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09年中烏達成采購歐洲野牛氣墊船合同,合同簽訂後中方就先預支了2.4億美元

(2017-01-14 16:49:07) 下一個
 

  中國海軍早在2006年就想引進歐洲野牛氣墊船,起初是找俄羅斯洽談,但俄方要價高且不願輸出技術,而同樣擁有“歐洲野牛”生產技術的烏克蘭及時抓住了機會。在中烏兩國政府的合力推動下,2009年底中烏就達成了購艇合同。中國在這項交易上花了一番心思,合同簽訂後就先預支了2.4億美元,占合同總價值中的很大一部分,以維持烏克蘭造船廠的生產。該造船廠得到這筆資金後重新匯集起一批專業人才,憑借著來自中國的貸款,造船廠起死回生支付了拖欠員工的大筆工資和退休金。通過這次交易後中國和烏克蘭的關係越來越鐵,而兩國之間的軍工貿易和技術合作對中國的國防和軍事現代化有不可替代的深度影響。

  作為回報,烏克蘭方麵同意在出售歐洲野牛氣墊船的同時協助中國建氣墊造船廠,以便使解放軍具備自主建造這種氣墊船的能力,從而快速打造一支規模較大的海上突擊力量。

  歐洲野牛具有高航速和水陸兩棲能力,對島嶼的攻擊能力尤其突出。它的艇體由耐腐蝕的合金整體焊接而成。滿載排水量達到555噸,可搭載3輛主戰坦克,或10輛步兵戰車,或10輛裝甲輸送車,或8輛兩棲坦克。船上設有4個登陸艙室,共計140個登陸人員座位,必要時還可拆卸座椅額外安置360名海軍陸戰隊員,使搭載總人數達到500名。 它采用5台航空燃氣輪機作為動力,總功率達到5.8萬馬力;這樣大的動力足以驅動5000噸的驅逐艦,用來推動歐洲野牛絕對是大馬拉小車。它的最高航行速度達到每小時117公裏,能夠大大縮短登陸部隊暴露於敵人岸防火力下的時間。

  從資料看歐洲野牛的續航力為500海裏,這一航程已經使其足以往返台灣海峽,而其單程航渡時間不到4小時,比一般登陸艦航渡時間縮短一半還要多。這對特定戰場環境實施兩棲登陸作戰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中國海軍的歐洲野牛承擔者在首輪突擊作戰中,將主戰坦克自行火炮及人員運送到灘頭的重要任務,直接關係到登陸戰的成敗。因此引進歐洲野牛登陸氣墊船,對於中國海軍的發展意義重大。(作者署名:鼎盛軍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