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嘿嘿哈的語錄如何

想和我爭論麽?歡迎!!! 每個人心中都有魔幻。讓我們一起撫平心魔。
正文

日關係中日本的迷夢和中國的誤區---從馬立誠的書名被改說起

(2006-06-21 01:10:27) 下一個

日關係中日本的迷夢和中國的誤區---從馬立誠的書名被改說起馬立誠有關日中關係新思維的大作《超越道歉》在日本出版時,書名被改成了《日本不需要向中國道歉》。這再次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回連馬老先生自己也不能再穩坐釣魚台啦。趕緊跑出來澄清,聲明不知道書名被改,要與日本出版社交涉。哈哈。他老人家這次該嚐到搬起石頭蹅了自己的腳的滋味啦。像他老人家一樣主張對日關係新思維的,從中央領導到地方百姓應該是不占少數。持這些觀點的人中大部分希望通過避開曆史問題的無休止爭論,來達到改善中日關係的目標。但是這隻是一廂情願的癡夢而已。這次書名事件恰恰反映出日本的真心,日本並不是向馬老先生所說已經到過20幾次的歉,他們的真心是根本不想道歉。道歉隻是一種口頭的表達而已,連這種口頭的表達日本都不願意多說,更何況小泉等日本政界人物年年參拜靖國神社,在行動上表態,不惜直接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也要為日本的侵略行為辯解,懷念大日本帝國的榮光。日本根本就不曾有過道歉的誠意,這也是中國人民至今不能對日本過去的道歉感到滿意的主要原因。以馬先生為首的這些人,希望一衣帶水的中日兩國建立良好的民間及外交關係的願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以為我們以善意待人,人家就一定會給予善意的回報的話,就未免太過天真了一些。無論是兩個人之間的交往還是兩國之間的交往,都必須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的。任何一方的忍讓最後帶來的隻能是一方對另一方歧視,最後也注定隻能是不歡而散的結局。這是中國對日關係的最大誤區。中國從中日建交之時起,就本著美好的願望,善意的解除了日本的戰爭賠款。但是換來的是什麽。大家有目共睹。中國在與日本的交往中必須做到堅定立場,決不能做無謂的忍讓。隻有在明確各自立場的前提下,才能夠平等的解決分歧,最終形成良好的合作關係。在日本希望中日關係有良好發展的人也不占少數。日本也曾經對中國進行了大量的經濟援助,對中國的教育環境等事業給與了無私的幫助。在日本的很多留學人員也從日本的政府民間得到過大量的經濟支援。日本也希望通過這些支援和交流培養一批知日親日的中國人。從而進一步改善中日友好關係。但是日本的這些美好願望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認為問題就出在,日本過於偏向於培養親日人士上。以至於,培養的大多數都是阿諛奉承有奶便是娘的齷齪之人。真正敢於發表正確意見的都不受歡迎。建議日本人在好好學習一下中國的曆史。看看宮城穀昌光寫的《重耳》,當年重耳和弟弟夷吾都在秦國尋求秦王的援助以求複國。夷吾善於阿諛奉承很得秦王的歡心,因此秦王就借兵給他複國。可是這小子複國以後就開始倒打一耙。無奈秦王又借兵給重耳去晉地複國,重耳複國以後苦心經營使晉國成為強國。之後秦晉交兵之時,晉軍退避三舍之地以表不忘當年之恩。秦晉作為春秋戰國的兩大強國能相互以禮相待,又能堅守各自利益,胸懷坦蕩才能建立良好關係。以至於中國至今還有“永結秦晉之好”之說。日本企圖通過培養漢奸來達到改善中日關係的迷夢可以休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