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俄羅斯軍工企業集體沒落的根源並不在外部,各方麵的深層次體製問題才是關鍵。AK-47步槍製造廠的破產,隻是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塊。
今年4月下旬,俄羅斯《報紙報》率先披露的一則消息,在全球軍事愛好者中掀起了波瀾--以生產AK-47突擊步槍揚名的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宣布破產!近年來,在俄領導人向民眾描繪重振軍力的美好願景的同時,有著輝煌過去的俄軍工企業接二連三地垮台或遭兼並,其中不乏米格飛機公司這樣的“老字號”。因此,伊熱夫斯克廠的悲愴謝幕隻能算是這一趨勢的自然發展。盡管該廠總經理馬克西姆·庫久克等人一再宣稱,缺少政府訂單和仿冒品泛濫才是壓垮公司的主要原因,俄《論據與事實》雜誌卻道出了殘酷的真相:導致俄軍工企業集體沒落的根源並不在外部,從蘇聯時代延續至今的深層次體製問題才是關鍵。
軍工產業成了喂不飽的“吞金怪獸”
在“紅色帝國”蘇聯最鼎盛的時候,其軍工體係的各項指標幾乎是天文數字。1988年,《真理報》曾載文指出:蘇聯國防工業從業人員達1300萬,每年生產的作戰飛機相當於美國空軍全部飛機總和,平均7小時造出1枚導彈,坦克年產量2000輛以上……這些恐怖數字的背後,是龐大的國防產業鏈條和占國民生產總值20~25%的軍事開支(半數用於裝備采購)。計劃經濟體製下,各軍工廠分工非常細致,以T-72坦克為例,合作生產單位就有700多家。
如此臃腫的體係,依靠持續的巨額投入才能維係。然而,隨著蘇聯解體,俄羅斯國防經費嚴重縮水,主戰裝備的采購量連續多年徘徊於個位數和十位數之間,最慘的是1996年,隻有5輛坦克入役。即便是如此可憐的產量,也需要成百上千家工廠同時開工。僅有的一點資金猶如撒胡椒麵,根本不夠確保生產線運轉,而後者一旦關閉,重啟的費用更加昂貴。2006年,俄打算向東亞某國出售伊爾-76運輸機和伊爾-78加油機,談判基本結束後,驚覺多個生產工廠已經癱瘓,合同總價還不夠恢複產能,這筆交易隻能打了水漂。
就這樣,俄軍工企業陷入了訂單不足導致產能不足,又因為產能不足導致沒有訂單的死循環。軍工產業成了喂不飽的“吞金怪獸”,先是拖垮了蘇聯,現在又將拖垮它自己。
改革頻頻,越改越亂
其實,克裏姆林宮對軍工產業轉型之艱難並非毫無認知。早在1992年,俄政府就出台了《俄羅斯聯邦國防工業軍轉民法》,試圖讓軍工企業自己養活自己。隨後發生的事實證明,“軍轉民”完全是一廂情願。習慣了吃大鍋飯的俄軍工企業既不懂得市場經濟,又沒有生產民品的技術儲備,更缺少實施轉型的啟動資金。
沒過兩年,就有分析人士指出,80%的軍工企業轉產失敗,它們生產的冰箱、洗衣機、煤氣爐工藝粗糙、外型笨拙,根本找不到銷路,反倒喪失了最後的資金儲備,落到連水電費都交不起的地步。
眼見“軍轉民”不管用,俄政府又想到了私有化,希望讓個人出資“堵窟窿”。1994年,時任總統葉利欽簽發了《軍工企業私有化實施方案》,將1400餘家軍工企業推向市場,隻有負責航空航天以及核武器的戰略性企業繼續保持國有。
遺憾的是,在市場經濟體製尚不規範的情況下,疾風暴雨式的私有化,反倒將俄軍工企業推向了另一個極端。企業領導人紛紛成立子公司,夥同投機商大舉轉移國有財產,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公司股份,某些原本不在私有化之列的企業也被違規轉手;更有甚者,一些心術不正的企業管理層人士勾結軍隊內部的腐敗分子玩起了“空手套白狼”,通過紙麵交易詐取國防經費,事實上什麽也沒生產。據不完全統計,私有化實行不到10年,俄司法部就審理了5萬多起涉及軍工企業的經濟犯罪案件,1500多人被追究刑事責任。結果,大量國有資產落入個人腰包,不僅沒能保持軍工潛力,反而破壞了原有的組織結構,讓產業鏈進一步壞死。
