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NSL學會的亞洲海軍發展顧問約翰博士稱,德國海軍在未經政府批準的情況下,向中國轉讓其最新裝備的U-214型潛艇技術,中國正借此發展自身的第四代常規潛艇。韓國軍事網站《Viggen軍事論壇》2012年3月20日發表文章認為,中國的近鄰韓國已經外購與自行建造了多艘U-214型潛艇,因此,即使該學會的言論屬實,對中國潛艇研發與亞太海軍戰力對比造成的影響也並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已經列裝的最新中國國產潛艇,即“元”級上已經展現出越來越多的西方潛艇特點,因此,即使此次中德的潛艇合作並不屬實,中國常規潛艇的發展已經開始向西方風格靠攏,俄製潛艇技術的輔助發展已經終結,最終將形成兼具俄歐技術的中國常規潛艇風格。
俄製潛艇技術對中國的輔助已經結束
截至已經裝備部隊的“元”級常規潛艇,中國的國產常規潛艇已經發展了三代。第一代的03、033、035型潛艇均仿自俄製潛艇,或結合有限西方技術,對其進行了少量升級(以613所引進法國技術生產的H/SQZ-262型聲納替換了原有的俄製聲納),第二代的039型潛艇使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常規潛艇的嚐試,該型潛艇盡管在技術性能上上存在諸多不足,但由此中國具備了獨立研發、建造常規潛艇的能力。第三代的“元”級(039改進型潛艇)則初步實現了對中俄歐技術的整合,盡管與世界頂級常規潛艇相比,具體技術略顯粗糙,但卻首次實現了在整體技術上帝世界頂級水平的趕超。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中國常規潛艇發展的曆程中,俄製潛艇技術的地位正在逐漸降低,並將隨著“元”級常規潛艇的研發成功而走向終結。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一方麵是中國常規潛艇的進步,更重要的是俄製潛艇技術的裹足不前。
1、中國已經完成潛艇技術整合。
眾所周知,如果從宏觀的角度看待高端裝備的研發,技術整合在難度與重要性方麵均遠遠高於單項技術的研發。回顧中國自建國至上世紀90年代初的高端裝備研發,幾乎全部都是在獲得外來整機技術之後,通過摸索與仿製,參照自身的實際需求對裝備進行有限的改進。而隨著中蘇關係緊張,當時的中國失去了唯一的係統裝備引進渠道。自此至上世紀90年代初之間的20餘年間,盡管中國在單項技術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受製於技術整合方麵的局限,一直難以將技術層麵的成果轉變為裝備水平的進步。而隨著蘇聯解體,俄製裝備恢複了對中國的輸出。在潛艇領域,中國分3批引進了12艘“基洛”級常規潛艇。以目前掌握的資料來看,中國並未對這些俄製潛艇進行升級。因為對於中國而言,這些性能並不十分突出的外來潛艇所能提供的最大財富,正是在於對各項潛艇技術的整合經驗。
通過對“基洛”級潛艇的使用,中國首次接觸到了采用水滴型艇體的常規潛艇。該型潛艇在降噪方麵的巨大成就,使中國在這方麵的研究受益匪淺。而該型潛艇的武備布置與裝填設備(在首批引進的877型“基洛”級潛艇上並未裝備魚雷快速裝填設備),也使中國獲得了通過升級打擊靈活性提升潛艇戰力的手段。而隨著引進“基洛”級潛艇後,中國在原有潛艇上進行的技術升級,以及對“元”級潛艇的大量建造,中國已經充分消化的“基洛”級潛艇的技術整合模式,而該型潛艇相比中國國產,以及周邊國家裝備的同類潛艇並不突出的性能,也使其對中國的吸引力越來越有限。因此,在中國逐漸具備常規潛艇技術整合能力,以“基洛”級為代表的俄製潛艇也就結束了其在中國的使命。
2、俄製常規潛艇缺陷已經暴露。
