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報道,上個月,中國再度進行了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
據美國軍方消息人士的話稱,試射時間為1月23日。當日朝鮮也試射了新型KN11導彈。目前有關此次發射的具體消息並未公開。不過中國之前進行試射的地點都在渤海。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拒絕對此次發表評論。不過他指出,巨浪-2在美國軍方最近的年度中國軍力報告中都已經進行過討論,並且美方認為巨浪-2讓中國首次具備海基核威懾能力。
巨浪-2彈道導彈射程在8000公裏以上,可以裝備3-4枚2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其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在安全的第一島鏈,甚至是渤海灣內,進行戰略核反擊。而不必在開戰後,拚死去突破美國和日本嚴密封鎖的第一,第二島鏈以爭取發射陣位。可以說094型核潛艇配合巨浪-2,讓中國核力量首次擁有了可以使用的,可以戰備巡航的,靠譜的海上核力量。
巨浪-2導彈的預研工作於1986年啟動,正式研製工作於1990年展開。基於陸海兼顧的設計原則,巨浪-2和東風-31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而陸基的東風-31導彈研製難度較低,中國核力量對它的需求也更迫切,研製的優先級也更高一些。新型大型固體三級彈道導彈的研製難度狼高,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1999年8月2日,東風-31號導彈才首次發射成功。東風-31試射成功後,同年巨浪-2潛射遠程固體彈道導彈正式立項研製。巨浪-2導彈正式立項雖然很晚,但經過20世紀90年代總體設計的反複斟酌和篩選,以及東風-31導彈對一二級大型固體發動機的驗證,它的研製最初還是比較順利的,進入21世紀以後,“巨浪二號”導彈很快順利進行了陸上發射試驗,考核了導彈發動機的性能和表現。根據2004年1月《中國航天報》對侯曉總師的報道,2003年8月,巨浪-2導彈首飛試 驗成功,這應該是一次陸上發射台的發射試驗,而根據文末“前不久,一項飛行試驗成功”的報道判斷,2003年 末巨浪-2導彈很可能又進行了一次成功發射。
巨浪-2導彈的性能
巨浪-2潛射導彈的研製經曆了兩代人的時光,除了中國有一段時間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防建設要暫時忍耐帶來的拖延外,更重要的是“巨浪二 號”導彈性能的高指標,性能和技術上的大躍進對本來就缺乏經驗的研製隊伍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也不可避免的一再出現問題甚至失敗,使研製進度尤其是定型服役時間一拖再拖。
綜合目前國內外的各方麵資料分析,巨浪-2導彈使用了雙頭罩設計,鈍頭整流罩優化了水下的水動力外形,出水後應該使用了類似“巨浪一號”的尖頭罩,此外從模糊的圖片看導彈的尾部仍然使用了防水尾罩設計,這都是未來有待改進提高的地方。巨浪-2導彈使用尖頭罩,但從研製背景和初衷看,它肯定使用了多頭分導技術,可以攜帶釋放多個核彈頭。其實兩者並不矛盾,美國的“北極星”A3導彈的尖頭整流罩內就有多個核彈頭。巨浪-2導彈導彈的性能要比“北極星”A3導彈強得多,它第一級和第二級發動機為兩米直徑的大推力發動機,導彈發射質量 也遠高於“北極星”A3導彈,如果同樣 攜帶3枚核彈頭的話,射程也要比“北極星”A3導彈遠得多。“北極星”A3導彈 的最大射程為4600千米,而美國《中國 軍力和防務發展報告書》中稱巨浪-2導彈導彈的射程大於4000海裏,考慮到大於4000海裏隻是一個模糊的聲明巨浪-2導彈的實際射程應該要略大於此,對比早期研製的要求,它的設計射程可能是8000千米左右。如果隻使用單彈頭,最大射程可能進一步提高到10000千米左右。
對比美國現役的“三叉戟”D5,法國的M51和俄羅斯的RSM-56“圓錘”潛射彈道導彈,“巨浪二號”導彈的性能恐怕隻能墊底,但它使中國第一次擁有實際的海基核威懾能力,而且可以從中國近海打擊俄羅斯全境甚至美國的部分地區。作為中國目前現役技術最先進、性能最強大的潛射彈道導彈,“巨浪二號”導彈承擔起支撐中國海基核威懾能力的重任。從公開的新一代導彈核潛艇照片看,每艘核潛艇可攜帶12枚“巨浪二號”潛射彈道導 彈。雖然其攜帶導彈數量遠遠比不上美國的“俄亥俄”級導彈核潛艇,但其排水量也要小得多,而且“巨浪二號”導彈長期沒能定型,產能也並不充裕,加上中國核彈頭數量有限,太多的導 彈攜帶量也沒有什麽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