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專家:中國成功解決蘇聯所犯錯誤 不會重蹈蘇聯覆轍

(2013-10-26 14:05:03) 下一個

中國不會重蹈蘇聯覆轍

環球時報10月26日報道,據《透視俄羅斯》報道,十月初,由中國中央編譯局與人民出版社合作編撰的9卷本《蘇聯史》第一批5卷在中國出版發行,分別為:第一卷《俄國革命》、第三卷《新經濟政策的俄國》、第四卷《斯大林模式的形成》、第八卷《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第九卷《戈爾巴喬夫改革時期》。叢書展現了能引起中國精英階層興趣的蘇聯各個曆史時期。如何才能不重演“老大哥”的悲慘命運?這已成為許多中國人經常提出的問題。

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米哈伊爾·季塔連科表示:“江澤民同誌當選總書記後,指示中國社科院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蘇聯解體經驗。過去30年有關論著被大量發表。中國正努力尋找一種方法,既可以避免重蹈別人的覆轍,也可以避免自己犯錯。”現階段,中國重蹈蘇聯曆史覆轍的可能性有多大?俄專家認為,蘇聯的命運不會對中國構成威脅。

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東北亞文明比較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亞曆山大·羅曼諾夫表示:“中國重蹈蘇聯覆轍的威脅隻在1986年出現過一次。當時的中國改革與蘇聯改革很相似。兩國知識精英都曾向往西方,如西方的價值觀和西方的生活方式。經過1986年和1989年兩次震驚輿論的事件後,中國精英階層邁出了具有決定性的兩步,這是蘇聯未能走出的。第一步即所謂的1986—1989年‘體製停滯’。第二步則是鄧小平‘南巡’講話後,中國開始選擇走市場化改革的道路。”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羅斯—中國”中心首席研究員弗拉基米爾·彼得羅夫斯基同意這一觀點。他認為,中國不受重蹈蘇聯覆轍威脅的原因有二:第一,得益於對蘇聯經驗教訓的認真研究;第二,中國的改革從經濟入手,而並非像蘇聯一樣從政治入手。“兩國的曆史起點大致相同。中國改革走的是一條更合理的道路——政治權力掌握在共產黨手中,實行一黨製,以及維護經濟穩定並實施經濟改革。因此,曾經存在的體係並未被動搖。蘇聯的改革從政治體係入手,蘇共失去領導地位後,國家體係也隨之土崩瓦解。”兩個幾乎同時開始改革的國家卻走上不同的發展道路。彼得羅夫斯基在對影響這一進程的重要因素進行分析時表示,蘇聯的軍事和社會支出負擔沉重,而中國則不存在這一問題。“不要忘記,對軍工綜合體的支出幾乎占蘇聯經濟總量的75%,而社會負擔也很沉重。這種情況卻完全沒有在中國出現。中國並未積極參與軍備競賽,而且現在才剛剛建立起完整的免費醫療、教育和養老體係。”

在毫無條件地承認研究世界社會主義前領導經驗的重要性的同時,俄專家提醒中國同行,不應從蘇聯解體事件中得出太過單一片麵的結論。通常被視為導致蘇聯解體主要原因之一的改革具有三大特點,即公開性、與西方合作以及私有化。羅曼諾夫表示:“如果所得出的結論是中國媒體不應批評政府以及媒體必須受到絕對管束,那麽很容易走回蘇聯改革前的老路——要求公開透明。如果中國政府選擇蘇聯改革前進行的類似冷戰時期與西方對抗方式的話,同樣會毀掉這個國家。如果中國取消私有財產,並作出企業收歸國有且摒棄市場經濟的決定,那麽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但中國已經在沿著另一條道路發展。”羅曼諾夫認為,改革是對勃列日涅夫停滯時期的回應,而中國目前麵臨的主要挑戰是在未來10—15年保持經濟6%—7%的年增長率。然而,即使發生經濟增幅急速放緩的情況,蘇聯經曆的事也不會在中國上演,因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環境具有一定的強度和深度,而這一點正是蘇聯所沒有的。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管委會成員亞曆山大·伊薩耶夫總結道:“上世紀80年代初期,蘇聯與中國的起點大致相同,但二者卻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如今中國正在崛起,而俄羅斯可能已跌入穀底。中國何時將到達頂峰尚無法確定——有人說2030年,也有人說2050年,不過,重要的是,無論到達巔峰還是跌落穀底,事態總會朝相反的方向繼續發展”。 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原標題:俄專家:中國崛起無法阻擋 成功解決蘇聯所犯錯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