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製文萃報》專稿 作者:徐寅
近日,南海局勢再起風波,繼去年的黃岩島爭端和前不久射殺台灣漁民後,菲律賓又欲借仁愛礁鬧事。這起跳梁小醜般的鬧劇,引起了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
仁愛礁事件始末
近期備受外界關注的仁愛礁,在西方文獻中往往被稱為“第二托馬斯礁”(SecondThomas Shoal),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處環礁,位於美濟礁東南約14海裏處,距離菲律賓西南部的巴拉望島150海裏。南北長約15公裏,東西寬約5.63公裏。
通常情況下,仁愛礁的大部分在低潮時會露出,其北半環較完整,呈半圓形;南半環的礁盤並不連續,斷成數節,形成若幹礁門。因此,傳統上該礁被中國漁民稱為“斷節”,一直作為重要的捕魚場所和避風地。目前,仁愛礁在行政上隸屬於海南省三沙市,受中國實際控製。
長期以來,盡管曾幾度易名,仁愛礁一直是中國的固有領土。早在1935年,中華民國水陸地圖審查委員會便將其定名為“湯姆斯第二灘”,之後又於1947年更名為仁愛暗沙。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地名委員會於1983年正式公布“仁愛礁”這一標準名稱。1987年,南沙綜合科考隊對南沙群島進行綜合調查,其間登陸仁愛礁,並留下了中國石碑和標識物。
菲律賓對仁愛礁“打主意”,主要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1995年2月和1998年10月,菲律賓先後挑起第一次和第二次美濟礁事件,但均告失敗。此後,野心不死的馬尼拉政府,便開始將目光投向了距美濟礁東南約14海裏的仁愛礁,意圖以其作為據點,監視和騷擾美濟礁並擇機侵占南海島礁。
1999年5月8日,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遇襲,從而引發嚴重的中美外交危機。菲律賓政府在第二日便命令一艘舷號為57號的破舊坦克登陸艦駛往仁愛礁,並以船底漏水為由在此“擱淺”,彰顯其趁火打劫、渾水摸魚之心。
麵對菲方自導自演的擱淺事件,中國政府當即提出抗議,之後雙方進行了多輪交涉。然而,菲方不但拒絕拖回坐灘船隻,還向57號艦派出多名士兵輪班駐守,使該艦成為事實上的軍事據點。
近年來,麵對南海不斷緊張的局勢,中國逐步加大了對南海各島礁的維權力度。評論指出,“中國執法船隻不斷加強巡視,且中國軍艦頻頻在相關海域遊弋,給菲律賓駐軍形成很大壓力”。
綜合國內媒體報道,今年3月6日,中國海事局下屬“海巡31號”船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進行海空一體化巡邏。根據廣州海事局的官方說法,仁愛礁現已重歸中國控製,中國漁船可自由進出,中國海軍也定期對其巡視,並開始計劃在礁上修建助航標誌。4月26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公布了被菲方侵占的8個南海島礁具體名稱,其中並未包括仁愛礁,從而引發了外界的廣泛關注。分析認為,這進一步表明中國已取得了對仁愛礁的實際控製權。
由此可見,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仁愛礁早已在中國實際控製之下,菲律賓政府也並未專門就此事提出抗議。那麽,最近的風波又是怎麽一回事呢?此次鬧劇從5月初開始,一直發酵至今。據《馬尼拉今日標準報》報道,菲海軍於7日在仁愛礁附近發現兩艘中國海監船,之後向菲總統府和外交部等部門匯報相關情況。9日,菲律賓向該海域派出3艘軍艦,意欲打樁加固在此坐灘長達14年之久的57號登陸艦,阻止其下沉,並伺機擴大在仁愛礁的軍事存在。由於發現中國艦船在附近海域,這一計劃未能得逞。隨後,中國政府也派出多艘艦船前往仁愛礁進行維權巡航。據菲律賓《太陽星報》報道,菲方於22日淩晨通過空中巡邏發現1艘中國軍艦和2艘中國海監船出現在仁愛礁,同時還有3艘鐵殼漁船和大約10艘小艇。菲國防部長加斯明稱,中方舉動“很不尋常”,菲律賓外交部隨後就此事大肆炒作,並提出抗議。至此,仁愛礁事件開始成為熱點話題。
屢屢鬧事為哪般
目前,仁愛礁事件仍在發酵之中,馬尼拉方麵不斷放出狠話,宣稱“有能力保衛專屬經濟區”,並正在醞釀下一步對策。菲國防部長加斯明甚至誓言,將要“與中國戰鬥到最後一人”。菲總統阿基諾則於近日高調宣布,將耗資18.2億美元用於軍隊現代化建設,確保菲武裝力量能夠保護領土,“不讓土霸進入自家後院”。
法新社評論稱,坐灘的57號登陸艦已成為“菲律賓對抗中國的最後一道防線”。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安·斯托雷認為,在此次對峙中,軍艦的參與說明中國已做好準備,在民事手段之外使用其日益強大的軍事力量來保護自己的漁船。
近期,菲律賓不斷在南海惹事,先是野蠻射殺台灣漁民並拒絕道歉,如今又汙蔑中國“侵占”其領土。如此張狂,究竟是為哪般呢?事實上,馬尼拉之所以如此賣力出演,無非還是想要吸引國際社會的關注。
長期以來,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一直遵循著一個策略,就是抱美國的大腿,以積極配合美國的戰略布局來換取對其支持。奧巴馬上台後,提出了“重返亞太”的軍事戰略。對於馬尼拉方麵來說,這無異於一股迎麵而來的“春風”,讓其看到了搭順風車的希望。於是乎,黃岩島對峙、攪局東盟峰會、提請國際仲裁……菲律賓在短短幾年內打出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組合拳”。
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美國“重返亞太”的論調有所降低,中美兩國領導人頻繁互動。而在前不久結束的東盟文萊峰會上,南海問題經過主辦國的努力,也沒有變成菲律賓攪局的利器。如此一來,阿基諾政府難免有些“不淡定”。一方麵,菲律賓生怕自己在“重返亞太”的大車上成為一名可有可無的乘客;另一方麵,文萊峰會顯示出的趨勢,是大多數東盟成員國都有意避免激怒中國,這與菲律賓想把南海問題擴大化的初衷顯然是相違背的。
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菲律賓大肆炒作仁愛礁,倒與市場上招徠顧客的小販頗為相似——扯開嗓子叫喊,以便為自己的攤位多賺一些“人氣”。目前來看,仁愛礁雖然引發了國際社會的關注,但大多數評論也都是老調重彈,並未顯示出對此事異乎尋常的熱情。而美國“老大哥”目前也並沒有就仁愛礁事件進行過多表態。
由此看來,對於阿基諾政府來說,還應當學學如何擺正自己的位置。可以說,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如果繼續扮演跳梁小醜的角色,希望借助外部勢力來挑釁地區大國,將永遠是他人手中的棋子,也必將成為破壞地區穩定的罪人。目前合作與經濟發展仍然是主旋律,也符合各國的長遠利益。而菲律賓一而再、再而三地不顧大局,惡意破壞地區穩定,隻能引起更多的反感。殊不知,再好聽的歌曲,聽多了也會膩,更何況,馬尼拉方麵發出的還是不合時宜的噪音。
原題:《菲律賓借仁愛礁重炒南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