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羅斯《軍工綜合體》記者采訪原蘇聯“瓦良格”號航母總設計師瓦列裏·巴比奇實錄

(2013-10-24 16:57:47) 下一個

(編者按)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號入列一年來,外界就該艦的作戰效能猜測頻頻。由於中國軍方在信息披露方麵較為低調,一些外媒重返“遼寧”號的誕生地——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廠,從相關知情者處“曲線”了解有關情況。俄羅斯《軍工綜合體》記者尼古拉·諾維齊科夫采訪到了“遼寧”號前身——原蘇聯“瓦良格”號航母總設計師瓦列裏·巴比奇,以問答形式,請這位極富經驗的工程師解析“遼寧”艦在中國的整修和服役情況。

現將雜誌原文重點內容編譯如下,僅供讀者參考。

較美國航母經濟 受重視度超蘇聯

記者:關於“遼寧”號的服役,您有何看法?

巴比奇:中國對航母的感情要比蘇聯乃至俄羅斯深得多。看看中國航母交接入列儀式上,大批黨政軍領導人的身影,就說明中國為本國的航母事業傾注了可觀的心血。美國航母的服役儀式也非常隆重,總統會親臨現場剪彩。相比之下,蘇聯航母的待遇遜色不少。

記者:“遼寧”號算得上真正的航母嗎?

巴比奇:眼下,“遼寧”號隻能算航母訓練平台,主要任務是培訓艦載機飛行員及其勤務保障人員,並為本國艦艇設計和建造人員提供學習和實踐的場所。但“遼寧”號並非普通的訓練艦,其曆史使命是為中國後續航母的國產化提供必要的理論和技術支持。

當前,中國開始加速建設航母戰鬥群,並與烏克蘭合作試驗艦載機和培訓飛行員。與美國相比,中國第一艘航母的建造費用低廉得多,前者的“喬治·布什”號航母耗資62億美元,計劃於2015年服役的新概念航母“福特”號預計花費81億美元,這還沒有把在科研與設計環節投入的24億美元計算在內。而按照公開信息,中國為“遼寧”號的直接投入應該不超過35億美元,其中包括1998年從烏克蘭黑海造船廠買走“瓦良格”號船體花費的2000萬美元。雖然中國在購買“瓦良格”號時遇到重重阻力,最後還是實現了既定目標。

記者:“遼寧”號的服役過程會是怎樣的?

巴比奇:中國人在“遼寧”號的續建和測試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係列技術難題。該艦要想成為真正意義的航母,首先得解決主動力裝置的穩定性問題。與美國航母相比,包括“遼寧”號在內的蘇聯風格航母的薄弱環節集中體現在鍋爐係統。作為航母“心髒”的動力係統,每小時能產生115噸高壓蒸汽,但維護程序十分複雜,需要人員經常查看,工作量之大很容易使人疲憊。此外,主機蒸汽發生器的可靠性、渦輪管道能否承受高溫高壓、航母在全速航行下能否保持至少三天三夜不出狀況等考驗,也直接決定著“遼寧”號未來的命運。據中國官方消息,“遼寧”號要到2015年才能具備作戰能力,它後麵的路還長著呢。

記者:您提到的這些問題,會對中國航母事業造成多大負麵影響?

巴比奇:我相信,憑借中國人的聰明才智和吃苦耐勞的精神,“遼寧”號必將大放異彩,作戰性能很可能大大超越蘇聯原版。據我所知,“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在大連改裝期間,中國人就把艦上的一套鍋爐卸下來,對其進行了改裝和完善,達到所需的技術要求,這在“遼寧”號後來的海試中得到驗證。俄羅斯在航母鍋爐改造方麵卻沒有取得像樣的成果,為印度改裝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在試航時發生故障就是證明。

