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562)
2015 (208)
2016 (621)
2017 (147)
“俄羅斯之聲”廣播電台11月19日文章,原題:俄中將繼續擴大雙邊軍事合作 盡管近期發生俄羅斯國防部部長換人、中共中央軍委換班,11月20日仍將按計劃召開俄中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會議。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裏 卡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了本次會議可能將討論的議題。
1992年俄中雙邊協議確定了每年舉辦一次這種會議的機製。委員會會議分別在莫斯科和北京輪換舉行,兩國國防部部長同為會議主席。
就在兩周前,11月6日俄羅斯國防部部長阿納托利 謝爾久科夫被解職,繼而又有武裝力量總參謀長等其他軍事高官被免職。新任國防部長謝爾蓋 紹伊古和他的團隊隻有幾天的時間準備這次會議。然而會議並沒有被取消。需要提醒的是,在2006和2007年俄中軍事技術合作處於低穀時,就沒有舉行委員會會議,盡管俄中兩國軍事高層當時沒有發生人事變動。
如今俄中軍事技術合作得以恢複,合作特點也在逐漸改變。中國利用俄羅斯發動機及其配件的新型武器製造正在加深兩國的相互依存關係,促進相互信任的增長,為俄中合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軍事專家卡申認為,目前可以說俄中軍事技術合作新的高潮再次到來。早些時候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副局長維亞切斯拉夫 濟爾卡恩表示,中國繼印度之後再次成為俄羅斯軍事技術合作第二大夥伴。據濟爾卡恩說,2011年中國占俄羅斯武器出口總額的15%,接近190億美元。
根據俄羅斯媒體的報道,自2012年初以來已同中國簽有至少兩個大型合同(提供52架米-171直升機和140個AL-31F航空發動機),合同金額達13億美元。此外,俄羅斯繼續從俄空軍現有的儲備中向中國供應10架伊爾-76飛機。在出售給中國前為這些飛機進行了大修,到目前為止已經交付三架。
根據俄聯邦軍事技術合作局和“俄羅斯國防出口”公司負責人近幾個月的言論可以判斷,本次會議上的重要議題仍是,向中國提供蘇-35S戰鬥機、S-400防空導彈係統和計劃在烏裏揚諾夫斯克生產的軍用運輸機伊爾-76的可能性。在這次北京會議上有可能還將討論新的合作項目。
與此同時卡申認為,麵臨東亞日益緊張的軍事政治形勢,對中國來說再次大量購買俄羅斯武器也可說是明智的選擇。這可保證對威脅中國安全的日益嚴峻的挑戰作出迅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