在不斷更新中。



五:允許多種經濟形式共存



周家莊允許個體自由經濟的發展,直到2001年去世前,雷金河一直都是周家莊的靈魂人物。周家莊現在周密分工的最初製定者就是雷金河,1953年,雷金河為首的一班人製定了“幹多少活、記多少分”的規定。當時,這樣細致的“定額管理”異於全國其他公社。1954年周家莊公社的出工數量比1953年增加了52%。1982年,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已是農村的主要形式。不過,周家莊集體經濟基礎比較好,開會討論是否要分地的時候,絕大多數社員都不願分地到戶,周家莊人民公社成立於1958年,到1983年就改為周家莊鄉了,自從1953年周家莊實行的就是能夠調動每個人勞動積極性的按勞分配的‘三包一獎’生產責任製,周家莊人民公社在1983年改為周家莊鄉後,記工分,分口糧,集中耕作,統一分配收入的經濟形式並沒有變動。與過去人民公社不同的是,周家莊鄉雖然實行的是集體所有製,但允許並支持私營經濟的發展。社員在周家莊鄉政府附近經營商店。每年要向隊裏交納1000元的公積金。根據周家莊鄉合作社的規定,每個不參加農業或工業集體勞動的社員,每年必須要向合作社交納一定數額的公積金,因為他們還享受合作社的各種福利。具體數額為男性每年交1500元,女性每年交1000元(有6歲以下小孩的免交)。雖然有人現在選擇了自己做生意,如果有一天不想做生意了,依然可以回到周家莊的集體經濟中去。從1984年到2001年18年間,周家莊的非公經濟在全鄉經濟中的比重一直在20%以上。目前,周家莊從事非公經濟的人員占總人口的5%左右,雖然沒有增加集體收入,但讓人們實行自由選擇的流動政策,人民公社並沒有禁錮社員的自由擇業。



六:堅守農業 守護集體經濟



1982年,周家莊人摁下了紅紅的手印,(同樣是紅手印,周家莊人的境界要遠高於‘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小崗村人)。他們用手印表達了對集體經濟的守望和信心!周家莊人用自己“不拋棄,不放棄”的堅持,走上了一條與其他農村不同的發展模式。周家莊的體製能否複製?但無論如何,事實是,在這輪經濟危機中,周家莊人並沒有遭遇“大規模農民工失業”之痛,沒有“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周家莊的百姓把這些都歸為集體經濟的強大和保障。人民公社,在周家莊卻存活勃興,與其說是曆史的奇跡,不如說是“事在人為”!(好的領頭人太重要了!從陳永貴、吳仁寶到雷金河都說明了這一點)



七:經驗總結



周家莊51年的人民公社史實表明,人民公社集體所有製是社會主義社會通往共同富裕的一座堅固的橋,人民公社模式的完善是徹底解決解散人民公社三十年來的“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把人民公社當“大鍋飯”、“窮過渡”的極左舉措,進行徹底批判和醜化,采取全盤否定的態度,是違反曆史辯證法的,是完全錯誤的,是對不起當時人民的奮鬥和努力的,是對曆史的不公正的。人民公社模式的完善和鞍鋼憲法模式的完善,是真正由中國人民自己首創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科學社會主義的兩大顯著標誌,是絕大多數人民群眾要共同富裕的福音,人類社會的曆史是不容嘲弄的。嘲弄曆史者,是一種有違科學、既損人又害己的行為,終將要被曆史所嘲弄。



在有13000餘人口的周家莊鄉,具有比周邊分田單幹村莊更興旺發達的生產力,具有可觀的集體積累,能夠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因而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厚實根基。全鄉沒有一個外出打工者,不受外部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致命性影響,社員安居樂業,鰥寡孤獨、老弱病殘者皆有所依,不存在令人破敗之痛的“三農”問題,沒有新“三座大山”的後顧之憂。與小崗村這個改革開放後受到“右派精英”大肆吹捧的那種分田單幹的體製,比起顯然優越得多了。



在周家莊鄉,有一套精細科學的管理規章,能夠使社員們心悅誠服。它並不限製人們單幹和外出經商闖蕩。然而,百分之九十五的社員卻是心甘情願地聽從鄉社的安排管理,並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被反複宣傳的小崗村農民為了分田單幹而按手印這個“小崗虎”,而周家莊鄉絕大多數社員則於1982年為維護公有製集體經濟、拒絕分田單幹也同樣按了手印。中央文件中說,要堅持“兩個堅定不移”(既要堅定不移地扶持非公有製經濟的發展,又要堅定不移地維護公有製經濟的主體地位)。可是在媒體輿論和實際行動上,為什麽會出現一手硬、另一手軟、對周家莊鄉社員為維護公有製集體經濟而按手印的壯舉置之不理棄之若垃圾呢?出現嚴重“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的根子是不是就在這裏?



人民公社初建時,在體製上出現許多缺陷這是再正常不過了,因為任何新生事物都是這樣,刮“共產風 ”後更是受到嚴重扭曲。經過糾正和整頓,實行“三級所有,隊(指生產小隊)為基礎”後,人民公社的體製已經大體上與當時大多數地區發展生產力的需求相適應,隻是在用工和分配等具體管理製度上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像周家莊鄉那樣因地置宜地逐步予以解決。當時問題的關鍵在於缺乏經驗,許多公社(包括生產隊)的骨幹不足,領導能力有限,需要大力調查研究,總結經驗教訓,大力培訓領導骨幹。當時大多數地區在這方麵的工作比較薄弱,使與當時發展生產力需求的各自創新模式未能盡快建立起來,影響了人民公社優越性的充分發揮,以致成為後來解散人民公社的借口。



對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是馬克思主義的一條根本原則。在是否解散人民公社的問題上,如果當時允許群眾充分討論,充分尊重群眾的意願,采取因地置宜、全麵貫徹需分則分,能合則合的方針政策,而不是急切地采取行政命令式的,甚至以撤公社領導職務相威脅的“一刀切”,那麽如今存活勃興的人民公社,就決不是一種鳳毛麟角的現象,人口不足千萬的以色列都有以色列的基布茲總數約300多個。遍布以色列全境。如果中國的人民公社也是這樣,則“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可以減少到最小的範圍,而不至於像如今那樣積重難返了。



實行農村土地“流轉”,即允許土地出租和土地買賣,推行資本主義農場體製,是否能避免“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呢?無論是原蘇聯東歐地區還是其它新興資本主義國家的現狀都已經表明,它即使能維持一時的虛假繁榮,卻難以避免貧富兩極分化,難以避免金融危機和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不但難以克服、反而會加重“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不但難以維持社會穩定,甚至會使社會動蕩成為一種常態。以往史實和現實的無數事實已經充分說明,“一刀切”式的解散人民公社體製,極力鼓吹、推行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和自由化,乃是導致“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的禍根,而維護、創新人民公社體製,則是避免金融危機和生產過剩的經濟危機、治理“三農”問題和新“三座大山”問題的根本出路,根本之策。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仍然是黨和國家興旺、人民安居樂業的根本立足點。把希望寄托在過度開放、不惜一切代價地吸引外資、來料加工、大興性產業、鼓動農民進城、不斷壓低農民工工資等等上麵,是極其危險的。其害無窮。它已經並且將在一個很長的時期裏,不得不使中國的廣大窮苦人民被迫吞下由於“右派精英”誤導而造成的各種苦果。


人民公社大食堂的毛主席巨幅畫像

人民公社帶頭人,已故周家莊鄉黨委書記雷金河浮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