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漢和:SU-35將賦予中國空軍近10年的優勢,成2014年中俄軍購第一看點

(2014-01-01 21:15:34) 下一個

    據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2013年1月號報道,蘇-35將賦予中國空軍近10年的優勢。

    性能接近五代戰機

    文章說,蘇-35S是2003年開始研發,作為蘇-30MK與第五代的T-50戰機之間的過渡機種,采用大量第五代戰鬥機技術,特別是航電技術。蘇-35S的航電核心與設計思路已是第五代,發動機也是第五代發動機的先導型號,最大推力14.5噸並支持超音速巡航性能,而航電與發動機減輕的結果,使其空重僅16.5噸,與基本型相當(16.3噸),同時還進一步強化結構。飛機的推力空重比約1.75,燃油係數0.41,正常起飛重量-空重比1.53,壽命6000小時或30年,而在約2/3內燃油的情況下,允許8到9G的重力負荷,使得其11.5噸的內燃油是貨真價實的內燃油,不像蘇-27S在滿油的情況下要限製機動性能。此外,還有被喻為“不是飛機”的超機動性。因此在結構特性與飛行性能方麵已達到第五代戰鬥機標準。蘇-35已測出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其具體能耐還有待試驗。

    至2011年9月,蘇霍伊方麵表示,依據試驗結果,蘇-35的潛力足以超越4+代戰鬥機,甚至足以對抗F-35與F-22。這次試飛員在巴黎航展後更指出,蘇-35S的作戰能力超越最好的四代戰鬥機達40%,部分指標甚至超越第五代戰鬥機達10%。

    此前曾將蘇-35與基本型米格-31做類比,得到的結果是1架蘇-35能探索的空域超越4架米格-31編組。

    全麵領先亞洲對手

    簡單地說,蘇-35就是傳統戰鬥機設計哲學的極致版本,相對於F-22、F-35以外的非隱形戰鬥機,具有壓倒性優勢,而F-22、F-35對蘇-35有隱形優勢,但蘇-35仍有能力與之抗衡。

    文章認為,目前在亞洲地區服役的任何一種戰鬥機,包括頗新穎的、配有主動相控陣雷達的F-15K、F-15SG,都不是蘇-35的對手,這是因為它們的探測距離與武器射程都比較近。而隱形戰鬥機當中,F-22不會外銷,亞洲地區最快也要2020年前後才有機會接收F-35,印度最快也要2017-2018年獲得FGFA(俄印聯合開發的第五代戰鬥機),而操作新飛機總要有好幾年的適應期,才能真正形成戰鬥力。因此亞洲地區的F-35、FGFA要形成戰鬥力大概會是2025年之後的事。

    反之,蘇-35是相對成熟的戰鬥機,2012年已達約12架的年產能,表示生產能力已趨穩定,按計劃中俄可能在2014年正式簽約,2015年便可開始交機,而以中國空軍已操作蘇-27係列戰鬥機20餘年的經驗,在基本的保養維修、基本飛行性能方麵幾乎已不再需要花時間適應,故可大幅提前形成戰鬥力,換言之,中國空軍會擁有10年左右優勢。

    因此,亞洲國家若要應對蘇-35的優勢,不得不從改良型戰鬥機著手。而即使是較近的未來可能進入亞洲地區的戰鬥機如“陣風”、F-15SE、F/A-18E/F隱形版也不是對手。後兩者雖然有隱形設計,但礙於先天外形的限製,隱形能力極為有限,在蘇-35的“雪豹”-E雷達前隻相當於傳統戰鬥機。

    較值得注意的倒是俄國自己的“超級蘇霍伊”,這是在蘇-30MKI的基礎上大改而成。據稱,修改完成後與蘇-35相當接近。

    能夠對抗美軍王牌

    文章說,除“超級蘇霍伊”以外,目前可以馬上拿出來製衡蘇-35的,自然就是美國的王牌戰鬥機F-22。雖然F-22不會以外銷方式出現在東亞,但美國自2006年起已陸續以演習名義在日本建立使用F-22的能力,甚至有可能以因應朝鮮局勢為由推進到韓國。因此在東亞地區,“蘇-35大戰F-22”完全是可能的劇本。

    首先要考慮蘇-35的“消極反隱形能力”,也就是極強的防禦能力搭配足以衝擊F-22友軍的能力。另一個就是蘇-35的“積極反隱形能力”,也就是發現F-22,與之對等的決鬥能力。

    文章稱,中國麵向可部署F-22的基地都有很寬闊的正麵,因此在建設反隱形防空網時具有先天的地利之便,以這樣的地形優勢搭配類似俄製S-400上的X波段、L波段甚至米波防空雷達,搭配空中的蘇-35,就算不能百分百防禦F-22的攻擊,也能大幅提升F-22麵對的風險。即使隱形能力最佳的F-22,都未必能有效製衡蘇-35,更甭論隱形能力降級的F-35了。

    文章指出,蘇-35是傳統戰鬥機的極致版本,能衝擊所有非隱形戰鬥機,甚至足以對抗F-22。這樣的飛機在俄國相對成熟並達到穩定產能,能很快交機,而中國空軍20年的蘇-27操作經驗,也讓其能很快形成蘇-35的戰鬥力(最快也許是在2015-2016年)。目前可以想見能抵消蘇-35優勢的,有印俄合作研發的FGFA、美國的F-35與F-22、以及俄製“超級蘇霍伊”。其中FGFA與F-35要在亞洲地區形成戰鬥力,應該是2025年以後的事情。“超級蘇霍伊”整體應該仍遜色於蘇-35,且隻會出現在南亞。東亞地區能夠製衡蘇-35的,就是前進部署到日本或者韓國的F-22,但不會如想象般容易。因此文章預言,一旦中國采用蘇-35戰機,將可擁有近10年的技術優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