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解讀:津元如何一步步成為人類貨幣史上的恥辱?

(2015-12-25 10:07:12) 下一個
  作者:馬克
 
  近日,津巴布韋央行宣布采取“換幣”行動,從6月15日起至9月30日內,175千萬億津巴布韋元可換5美元,每個津元賬戶最少可得5美元。此外,對於2009年以前發行的津元,250萬億津元可兌換1美元。此舉再次讓這個在2009年以前飽受通貨膨脹之苦的國家和臭名昭著的津巴布韋元回到了我們的視線中。其實,津巴布韋元自從2009年不再作為津巴布韋法定貨幣後已經“死亡”,津央行這次不過讓這個垃圾貨幣徹底退出了曆史舞台,對津國經濟和百姓生活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從最早的比美元更值錢,到現在連計算器都按不過來,挑戰人腦算術能力的一文不值,津元如何一步步成為人類貨幣史上的恥辱?
 
  津巴布韋元淪為垃圾貨幣
 
  津巴布韋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國家,於1980年獨立,曾經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曾被譽為“非洲麵包籃”,來自津巴布韋的糧食養活了非洲的饑民。然而自總統穆加貝在2000年推行激進土地改革,強行沒收白人農場主的土地分配給自己的“黑人兄弟”以後,津巴布韋的農業、旅遊業和采礦業一落千丈,經濟逐漸瀕於崩潰。
 
  津元最早比美元值錢,1980年獨立的時候,津元與美元匯率為1:1.47。在土改以後,由於經濟崩潰,政府財政入不敷出,於是開始印鈔。
 
  現如今回顧從2001年到2015年的津巴布韋通貨膨脹過程,各種混亂的數據超出了一般人的理解能力。動輒百分之幾百幾千的通貨膨脹,最後甚至隻能以指數來衡量。恐怕隻能用貨幣麵值才能讓人理解了:
 
  時間回到2006年八月,津央行以1比1,000的兌換率用新元取代舊幣。
 
  2008年五月,津央行發行1億麵值和2.5億麵值的新津元,時隔兩周,5億麵值的新津元出現(大約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億、25億和50億新津元紙幣發行。
 
  同年七月,津央行發行100億麵值的紙幣。
 
  同年八月,政府從貨幣上勾掉了10個零,100億津巴布韋元相當於1新津巴布韋元。
 
  2009年一月,津央行發行100萬億麵值新津元。
 
  同年四月,津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貨幣體係,以美元、南非蘭特、博茨瓦納普拉作為法定貨幣,以後的幾年中,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又加入到津國法定貨幣體係。
 
  2001年,100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到1美元。津巴布韋元徹底淪為了垃圾貨幣。
 
  津元並非唯一恥辱
 
  在紙幣取代黃金白銀成為人類流通貨幣的一百多年間,津元並不是唯一的恥辱。1922-1923年間的德國紙馬克、1945-1946年間的匈牙利平格、1971-1981年間的智力比索、1975-1992年間的阿根廷比索、1988-1991年間的秘魯索爾都在這根恥辱柱上。之所以會發生這種惡性通貨膨脹現象,都因為當時的政府財政困難,入不敷出。
 
  以魏瑪共和國時期的德國紙馬克為例,1922年底,德國發現沒有能力支付《凡爾賽條約》的戰爭賠款,法國和比利時旋即占領了德國工業區,導致德國工業巨頭命令工人罷工,德國經濟瀕於崩潰。魏瑪共和國於是開動印刷機,印出沒有任何商品作保證的紙幣來支付戰爭債務和工人福利。紙幣很快就變得沒有任何價值。1922年,紙馬克最大麵值為50,000,一年以後變成了100萬億。到1923年11月底,德國的年通貨膨脹率為325,000,000%,意味著物價每兩天就翻倍。最後德國政府發行“地租馬克”取代了“紙馬克”。
 
  惡性通貨膨脹下的津巴布韋兩大怪象
 
  第一,股市飛漲。當津巴布韋元變得一無是處,津國超市貨架上空空如也,百姓陷於饑荒,工業生產陷於停滯,公共交通,公共電力中斷,津國經濟陷入崩潰境地,然而神奇的是其股票市場卻在一段時間內異常繁榮。
 
