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牛的博客

曲牛在文學成獨貼多年而少發文章。現在實在是不好意思了,在2011的總統日的這個長周末,終於也建立了一個博客,準備發些隨筆,以博諸君一笑。曲牛
正文

不打第一槍和不戰而屈人之兵--兩塊遮羞布

(2013-11-10 09:30:53) 下一個
自古以來,兵峰相爭從來是真真假假,詭道也。從來沒有一個固定的形態。現觀而今中日乃至中外交手,兩條不變鐵律就是不打第一槍和不戰而屈人之兵。

不打第一槍之說,最早源自抗日勝利後,國共雙方鬥智鬥勇之際,中共為了爭取全國的輿論,特別是為了爭取三人協調小組中美國代表而提出的一個部隊的軍事行動準則。當時美國是在猶豫到底支持哪邊?美國的這個態度有很多資料可以佐證。為了把挑起內戰的責任推給對方,中共給部隊下了命令,堅決不打第一槍。為達此目的甚至可以承擔屈辱。在當時爭取民心就是爭取天下。中國的老百姓簡單,總是願意把責任歸結到挑事的一方。這就是中共不打第一槍之說的由來。
而今在國際爭端中現任責任者邯鄲學步,也搞什麽堅決不打第一槍,真是貽笑大方。WHY?
第一,民心所向已經不是那個不打第一槍者,而是能夠堅守國家利益者。第二,這裏已經沒有第三方--美軍觀察員。隻有敵我兩方,您這不打第一槍有什麽意義?要敵人來說你占到了道義至高點?所以不打第一槍就是膽小者的第一塊遮羞布。其實是不打,而不是什麽不打第一槍。這些人,第二,第三槍都是不想打的。

再說不戰而屈人之兵。古代賢者總結了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那麽次高,次次高,還有不高都是戰而屈人。您能夠達到最高境界嗎?達不到?那就還是戰罷!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精髓是屈人,但是現在中日對抗中不戰則成了要旨了。要知道咱老祖宗還說過勇者勝呢,你們怎麽就沒記住?倒是記住了這不戰而屈人之兵且歪曲之。其實是把那屈人給去了,留著個不戰在那裏。這不是遮羞布是什麽?阿Q的精髓,讓你們不光繼承,而且發揚光大到了極致。

一艘日本的107艦,可以把你準備一年多的演習搗掉。誰還敢說不可能甲午再現?以現在軍隊的素質來看,所有的都在學美軍,服裝,條例,方式方法,裝備,有那樣不是?但是美軍的政治體製跟共軍是不同的,就這麽根上還是學不會啊。 當年蘇聯可以給美艦發信號“我艦奉命撞擊你艦!” 可不可以撞一下日艦看看啊?在對日鬥爭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明顯是站在道義製高點的。可是日本已經全方位出牌了。中國過在政治文化和經濟幾乎是沒對應的。這個我要在另外的文章談。唯一的動作是釣島巡航(多數是日本不去的時候)另外就是沒完沒了的軍演。這軍演就像過去天津的混混,不打架但在自己腿上紮刀。

皇帝的新衣,其實您那不打第一槍和不戰而屈人之兵兩塊遮羞布,早就被人看穿。欺人不會奏效的,您最多也就自欺而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