作為正在處於高速上升期的中國海軍而言,其日後必然麵臨數量與種類均大幅增加的作戰任務,僅靠高端潛艇無疑是難以勝任的。因此,既然中國國產常規潛艇在性能上已經逐漸超越俄製潛艇,那麽保有一定數量的俄製潛艇用於第二梯隊,應對強度相對較低的作戰任務也是可以考慮的選擇。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受製於使用環境與自身技術的限製,俄製潛艇原有的一些技術特點已經逐漸演化為缺陷,與自身原本具有的一些不足,共同影響了其在中國海軍的服役。
作為一款蘇聯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成功研發的大型常規潛艇,其無疑不可能再裝備AIP係統,但其已經試圖通過增加蓄電池裝載量提升其水下航行能力,但盡管其裝備了2組共240塊鉛酸電池,其最大水下航速也達到了20節,但即使采用經濟航速,其水下航程也僅有400海裏,與采用AIP係統的當代潛艇最低8000海裏存在明顯差距。眾所周知,世界範圍內同時代研發的同類潛艇均通過加裝AIP艙段解決了其水下航程的巨大局限,但作為典型俄製潛艇的“基洛”采用的雙層艇體結構卻決定其幾乎不存在進行此類改裝的可能。因此,無論與已經采用了AIP技術的中國國產潛艇,還是廣泛采用此項技術的周邊國家潛艇相比,“基洛”級潛艇在性能上無疑均處於明顯的下風。
如果回顧上世紀90年代中早期對“基洛”級潛艇的報道,尤其是與德製U-209型潛艇的技術對比不難發現,當時的“基洛”級潛艇除了裝備魚雷,還能裝備早期的“俱樂部”潛射反艦導彈,射程僅為65公裏,大大低於同時代已經在西方潛艇上廣泛裝備的美製“魚叉”導彈(潛射型射程100公裏)。而在采用最新的“俱樂部”3M54E1型導彈後,其射程已經提升至300公裏(也有觀點認為該型導彈最大射程為220公裏),實現了對西方同類導彈的超越。但這表麵的優勢背後,卻存在著危機。現階段,中俄兩國在實用性遠程反艦導彈方麵難分伯仲。盡管有消息認為,中國的新型遠程反艦導彈借鑒了大量俄製技術,但其已經自成體係,與俄製同類裝備存在極大不同。“基洛”級潛艇目前僅能采用俄製導彈,尚無兼容中國產導彈的能力,而如果對已經略顯陳舊的“基洛”級潛艇進行適裝中國導彈的升級,其消費比很難優於建造性能類似“元”級的中國產潛艇。因此,自身的技術缺陷與不足,已經使俄製潛艇較難適應中國的使用環境。
3、俄製潛艇發展難以滿足中國。
作為冷戰時期久負盛名的“大洋黑洞”,“基洛”級潛艇原有的性能無疑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中國的需求。但這似乎對“基洛”級並不公平。因為對於一款研發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潛艇而言,能在今天仍保持較高的作戰能力已經實屬不易。而作為海軍力量高速發展的中國而言,俄羅斯能夠提供的潛艇設計也遠非“基洛”級一款。眾所周知,早在蘇聯時期,用於替換“基洛”級的“拉達”級(外貿型號為“阿穆爾”級)潛艇就已經設計完成。其在保留“基洛”級強大打擊能力的同時,在諸多性能上均提升明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靜音性能較之“基洛”級提升了6倍之多(注意,並非潛艇噪音的分貝數降低6倍,而是靜音效果提升6倍,且這是俄媒自己的說法,尚未得到其他渠道的證實)。但為何中國在能夠更加方麵引進俄製潛艇技術的今天,並未選擇繼續以俄製潛艇為國產潛艇的發展樣本呢?原因就在於表現突出的俄製潛艇發展,已經難以滿足中國。
