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俄加強合作,聯合製造大飛機挑戰西方

(2012-06-06 18:07:48) 下一個

聯合製造大飛機挑戰西方;加強戰略策應維護核心利益

回歸克裏姆林宮的普京,6月5日將以“國賓”身份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並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對於中俄來說,這不僅是一次老友敘舊之旅,更是一次具有繼往開來意義的裏程碑外交。

10多年來一直奉行對華友好政策的普京,這次給中國帶來了不同於以往的“大禮”。俄羅斯媒體稱,普京此次來訪將促進中俄在飛機製造、能源貿易、核能等領域的突破性合作。

中國俄羅斯友好協會理事、中國與中亞五國經貿合作洽談會秘書長孫惠軍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強調,普京訪華將進一步深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推動兩國在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戰略配合。國際問題研究所俄羅斯東歐中亞室主任陳玉榮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說:“中俄在能源、經貿、國際事務及地區合作等各個方麵,都將從普京此次訪華中受益。”

大飛機項目挑戰西方

俄羅斯RT電視台5月31日以“中俄攜手挑戰世界航空製造業巨頭波音、空客”為題,報道了中俄計劃成立合資公司,聯合生產大飛機的消息。報道稱,普京訪華期間將與中方簽署協議,未來由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和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組建聯合企業,俄羅斯提供產業知識和技術,中國提供資金,在中國境內生產以伊爾-96客機為基礎的新式遠程客機。俄工業貿易部副部長尤裏·斯柳薩裏說:“投資總額在70億—120億美元之間,建設周期大約7年。”

報道還提到,中俄正在推動各自的支線客機項目——ARJ-21-700型支線客機和蘇霍伊“超級噴氣”-100支線客機,俄羅斯也有能力成為“加快中國支線客機發展的最完美搭檔”。

對此,孫惠軍在接受《世界新聞報》采訪時表示,俄羅斯的大飛機技術要領先中國幾十年,這種合作有利於中國繞開歐美的限製與阻礙,獲取國外的先進航空技術,因為俄方會在合作中展示開放、慷慨姿態,而不會像西方公司那樣設立諸多限製。孫惠軍甚至認為,俄羅斯很可能向中方轉讓民航客機的“核心技術”,而這將有利於中國同時吸收“東西方技術”發展航空工業。

大飛機項目標誌著中俄開始擺脫能源合作的單一模式,拓展其他領域的經貿合作。事實上,中俄之間的貿易具有巨大互補性。比如在機電產品領域,俄羅斯需要中國的汽車、工程機械、通信設備、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中國則對航空航天器、核反應堆、機床、集成電路等歐美禁運的高技術產品渴望已久。加大高科技領域的合作,有助兩國實現互利共贏。

能源合作或再上台階

除了飛機製造,普京訪華也把能源列入了重點洽談議題。第八輪俄中能源對話於6月1日在北京開幕。中方代表團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率隊,主要強調擴大天然氣、石油與核能合作;率領俄羅斯代表團的俄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指出,對話還可以補充煤炭工業、傳統電能、可再生電能、電網現代化方麵的合作。俄媒體稱,預計普京在訪華期間將組織能源對話雙方主席會晤,還會確定進一步的工作計劃。有理由相信,中俄高層的互動,將推動兩國的能源合作再上一個台階。

俄《專家》月刊5月12日刊發了俄國家能源安全基金總經理康斯坦丁·西蒙諾夫的一篇文章。文章說,最近一年多來,俄石油開采量增長有限,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俄一方麵減少了對歐洲的石油出口,另一方麵加大對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石油與石油產品供應。這表明俄羅斯正在做出重大選擇,走向中國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普京6月份訪華,意味著俄羅斯在對外經濟包括能源出口方麵發生了轉變。

雖然中俄能源合作前景廣闊,但據印度《商業標準報》6月2日報道,普京訪華期間,中俄很難就天然氣價格達成一致。不過,“俄新網”援引德沃爾科維奇在推特上對此事的表態稱,“已飛抵北京出席第八輪俄中能源對話,有許多感興趣的項目和計劃,當然也存在分歧,不過是可以解決的。”孫惠軍就此指出,中俄能源談判,細節上難免有一些小波折,但這不會影響雙方合作的大局。

