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發動文革的主要目的並不是權力鬥爭
(2011-08-29 19:04:58)
下一個
1、權力鬥爭完全可以采用“直接免職,把手下全部換成自己的心腹”的方法。
劉少奇已經說了辭職,以讓文革盡快結束,但是毛澤東依然要發動文革,可見文革不是和劉爭權。“我伸出一個小拇指就能打倒你”,要免掉劉的職務易如反掌。毛主席發動文革的最根本原因是新生既得利益階層的形成。要打倒的就是當權派(新生既得利益階層),其餘都是副產品。什麽是新生既得利益階層?你看一下你周圍的幹部就知道了。毛主席站在人民群眾一邊,支持他們翻身鬥當權派。如果對某人不信任,可以宣布生病,而沒有必要通過批鬥的方法得罪人。76年葉帥似乎就被宣布過生病。毛主席是真正站在人民大眾一邊的,所以不要用資產階級政客的‘權力鬥爭’來套用
2、要說毛主席要繼續挖掉劉的根基也不對。因為文革中被打倒的幹部經過“一鬥二批三改”以後仍然重新上崗,比如任仲夷被鬥得那個樣子還是重回工作崗位了。這就是毛“教育從嚴、處理從寬”的方法。毛主席難道不知道這些人經過批鬥以後還有部分人心裏不服,如果是權力鬥爭這些人就不會再啟用。80年代初4千人討論曆史決議時,這部分幹部成為評價毛的主力,毛主席替人民大眾得罪了這些幹部。
3、權力在什麽情況下最穩固?權力在什麽情況下最穩固?站在權貴精英富人階層一邊最穩固。如果站到權貴階層的一邊,代表權貴階層的利益,是不用擔心大權旁落的,大膽地出國訪問,遊山玩水,安享晚年,權貴階層還讓其名垂青史,多舒服。不用擔心任何人反對他,不用擔心任何人搶他的位置。而權貴階層是掌握國家機器的。如果站到群眾一邊,得罪當權派,才有可能大權旁落
4、拿權力來幹什麽?很多人都認為文革是毛澤東和劉少奇的權力之爭。那麽,拿權力來幹什麽?要麽是占有利益或者保護既得利益,要麽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拿第一條來說吧,能得到什麽利益?難道做個領導經常失眠,整天為國家操心,高處不勝寒是毛追求的目的?我看還是做個榮譽主席、安享晚年、遊山玩水最舒服。至於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那還有一說。僅僅以權力之爭來解釋毛澤東發動文革的動機過於簡單,也實在膚淺。
5、毛多次要退居二線。這方麵我不多談,早有人有係統的論述,我隻想借王光美的回憶來證明一下一線二線製度:“早在黨的八大召開前,毛主席就提出他不再擔任下一屆國家主席,並且到適當時候不當黨的主席。所以八大通過的黨章裏麵有一個條款,說:“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設立中央委員會名譽主席”。毛主席後來說過,以後他就當那個名譽主席。對毛主席不當下屆國家主席的問題,一開始幹部群眾中有顧慮,可毛主席始終堅持。這樣,在1958年12月黨的八屆六中全會上,就專門作了一個決議,同意毛主席提出的不做下屆國家主席候選人的建議。”(《王光美訪談錄》)其實包括反反冒進、大躍進期間,毛很多情況下隻是在會議結束的時候來參加一次會議,做個總結。包括重要的中央全會都不參加。因此毛在某些會議上反反冒進更多的是總結集體的意誌(甚至包括當初反冒進的人也開始反反冒進)。是領導集體因為56年、57年的形勢太好了(基本都超額完成,根本沒有冒進)形成的樂觀情緒,以及後來二屆人大一次會議即將召開,新官上任三把火,一線工作的人要急於表現成績。而當初的反冒進也僅僅是想指標上壓低一些(這樣完成了就是功勞,完不成也沒有責任),但是經過56年,57年的超額完成指標,他們發現根本沒有冒進,進而整個領導集體都開始頭腦發熱,毛在57年9月之前也沒有批判反冒進,也是後來在實踐證明可以發展得更快以後才根據領導集體的意誌反反冒進的。另外,有些一線工作的人希望指標上低一些,但行動上還是可以采取浮誇的手段的。不過,後來被某些人抓住反反冒進,象搜材料一樣再加心理分析和編造,全部算到毛的頭上,其實毛涉及到反反冒進的話很少,但被後來有人揪住辮子了,再加心理分析和編造,全部算到毛的頭上。憑什麽說57年9月之前毛沒有反反冒進是少數服從多數,而57年9月之後毛的反反冒進的總結發言就不是少數服從多數(集體決定)呢?從毛多次要退居二線看,毛是貪戀權力的嗎?所以我說,毛主席發動文革的主要目的不是權力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