如果僅以俄製的“拉達”級與中國的“元”級進行單純的性能對比,則兩款潛艇在新能上並不存在明顯差別,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麽中國在研發“元”級的過程中,西方媒體一直認為中國獲得了“拉達”級潛艇的核心技術。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發年代要晚很多的“元”級潛艇目前已經證實的服役數量已經達到4艘,且還有一艘被認為是已經裝備AIP係統的實驗型潛艇。但“拉達”級潛艇至今尚未獲得俄羅斯海軍認可,而現階段該型潛艇僅有裝備AIP係統的計劃,尚無具體的實施。因此,從兩性潛艇的發展動向來看,至少在最新型常規潛艇的發展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了對俄羅斯的全麵超越。發展速度較慢,且蘇聯遺留的先進技術已經消耗殆盡的俄製潛艇,顯然難以再次引起中國的興趣。
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潛艇的安全性能、火控與武器方麵的改進。
1、安全性能提升促使結構西化。
上世紀80年代不僅是美蘇冷戰的頂峰,也是兩國軍備發展的頂峰。在此期間,類似核潛艇這類高端裝備處於最佳的技術狀態,不僅各種性能趨於均衡,此前一直困擾核潛艇使用的安全性,在此時也獲得了明顯進步。但與核潛艇相比,潛艇安全性方麵的進步卻未能完全在常規潛艇的研發過程中得以應用。對比同時代的西方常規潛艇,俄製常規潛艇前期體積類似,但采用雙殼結構,從而造成了內部可用空間相當有限。而到了後期,俄製常規潛艇在體積上已經明顯大於西方同類潛艇,除仍采用雙殼結構之外,艇內大量的備份設備也成為體積增大的重要原因。而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源,就是俄製潛艇的各項核心技術安全性不高。在技術上需要靠備份來保證可靠,而在整體結構上,需要更加堅固的雙殼結構保證潛艇整體的安全性。
因長期受到俄製常規潛艇技術影響,中國潛艇早期同樣采用雙殼布局。而在國產的第二代潛艇,即039型潛艇上,盡管尚無資料顯示其就行采用何種艇殼布局,但其在動力裝置、火控等方麵應全麵西化,即使在艇體選型方麵,也采用了同時代西方常規潛艇普遍采用的“鯨型艇體”。由此可以推斷,至少在039型潛艇上,中國已經大幅提升了潛艇各核心係統的可靠性。在做小體積方麵,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因此,至少在該型潛艇的改進型上,中國極有可能采用西方風格的單雙混合艇體,即除在尾部動力艙采用雙殼結構之外,其餘艙室全部采用單層艇體。由此產生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中國常規潛艇不僅在結構上更加簡單,也能使潛艇通過遠比之前簡單的改進,實現較大程度上的技術升級。而歸根到底,正是借助西方技術,中國潛艇因安全性獲得的提升,此時整體結構獲得了逐漸西方化的條件。
2、火控性能提升促使操控西化。
隨著2000年8月13日,俄羅斯海軍“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的沉沒,關於其所在的“奧斯卡”級核潛艇的資料逐漸被披露。在冷戰時期被視作頂級機密的潛艇指揮艙的照片中,即使俄製最頂級的巡航導彈核潛艇仍采用原始的黑白與陽極顯示器,大量傳統機械儀表充斥操作台。這似乎也從另一個角度上解釋了,俄製的各型潛艇在體積上均超越了西方潛艇的原因。反觀早在1968年9月開始建造首艇的德製U-209型潛艇,其裝備的4組雙屏幕多功能液晶顯示器囊括了潛艇可能涉及的全部作戰信息。這也成為U-209型潛艇在排水量較之“基洛”級潛艇小近1000噸的情況下,獲得了與後者相似的作戰能力。同時,通過其廣泛的出口成績顯示,其即使不進行類似切斷艇體,加裝AIP艙段一類的大型改裝,也能在原有艇體內進行各種程度的技術升級。相比之下,西方常規潛艇在火控係統方麵的優勢,無疑是促成這一優勢的重要原因。