經過這樣的大起大落,俄政府掌握的軍工企業所剩無幾。普京上台後,希望通過合並重組挽救俄國防工業僅存的精華。2001年頒布的《軍工企業改革和發展專項計劃》規定,俄軍工企業總數將在5年內裁減2/3,剩下的1/3整合為多個科研-生產聯合體。這又引爆了新問題--為爭奪聯合企業的領導權,各軍工廠大打出手,甚至鬧出人命。2003年,金剛石-安泰防空聯合企業剛成立不久便爆出醜聞,新任CEO熱門人選克裏莫夫在自家門前遭槍擊身亡,案件至今未能查清。顯然,這些被硬“捏”到一起的聯合企業,內部矛盾重重而難有作為,被俄軍寄予厚望的S-500防空係統,曆經10年研發,至今難見蹤影就是很好的例子。
武器出口後繼乏力
雖然國內訂單寥寥,拜蘇聯時期的積累所賜,廉價、實用的俄製武器仍在國際市場風光了一段時間。長期關注軍控問題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曾在其發布的報告中指出,2001~2005年,俄軍火出口額一度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由於管理混亂、設備老化、人員素質下降,俄製軍品的質量並不十分靠譜,以蘇聯時期的“壓倉貨”冒充新品的事情也時有耳聞。僅2003年,外國客戶就向俄軍火商提起861起索賠,同樣世界第一。另外,受官僚作風影響,俄軍工企業向來不把售後服務當回事,經常拖欠國外客戶的零備件供應和售後保養服務,可謂“隻管賣,不管修”。
公開報道顯示,墨西哥和馬來西亞購買的俄製直升機因缺少備件屢屢停飛,印度空軍已有數百架“米格”戰機失事,糟糕的質量和更糟糕的售後保障嚇跑了潛在用戶,很多國家陸續轉向了西方產品。於是,從2006年起,俄羅斯在國際軍火市場所占份額持續回落,加之新產品研發緩慢,後繼乏力實屬情理之中。這必然導致資金回籠的難度水漲船高。
人才“斷檔”最致命
俄羅斯軍事工業的持續萎縮,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影響,體現在相關科研人員的物質待遇方麵。按照俄羅斯科學院的統計,俄每名軍事科研人員得到的經費平均隻有日本的1/35,美國的1/50,很多人隻能靠當保安、開出租車等“第二職業”養家糊口。與此同時,歐美卻不肯放過“趁火打劫”的大好機會,以各種優惠條件招攬俄軍事科研人才。僅在蘇聯解體的頭3年,俄軍工部門就流失了60%的科研人員,70%的熟練技術工人。
20年下來,人才的“斷檔”導致俄軍事科研創新能力幾乎歸零,被廣泛宣傳的T-90坦克、“白楊”戰略導彈、蘇-35戰機,其實都是蘇聯時期就存在的項目,俄羅斯隻不過完成了收尾工程,並且十分吃力。就連號稱“完全俄羅斯研發”的T-50戰機,也殘留著上一代戰機的影子,實力備受懷疑。有分析稱,蘇聯解體時正值年富力強的科研人才現已到了退休的年紀,年輕一代卻很少有人願意踏入早已失去往日光輝的軍工領域;問題已經不是“青黃不接”那麽簡單,再過10年,俄軍事工業可能徹底喪失可持續發展的人才基礎。
在多方麵合力作用下,今天的俄羅斯軍事工業已然千瘡百孔,關鍵技術工藝普遍落後西方10~20年。難怪《報紙報》如此評論道:伊熱夫斯克機械製造廠的破產,隻是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塊,如果不能找到問題的症結,盡快設法自救,俄羅斯軍事工業的徹底崩盤,或將為期不遠。(特約撰稿 袁自強 趙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