加強軍事安全協同性

緊隨普京訪華,上合組織成員國軍隊將於8日至14日在塔吉克斯坦舉行“和平使命—2012”聯合反恐軍事演習。據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楊宇軍介紹,參演總兵力達2000餘人,其中,中方參演官兵為369人。此次演習以應對恐怖主義引發的地區危機為背景,重點演練山地條件下聯合反恐行動準備與實施等內容。演習分為戰略磋商、戰役準備和戰役實施3個階段。另據“俄新網”披露,俄方將派出隸屬於中央軍區第201軍事基地的摩托化步兵營參演,該營就駐紮在塔吉克斯坦境內。駐紮在吉爾吉斯斯坦坎特空軍基地的俄空軍部隊也將參演。

俄《獨立報》6月1日刊文指出,普京上任後訪問獨聯體國家和中國,與鞏固軍事安全有關。報道認為,俄羅斯領導人今後的活動,一般都會與集體安全組織和上合組織框架內的軍事交往有關,因為共同解決軍事安全問題比較劃算。報道稱,普京5月31日訪問白俄羅斯之前,曾要求軍方將領在新防禦計劃中更積極地與集安組織盟友、獨聯體國家和上合組織的夥伴國協作,其中明確提到舉行聯合演習。俄媒體猜測,普京結束訪華後,可能會在8日這天前往塔吉克斯坦出席“和平使命-2012”軍演的開幕式。

核心利益上加強策應

目前,中國和俄羅斯麵臨著極其相似的戰略壓力,因此外界分析,普京這次訪華將提升兩國在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上的戰略配合,幫助維護彼此的核心利益。正如普京2月份在他的競選檄文中所說:“俄中將在國際舞台上繼續相互支持,共同解決地區和全球性問題……這有助於兩國在實用主義和相互利益考量的基礎上以真正的夥伴關係開展行動。”

中俄共同麵臨的最大外部挑戰來自於美國。美聯社6月2日援引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的話稱,為加強美國在亞洲的存在,五角大樓在今後幾年會將更多戰艦調往亞太地區。美國海軍戰艦還將在亞太盟國港口輪換部署,大有“增兵設點”構建“泛亞軍事基地網”進一步圍堵中國的趨勢。與此同時,美國正在歐洲加緊部署陸基、海基反導係統,削弱俄戰略威懾的意圖昭然若揭。

孫惠軍指出,當前的國際社會中,美國一家獨大且到處伸手,中國和俄羅斯會進一步靠攏,合力衝破美國的包圍和擠壓。俄對外政策與國防委員會主席團成員菲奧多爾·盧基揚諾夫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普京訪華有助於發展兩國間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中正共同努力抵製西方,包括在敘利亞問題上聯手。”

事實上,反製美國戰略擠壓,中俄已有戰略策應。據俄《觀點報》披露,5月2日中國外交部舉行的上合組織成員國峰會中外媒體吹風會上,副外長程國平在接受俄塔社采訪時強調,中國堅決反對一些國家或組織借助反導係統威脅其他國家安全。他說,在歐洲反導問題上,中國和俄羅斯的立場一致,而且在俄總統普京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舉行的會晤中,兩位領導人也將討論這一問題。無獨有偶,據菲律賓《馬尼拉公報》報道,俄駐菲律賓大使庫達舍夫不久前對南海問題表示關切,並表示“反對任何非當事國幹預南海爭端”。庫達舍夫稱,美國加劇了中菲在黃岩島問題上的分歧,“這樣好像是在幹預他國的內政”。報道稱,這是俄政府官員首次就黃岩島問題直接表態。

菲奧多爾·盧基揚諾夫認為,俄中兩國著力發展友好關係,是基於雙方對彼此的需求。普京在3月份贏得總統選舉後,中俄關係迅速升溫。首先是中國副總理李克強4月份訪俄,與俄政府和議會領導人以及俄工商界代表見麵。一個月後,總統普京又要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兩國領導人之間這種高頻度的訪問,非常少見。中國被列入普京上任後首輪外訪的國家清單,這本身就說明了他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 (駐俄羅斯記者/燕璽/盛晶晶 記者/魏東旭/吳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