本世紀初,在西方設想的039型潛艇的作戰艙室中(這一設想圖當時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媒體上廣泛轉載,可信度較高),中國已經為該型潛艇裝備了3套綜合作戰指揮係統,通過3麵多功能液晶顯示屏顯示所有作戰信息。盡管相比同時代的德製U-209型潛艇與法製的“阿戈斯塔”級潛艇,039型潛艇的潛艇操作與作戰管理係統仍是分離的,且上存在相當數量的傳統機械儀表,但通過與同時期獲得的“基洛”級潛艇的對比不難看出,中國已經在039型潛艇上開始了潛艇火控係統的集成化嚐試。而通過039型潛艇日後的大量建造與成功使用不難看出,中國的此次嚐試是成功的。有鑒於此,作為中國第三代常規潛艇的“元”級潛艇,在尚無證據顯示獲得更多西方技術注入的情況下,中國在研發該型潛艇時,無疑將繼續對其進行火控係統的繼承升級。而這一改進持續推進的結果不僅使潛艇的火控係統獲得明顯提升,更重要的是,能使潛艇在艇體體積不大幅擴大的情況下,有效減少人員,提升自動化程度,轉裝備更多武器,提升整體作戰能力。真正獲得西方潛艇完全建立在技術進步上的健康發展模式。
靈活打擊的能力。而最為新時代潛艇必備的武器,中國的潛射導彈方麵的發展同樣值得稱道。中國在成功研發C-802型導彈,並將其整合到戰艦與戰機上之後,在本世紀初也成功推出其潛射型號。其總體性能已經達到美製“魚叉”導彈潛射型的水平。同時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以324mm口徑的魚雷,代替了C-802導彈的戰鬥部,研發了模式與性能均與美製“阿斯洛克”反潛導彈類似的國產裝備。而後者盡管早在1961年就已裝備部隊,但其卻代表了目前最高端的反潛導彈模式。由此可見,中國已經在作為潛艇最主要的兩種裝備,即魚雷和導彈上實現了多用途,從而為潛艇戰力在多用途方麵的提升,以及裝備風格的西化創造了條件。
中國常規潛艇仍將兼具俄歐技術特點
在很多西方軍事專家看來,“元”級將成為最後一款帶有俄製常規潛艇風格的中國潛艇,中國在獨立研發第四代常規潛艇時,將采用完全自主的技術模式。逐漸形成一種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種已有潛艇模式的自主風格。但問題在於,剛剛擺脫俄製潛艇技術影響的中國,其自身常規潛艇風格將具備怎樣特點?在解答這一問題之前,首先要著重強調一點,中國完全擺脫俄製潛艇技術風格,絕不意味著中國在獨立研發常規潛艇過程中,對俄製潛艇基礎采用絕對的抵觸態度。而是采取其可用部分,在適當的領域發揮作用,以自我為主的研發模式,代替之前過於注重俄式技術的情況。因此,所謂的中國國產常規潛艇風格,就是在國產技術框架下,兼具俄歐技術。
1、艇體設計局限使中國潛艇俄歐兼具。
文章在論述“基洛”級潛艇技術局限時,也提到了這樣一種現象,即盡管“基洛”級潛艇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中期,但時至今日,其仍保持者很好的作戰能力。造成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就是俄製潛艇在一些固定技術,即較長時期內,不會出現大規模技術革新的技術上的領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洛”級潛艇在進行整體設計時的聽體選型。
