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存瑞死得有些冤!
老巴巴上學的時候 ,班裏轉來一位新生張前, 張前很普通, 可他爸很有名, 叫張良。
演《董存瑞》而形象知名於全國 ,所以每次跟別人介紹張前,都要不無自豪地在前邊外掛一串囉嗦的修釋語—那個演《董存瑞》的張良的兒子。
董存瑞的事跡天下傳揚 ,已寫進課本,這個名字在任何時候、任何政治氣候下都是英雄主義的象征 。若如果我們把視線從宣傳的角度收回 ,來冷靜回顧一下那次戰役的經過 ,我們會發現
如果那戰役指揮的得當 ,董存瑞也許不會犧牲 ,這位傑出的爆破專家也許會成看見新中國。
董存瑞1929年10月15日出生於察哈爾省(今河北省)懷來縣人。董存瑞排行老四,有3個姐姐,父母叫他“四蛋子”,電影中改為”四虎子”。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戰鬥中,董存瑞舍身炸敵堡,英雄獻身。
隆化在當時熱河省會承德正北, 管轄熱河的是國軍13軍軍長石覺。
石覺字為開, 廣西義寧人。 黃埔三期,1942年任13軍軍長,先期隸屬東北行營, 後隸屬北平傅作義指揮 ,1948年,升任第九兵團司令。傅作義起義後,石覺表示願意保持軍隊穩定,不破壞和平解放,但自己必須離開。此後,石覺一路敗退: 任京滬杭警備總司領部副總司令(總司令湯恩伯)、上海防守司令、舟山防衛司令、台灣防衛總部副總司令, 1957年,任“國防部”副參謀總長,並晉級為陸軍二級上將。
石覺的對手是時任冀熱察遼分局書記兼軍區司令員程子華。 程子華手下的部隊多以地方武裝,
名稱也是獨立師、旅 ,戰鬥力較東北的老八路演化的野戰軍相差很多 。
1948年5月的隆化爭奪戰,發生在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和國軍13軍的89師265團〔缺一個營〕之間,約2000多人。
11縱隊是剛成立是原冀察熱遼軍區直屬機關和熱遼軍區部分部隊抽調組成,下轄第31、 32 、33 3個師。司令是大名鼎鼎的賀晉年〔原東野7縱司令員〕,不過賀聲名顯赫並非在野戰,而是因為牡丹江一帶滅謝文忠、李華堂等“座山雕”式的中央軍土匪。
1948年5月18日11縱包圍隆化。
國軍態勢是:隆化守敵265團團長湯池一營及戰炮駐守城西高地苔山 ,第二營駐守城西北的核心據點;13軍曆經國內戰爭和抗戰,防守十分老到。軍長石覺打電報指示:“基本要旨在任何情況下隆化應確保苔山龍頭山及隆化學校”,“應以主力守苔山龍頭山及隆化中學要點”。 隆化城內外又經數的經營 築有40多個半永久碉堡,周圍密布鹿砦、鐵絲網、地雷、陷阱、梅花樁、外壕。
25日5點部隊開始進攻。總攻發起後35分鍾控製了苔山製高點,守敵在團長湯池帶領下被壓縮在苔山南端的幾個碉堡內。
但攻擊城區的部隊出現了紕漏。在炮火準備時期,炮火摧毀了守軍的前沿部分工事,但炮火轟擊還在進行中,33師98團第一營竟然擅自發起衝擊,結果遭到自己炮火的誤傷。緊急情況下,33師指揮所被迫改變原定計劃,急忙命令炮兵延伸射擊。守軍開始火力封鎖,爆破手犧牲,連隊遭到重大傷亡,曆盡千辛萬苦才炸開一個缺口,尖刀連此時隻剩下不到40人。
最麻煩的是32師方向。32師師長李光輝從隆化東北開始進攻,這裏是守軍防禦工事最稠密的地區,而恰恰是這個地區,竟然沒有任何炮火支援,突擊部隊隻能靠人工爆破摧毀守軍工事。32師96團經過20分鍾爆破,炸毀碉堡三座。到中午,11縱縱指被迫下令暫停攻擊。
下午3點,11縱停頓了3個小時,再次對隆化守軍發動猛烈攻勢。實際上這時候守軍隻剩下兩個據點,一個是團指揮所,在苔山南端;另一個在隆化中學。苔山南端的守軍再次頂住了11縱31師2個團的進攻。兩處敵軍不到1000人頂住了10倍於己的解放軍的勇猛攻擊。
董存瑞所在32師96團6連6班負責拔除敵人核心陣地——隆化中學。
他任爆破組組長,他帶領戰友接連炸毀3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董存瑞這之前先後用掉了100公斤黃色炸藥。〔黃色炸藥是用麻布和麻繩捆紮成均勻的小包。〕
。連隊隨即發起衝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於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
董存瑞是個很機靈、聰明的人 更是個很重感情、很好強的班長 ,看到戰友一組一組死在眼前,這時已經熱血沸騰,殺紅了眼, 暴怒的董存瑞堅決要求指導員同意自己帶爆破組去炸毀它。指導員同意後,全組三人向前爬去。
董存瑞、郅順義和另一戰士帶了一個三角叉,三角叉是比著敵碉堡和溝底的距離做的,把它立在溝底,用來支撐炸藥包,使其貼在碉堡底上,以便爬到較安全的距離拉導火線,這樣即可炸掉碉堡又可安全撤出。
可惜在向碉堡接近時,其他兩位戰士負傷倒下,隻有董存瑞一個人衝到了碉堡底下,前進中左腿負傷。暗堡的底部離幹涸的河床還有段高度,河道兩側護堤陡滑,他兩次安放的炸藥因沒有木托都滑了下來。而三角叉也沒帶上來。如果退回去拿三角叉可能被敵擊中再也上不來了,而且總攻發起的時間已到,再也沒時間了。這時連裏觀察的同誌清楚地看到董存瑞想找個什麽東西來支撐,但他周圍沒有適用的器材。
此時,衝鋒號已經吹響,拖延一分鍾就會有更多的戰友犧牲。這時董存瑞毫不猶豫地用手托起炸藥包,緊貼碉堡底部,一手把導火索拉著。
董存瑞托舉的炸藥包所含藥量在15公斤左右,威力能將水泥澆注的橋形暗堡炸開。
戰友郅順義看到董存瑞要找死,本能的越身要救他 ,董存瑞看見了,怒目厲聲喝道:‘臥倒!臥倒!快趴下!’這是他臨犧牲前說的最後一句話。
軍工定製:黃色炸藥導火索隻能燃燒短短的7秒鍾,這7秒鍾是保證爆破的人可以安全跑出至少30-50米開外。 董存瑞是32師的爆破比武冠軍 ,師內號稱“爆破元帥”, 沒有人比他用炸藥包用的多, 沒有人比他會玩炸藥包。
7秒鍾!他清楚是怎麽回事, 他更清楚這個大包炸藥的威力!