  在席卷全球的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裏,津巴布韋股市的表現恐怕是一直獨秀和全球最佳。津巴布韋工業指數在2007年前四個月裏漲幅達到595%,在之前的十二個月裏漲幅達到12,000%。到了2008年十月,工業指數一天內漲幅最高達到了257%,有些公司的股價短時間內漲幅超過了3500%。
 
  在意識到紙幣貶值之後,津國股民瘋了般的把存款從銀行搬到股市,津國股市的漲幅遠遠超過同期通貨膨脹的漲幅。當整個國家搖搖欲墜,股民們卻笑逐顏開。
 
  津巴布韋證交所主席甚至公開表示,“為什麽還要把錢存在銀行裏?人們相信股市是唯一能夠保存資產的地方。”此前幾年,津巴布韋宣布把土地國有化。
 
  第二,腐敗橫生和貧富差距拉大。津巴布韋的基尼係數可以排在全球前十了。而在津元一無是處的同時,該國腐敗可能也是最為驚人的,甚至總統帶頭腐敗。總統穆加貝家族可能在津巴布韋是最富有的。2009年穆加貝被曝光在香港購買了一座價值4000萬人民幣的豪宅。2009年2月穆加貝生日的奢華菜單也曾被媒體曝光。據報道,當年執政黨準備了穆加貝的“生日願望清單”,讓嘉賓付錢為穆加貝購買禮物,包括二千瓶香賓、八千隻龍蝦、一百公斤蝦、四千克魚子醬、八千盒金莎朱古力、三千隻鴨等,但謝絕收平民食品玉米。當然,嘉賓們也可選擇將四萬五千美元至五萬五千美元的禮金,存入一個美元銀行戶口。
 
  而在津巴布韋,一美元紙幣是最流行的貨幣,因為對於普通津巴布韋人來說,1美元就值很多錢了,其貧富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九種貨幣共存給人民幣國際化提供良機
 
  在2009年津巴布韋宣布津元退出法定貨幣後,美元、南非蘭特、博茨瓦納普拉、英鎊和歐元就成了法定貨幣,以後的幾年裏,政府又允許了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成為了法定貨幣,而且政府不設定匯率,於是,這個非洲內陸國家就成了世界上也許是唯一一個九種貨幣共存的國度,唯獨沒有他們自己的本國貨幣。
 
  津巴布韋實際上成了一個沒有中央銀行的主權國家,津巴布韋央行成了一個不發行本國貨幣,沒有貨幣政策的“偽央行”。在津巴布韋市場上,出現了九種貨幣共同存在,共同競爭的局麵。事實上在2009年以後,津國就不再有通貨膨脹。多貨幣體係給津國帶來了一些混亂,但並沒有出現通常認為的經濟崩潰局麵,反倒是津巴布韋的經濟在承受了近十年的下降後,自2009年以後進入了高速增長階段。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08年津國GDP是44億美元,2009年增加到了82億美元,2010年是94億美元,直至2013年增加到134億美元。
 
九種貨幣共存的津巴布韋市場
 
  對人民幣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國際化機會。如果能利用不可多得的自由競爭的機會,讓這個非洲國家裏的百姓都使用人民幣,而不是美元,那就能證明人民幣真正具備挑戰美元的實力了。
 
  津元的故事不會在今天重演
 
  最後,當年津巴布韋央行會設計出一張張大額紙幣,是因為央行沒有錢來買紙印錢。這聽起來很詭異,但仔細一下就明白,央行印錢需要成本,當紙張、墨水和開動機器的成本大於紙幣本身的麵值,就會出現越印錢越虧錢的局麵,所以央行就會停止印錢。然而央行一旦停止印錢,會導致整個銀行係統缺錢,經濟陷於停止,政府財政出現問題,於是央行不得不增加紙幣麵值,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麵值100萬億的津幣就是這麽來的。
 
  而如今,紙幣的時代已經過去,人類進入電子貨幣時代,進入了網上支付甚至移動支付階段,流通中不再需要那麽多現金。央行數據,一季度移動支付39.78萬億元,同比增長921%,可以預見,用不了多少年甚至可以不需要現金就能生活。今後哪怕是個人賬戶上多幾個零,對銀行來說,成本幾乎為零,所以今後不會再出現央行停止印錢導致銀行係統缺錢的情況,央行隻需要在鍵盤上多按幾個零就行了。
 
  隻是,紙幣時代的貨幣恥辱一定會以另一種方式在電子貨幣時代顯現,至於在什麽時間以什麽方式出現,我們不得而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