根據各方麵消息,對中國人而言,艦載航空係統才是航母建造過程中的最大難題,此外,航母重點部位的損管係統、彈藥安全儲存係統和彈藥快速運輸係統(從下層艙室輸運至飛行甲板)也是要重點攻克的技術難關。如果上述問題都能順利解決,中國將完全具備將航母國產化的能力。目前,中國技術人員在“遼寧”號上開展的一係列研究、試驗和訓練工作,都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遼寧”號作為訓練艦的意義正在於此。

烏克蘭相助 艦載機性能勝原版

記者:請教一個不再是秘密的問題。當初,你們在規劃“瓦良格”號的武備時是如何考慮的?這對我們了解“遼寧”號的作戰能力應該有借鑒和參考意義。

巴比奇:根據設計,“瓦良格”號的艦載殲擊機有三種:蘇-27K(後改名蘇-33)、米格-29K和雅克-141。該艦建造期間(1985~1991年),蘇-27K和米格-29K都完成了實戰測試。此外,“瓦良格”號還應配備雅克-44預警機、卡-27PS反潛直升機、卡-27搜救直升機、卡-29空降直升機和卡-31預警直升機等。滿編的話,“瓦良格”號累計搭載飛機應為52架。

記者:既然如此,為什麽俄海軍現役的“獨苗”——“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航母,也就是“瓦良格”號的姊妹艦,隻配備了蘇-33殲擊機?

巴比奇:蘇-33和米格-29K用途不同,前者在續航時間、載彈量等方麵占優,後者在造價、體積、機動性、武器控製係統等方麵表現較好。在“瓦良格”號的設計方案中,兩種戰機各有自己的位置,相互彌補性能上的不足。可惜,蘇聯解體後,由於財政緊張,米格-29K的生產被迫中止,“庫”號隻配備了蘇-33。直到近些年,米格-29K才獲得重生,印度要求俄羅斯在為其改裝的航母上配備該機;雅克-141也會隨著俄羅斯航母事業的複興而大有作為,此外,它很有可能配屬在俄羅斯從法國購買的“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上。

記者:中國會為“遼寧”號配備什麽樣的艦載機?

巴比奇:中國航母的艦載殲擊機也是在蘇-27基礎上改進開發的。上世紀90年代,中國向俄羅斯購買了陸基蘇-27SK殲擊機的生產線,稱國產蘇-27為“殲-11”,生產工廠在沈陽,我本人在2006年見過殲-11B殲擊機的模型,對其印象深刻。中國正是以殲-11B為藍本研發出了艦載的殲-15殲擊機,估計性能可以趕上甚至超過蘇-33。

需要指出,烏克蘭在艦載機方麵幫過中國的忙。當年,正是我們把蘇聯遺留的蘇-27K原型機——T-10K提供給了中國。根據設計方案,中國航母還將搭載國產直-8AEW預警直升機,但遠遠不能滿足指揮、控製和引導艦載機迎敵的要求,它最終還是要搭載蘇聯雅克-44或美國E-2C那樣的固定翼預警機,這必然引出下一個課題——在沒有彈射器的航母上起降如此大型的預警機,技術難度是相當高的。換言之,中國人如果想在海洋上形成均勢,就必須開發出本國的航母彈射器,否則,航母的作戰效能就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記者:“庫茲涅佐夫”號和“瓦良格”號是不是在建造之初就有一定區別?

巴比奇:兩艘航母都是根據“1143.5工程”圖紙建造,但“瓦良格”號安裝了性能更先進的遠程探測雷達和電子戰係統,上層建築有140多處改動,二者的艦體也略有差異。截至1992年初,“瓦良格”號的整體建造工程已完成67.7%,航空係統已完成80%,彈藥庫升降機、著陸攔阻裝置、航空燃料係統、艦載機升降機和鍋爐艙均已安裝完畢。由於蘇聯解體和俄羅斯財政緊張的原因,“瓦良格”號半途而廢,閑置多年,直到被中國買走。

2002年3月,“瓦良格”號抵達中國大連港。據信,中國專家用了3年時間仔細研究它的構造,2005年4月才開始對其進行續建改裝。(編譯 秦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