董存瑞明白自己在幹什麽, 他身子向左一靠,左手托起炸藥包,緊緊貼住橋型碉堡,右手猛地拉開了導火索。接著一聲巨響,天崩地裂,橋型暗堡被炸得粉碎。
董存瑞犧牲時年僅19歲。
〔這裏我向電影中張良演繹的董存瑞真實而感人的藝術形象表示致敬!〕
這次戰鬥由於指揮上的嚴重失誤 ,解放軍傷亡嚴重,不但出現了一個董存瑞,還犧牲了一個31師副師長李榮順。
戰鬥之後上報戰果如下:“ 俘敵百餘,繳機槍衝鋒槍各十餘挺,占領了學校,完成了對苔山的包圍圈,迫使殘敵‘突圍’被殲”。
注意‘突圍’2字:11縱打隆化,兵力不可謂不強,三個師外加一個炮兵旅對一個團,而且這個團還缺一個營,最後還讓人家團長帶了20多人跑了。這仗打的,真窩火!
解放軍的將領都是在“戰爭”大學畢業,其學費就是千萬解放軍戰士的鮮血和生命。
這一時期 ,各戰略區的部隊城市攻堅戰還不是十分純熟, 主要還是靠勇猛地衝鋒瓦解敵人的鬥誌。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步炮協同和攻堅技能的缺陷。盡管部隊士氣高昂,但對步炮協同作戰明顯缺乏必要的默契,甚至出現火力準備還未結束尖刀連就衝鋒的教訓。
指揮員對戰場各部隊協調和統轄不力,這些不應該犯的錯誤造成了多少不應當出現的傷亡!
在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對英雄的光輝形象致以深深敬意的同時,不應當忘記造成英雄奮不顧身的殘酷背景。
連長教導員知道了董存瑞犧牲的經過失聲痛哭,營幹部後來看現場見董存瑞的血肉橫飛的場景也都流淚不止,全連的戰友聞訊無不垂淚,發誓為他報仇。
25日下午4點後,程子華來到隆化城視察戰果,當走到隆化中學前麵時,隻見一個班的戰士在那裏慟哭。一問才知道,他們的班長董存瑞犧牲情形。董存瑞被15公斤的黃色炸藥炸得粉身碎骨 , 戰友們在廢墟上找了半天,最後隻找到了一隻鞋,像是董存瑞的。
程子華不久在《群眾日報》撰文《董存瑞同誌永垂不朽!》。文章對董存瑞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指出:“僅有“蠻勇”,在攻堅中還是不能生效;我們今後就該特別加強攻堅的器材準備,認真實行“四快一慢”,實行火力掩護爆炸,這方麵我們的部隊是急迫需要提高,一點也不能馬虎。”給隆化戰鬥作了個十分恰當的注解。
1948年6月8日,縱隊追認董存瑞為縱隊戰鬥英雄、命名他生前所在的6連6班為“董存瑞班”,規定縱隊所屬機關和部隊在點名和集會時,靜默3分鍾以示悼念。
7月10日,行署將隆化中學改名為存瑞中學。董存瑞的事跡不久全軍全國知曉 ,經久不息 。
1950年,在全國戰鬥英雄和勞動模範代表會上,董存瑞被追認為全國戰鬥英雄。
1951年,毛澤東邀請董存瑞的父親董全忠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觀禮,並親切接見了他。
朱德也為其紀念碑親筆題詞:“舍身為國,永垂不朽”。
毛澤東沒有為董存瑞題詞,有人說是因為董是軍人, 所以由朱題詞比較合適。 但雷鋒死後毛不是照樣題詞? 我想其中的原因是不是和這次不適當的指揮有關呢?
老巴巴後記 本文主要參考石覺回憶錄程子華回憶錄
感謝特別並引用了大嘴兄的有關這次戰鬥的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