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562)
2015 (208)
2016 (621)
2017 (147)
據俄羅斯外國電視新聞網11月20日報道,日本《外交家》雜誌觀察員哈裏-卡齊阿尼斯援引中國台灣英文《旺報》的消息撰文指出,俄羅斯沒必要向中國出口蘇-35多功能殲擊機,因為風險太大,一旦被中方仿製,可能會在國際武器市場上遭到強烈衝擊。
日本《外交家》雜誌觀察員卡齊阿尼斯指出,實話實說,中俄關係現狀令他頭痛,現在兩國正在討論俄羅斯可能向中國供應蘇-35殲擊機的合同問題。但是他認為,這項交易對俄方來說沒有多少意義。由於一係列原因,俄羅斯不應當向中國出售蘇-35戰機。
比如,中國當年從俄羅斯購買了100架蘇-27殲擊機,但是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中國殲-11殲擊機橫空出展。俄方認為殲11是俄作戰裝備蘇-27的仿製品,中方則千方百計反駁這種指責,強調殲-11是自主研製產品。現在,如果俄羅斯簽訂向中國供應蘇-35的合同,那麽將會因此而向中國轉讓大量技術知識和新技術方案,同時在擔保蘇-27被仿製曆史不會重演方麵隻能得到最少的承諾。
日媒觀察員指出,俄羅斯現在可以為本國軍事工業取得較大成果,保證軍工企業滿負荷生產。但是如果審視軍工企業長期生產前景的話,那麽俄羅斯可能就要好好考慮這項出口協議,畢竟中俄關係史並不總是和平繁榮的榜樣。對於中國來說,蘇-35供應合同具有吸引力,而對俄羅斯來說則存在明顯的風險。如果重複了蘇-27被仿製的曆史,那麽蘇-35的中國仿製品就會猛烈衝擊國際市場,由於中國仿製品價格較為低廉,對俄羅斯產生的副作用首先是使其將來失去無數蘇-35出口協議,可能成為俄羅斯真正的災難。
另外,中俄今日友誼在將來出現新的地緣戰略對抗時也不保險。中俄利益並不總是這麽接近。如果俄羅斯有朝一日被迫與自己出售給中國的軍事技術對抗,將會非常遺憾。
日本《外交家》觀察家卡齊阿尼斯指出,俄羅斯也有方法影響中國,如果中方不按遊戲規則出牌,俄方可以停止向中國供應石油。但是問題在於俄羅斯必要時能否采取類似措施,畢竟俄國預算主要依靠石油收入來支撐。
俄羅斯網友“BulaviR”留言稱,西方媒體再次表現出自己的非專業性。中國並不掩飾自己的殲-11幾乎就是蘇-27的完全複製品,但是中國後來仍舊根據許可證繼續組裝蘇-27。另外,中國沒有向任何國家出售殲-11,也就是說,絲毫沒有妨礙俄羅斯推銷蘇-27。(編譯: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