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烏克蘭獨立新聞信息社9月26日報道,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服役備受關注,它的前身就是烏克蘭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中國澳門某公司的前蘇聯未完工航母“瓦良格”號。盡管對此一直保持沉默的烏當局經常受到各種指責,但是仍有專家認為當年出售航母的決定是正確的。
烏媒稱,“瓦良格”號航母曾經計劃成為蘇聯海軍北方艦隊旗艦,最終結果卻以廢金屬的價格賣給了中國,現在搖身一變成為“遼寧艦”,這個事實促使烏克蘭當局反思當年的決定是否合適。因為航母出售之後的事態進展使烏克蘭陷入絕對尷尬的境地,畢竟當時出售“瓦良格”時的前提條件是不能改成軍艦。批評者指出,現在烏官方對中國海軍航母“遼寧艦”服役的事實三緘其口,不發表任何評論,顯然既要遭受經濟損失,又要聲譽受損。但是從最初的海上遊樂設施到最後的教學航母,“瓦良格”身上發生的事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樣簡單。
1988年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廠下水的前蘇聯海軍“瓦良格”號航母原計劃成為北方艦隊的旗艦,其設計排水量6萬噸,如果建成的話,可停靠56架作戰飛機和直升機。武器配置中包括攜帶核彈頭的巡航導彈,作戰半徑500公裏。在規模尺寸和戰鬥實力上,“瓦良格”僅次於世界上最大的美軍“尼米茲”級航母。1992年完工率接近70%的航母建造工作被迫停止,荒廢在造船碼頭內直到1998年賣給中國時為止。烏克蘭國防構想根本沒有考慮“瓦良格”的完工問題,畢竟航母是純粹攻擊性,而非防禦性武器,況且當時根本沒有資金建造極其昂貴的航母。另外,在船塢內維護未完工的航母也需要一定的支出。因此1998年烏克蘭國家改建和歐洲一體化局宣布公開拍賣“瓦良格”號,基本條件是不能用作軍事目的,澳門創律旅遊娛樂公司最終拍得了這艘航母,聲稱準備將其改建成大型海上綜合旅遊設施。但是當時許多專家就曾表示,中國需要航母,1999年成功回歸祖國懷抱的澳門就曾被葡萄牙當作不沉的航母。美國顯然也是這樣認為的,因此迫使土耳其阻攔中國通過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海峽拖運航母長達1年半之久,使其直到2002年5月才最終到達中國大連港口。之後連續數年沒有任何相關消息傳出,直到兩年前才有傳言稱,中國正在大連港積極改造“瓦良格”號航母。或許,烏克蘭外交部當時應當做出回應,哪怕隻是公開表明自己的立場,但是烏官方最終沒有發表任何聲明。中國政府隨後承認,計劃將其用作教學航母。2011年開始海試。今年9月25日,航母正式交接入列,命名為“遼寧艦”。
必須指出的是,中國軍事領導層多次強調,“遼寧艦”將隻會用作教練艦,培養準備建造的國產新型航母的乘員。據悉,中國首艘國產航母計劃在2020年前建成。但是眾所周知,軍事教學裝備必要時可以輕易變成作戰裝備,因此才經常被稱作教學戰鬥艦。中國總理在交接儀式上宣布,航母將成為國家和民族的驕傲。從中國媒體的報道來看,顯然把“遼寧艦”交接入列視為全國性重大盛事。烏克蘭官方對此仍舊沒有表現出任何興趣,盡管這是宣傳烏造船潛力的難得機會。
基輔市舍夫琴科國立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關係和對外政策教研室教授佩列佩利查認為,中國在“瓦良格”方麵對烏克蘭沒有任何義務,哪怕最微不足道的義務。他解釋稱,航母當時是通過離岸貿易的方式出售的,因此中方不對烏方承擔任何義務,它實質上不是國家間協議。況且,當時烏方出售的不是成型航母,而隻是船體。中國將其建造完工,改裝為教學航母,對烏克蘭來說不會產生任何國際後果。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上世紀90年代烏克蘭領導人如此不負責任地出售航母顯然缺乏遠見。但是也有理由認為,烏克蘭當年實際上遇到了極其難得的機遇,完全能夠從已經絕望的航母項目中(通過與中國的合作)獲利。相比之下,同樣未完工的“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至今還停泊在尼古拉耶夫市黑海造船廠內無人問津,隻有俄羅斯表示準備無償接收。當年美國充分利用中國拖運“瓦良格”號航母的問題,當作索回悍然侵犯中國領空的EP-3偵察機和機組人員的籌碼,和中國討價還價。問題解決之後,土耳其在美國的授意下立即允許“瓦良格”號過境進入地中海。這就是最為鮮明的例證,表明美國當時對中國建造航母艦隊的計劃實際上並不是特別擔心,他們根本不相信中國能夠勝任如此重大的任務,因為中國當時既沒有經驗,也沒有相關技術,最重要的是,還沒有艦載殲擊機,而沒有飛機,航母就失去了任何意義。
烏專家指出,後來還是烏克蘭幫助了中國,2005年向中國出售了蘇聯解體後遺留下來的蘇-33艦載機的驗證機T-10K,中國正是在此飛機基礎上成功研製出了首型艦載殲擊機殲-15。中國軍方還參觀烏克蘭克裏米亞半島上的尼特卡訓練設施,研究艦載航空兵飛行員地麵模擬訓練方法。有消息稱,中國在建造完工“瓦良格”航母時聘請了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和烏克蘭特種出口公司的專家作為顧問。尼古拉耶夫市“朝霞-機械設計”燃氣渦輪機製造科研生產綜合體為中國航母提供了動力裝置。也就是說,烏克蘭不僅了解“瓦良格”號航母在賣給中國後所發生的一切,還切實參與了航母建造完工和改裝全過程。所有這些都有理由認為,中國在完全自主建造國產航母時,同樣離不開烏克蘭的參與。盡管烏中軍事技術合作有自己的特點,即很少采用購買某種武器和軍事裝備樣品的形式,更多的則是建議轉讓產品生產技術。烏克蘭應當重視中國這個非常有前景的夥伴,發展在航母建造領域的商業聯係,互利互惠的合作方案總是能夠找到,畢竟這種合作的基礎已經奠定。或許,根據中方的倡議,烏當局在中國航母方麵的合作隻是一些互不相關的合同,沒有深思熟慮的多階段深度合作計劃。
烏克蘭國防技術協會主席格列克指出,1998年烏當局出售航母的決定是在沒有製訂與中國長期合作計劃的條件下做出的,但是無論如何,在當時這項決策是正確的,使“瓦良格”號最終有機會成為真正的航母,而沒有像現在的“烏克蘭”號導彈巡洋艦一樣在碼頭邊逐漸生鏽。當然,烏克蘭能在中國改造“瓦良格”號航母的項目獲利,事先是任何人都沒有料到的。可以說,烏克蘭在此方麵還算非常幸運。(編譯: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