在“基洛”級開始研發的年代,包括核潛艇在內,在世界各型潛艇中尚未確定一種最佳的艇體類型。盡管水滴型艇體早已證明其優異性能,但個別國家卻抱著潛艇的水麵性能不放,最終造成這一優異艇型難以迅速獲得廣泛應用。而蘇聯在“基洛”級之前的T級大型常規潛艇上采用了性能較差的鯨魚型艇型後,果斷在“基洛”級潛艇上采用了水滴型艇體。即使如此,蘇聯仍進行了大量計算與實驗,借以確定究竟應采用何種比例的水滴型艇體。最終,蘇聯選擇了7.45:1這一最佳的艇體比例。盡管該艇型犧牲了一定的水下航速(“基洛”級的最大水下航速為17.5節,而其前一級俄製常規潛艇,即T級的最大水下航速為19節),但卻為其贏得了“大洋黑洞”的稱號。
相比之下,中國盡管具備了獨立研發常規潛艇各種核心裝備的能力,但在艇體選型方麵,仍經驗不足。已經列裝的三代國產潛艇的艇體選型均來自已有方案,尚未實現完全的獨立研發。而對於目前新研發項目數量過多的中國,對於艇體選型這一“次要技術”完全可以采用已有的設計。同時著眼於中國在潛艇火控、武備等方麵的集成與小型化程度尚未完全達到歐洲水平,因此,內部空間較大的俄式艇型無疑更加適合中國。而此時,歐洲新技術的價值在於,使中國能在俄製風格的艇體上實現歐洲工藝,從而實現國產潛艇在各種作戰環境中性能的提升。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對於中國這樣的技術新興國家,對新技術的盲目依賴與抵觸都是不可取的。在潛艇關鍵技術的性能方麵,盡管中國已經超越了俄羅斯,但畢竟與歐洲國家尚有一定差距,因此仍需對國產潛艇提出較之歐洲潛艇更高的安全要求。因此,在艇型選擇上,應在吸收西方單雙混合艇體的有點時,暫時不采用其大分艙布局,繼續采用俄製的小分艙布局。從而在獨立研發常規潛艇初期,形成具備中國特色的小分艙單雙混合艇體。
2、動力係統局限使中國潛艇俄歐兼具。
在動力係統方麵,AIP係統盡管對中國而言尚存一定技術難度,但作為一種在國際常規潛艇領域廣泛擴散的技術,中國的新型常規潛艇必須具備。因此,在動力係統中,值得探討的隻剩下了潛艇的推進裝置。即在下一代中國國產潛艇上,究竟應采用傳統的低速大傾角9葉螺旋槳?還是更新的泵噴推進技術呢?答案是前者。
眾所周知,盡管在漫長的冷戰期間,俄製武器一直在性能上與美製武器難分伯仲,但即使是俄國人自己也承認,自身的技術水平與美國相比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其在裝備研發領域內,普遍采用集中力量使單項技術獲得突破,之後借助集成手段實現裝備整體水平的發展。但明眼人都明白,這種裝備研發模式過於功利,其意義也僅限於對單個武器,對整體技術水平的提升並不大。但在蘇聯的整個武器研發係統中,潛艇卻是一個例外。或許是很清楚可靠性對潛艇的重要意義,蘇聯在一來是就選擇了相對穩妥的發展方式。而這也使潛艇成為俄製轉隔壁中,位數不多的,在性能上與美製同類裝備前麵齊平,甚至有所超越的領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時間,即使俄羅斯為最新的“雅森”級攻擊型核潛艇進行推進裝置選型。盡管蘇聯在武器研發過程中,曾經犯過急功近利的錯誤(其實美國也是一樣),但在未“雅森”級進行推進係統選型時卻表現的相當理智。其首先在“基洛”級Б-871
(“阿爾羅薩號”)
號上裝備了泵噴係統。但在最終麵試的“雅森”級首艇“北德文斯克”號上,采用的仍是傳統的低速大傾角9葉螺旋槳。由此可見俄羅斯在這一事件上的謹慎態度。
相比俄羅斯,潛艇技術相對有限的中國在發展全新技術時,更需要謹慎的態度。比較可行的方法是“開放研發,保守采用”,即在研發過程中廣泛吸納尤其是來自歐洲的先進技術,在成本獲得有效控製的前提下,對各種有前途的技術類型均進行適當研發,但在選擇哪項技術最終被用於實踐時,態度一定要歸於俄式的保守。
3、武器開發局限使中國潛艇俄歐兼具。
與日前俄媒熱炒中國將大批采購蘇-35戰機一樣,本世紀初至今,另一條最早出自俄媒的消息同樣值得關注,即中國向俄訂購8艘最新的“基洛”636型潛艇及大量配套武器裝備。與中國迅速對蘇-35傳言進行辟謠不同,對於采購“基洛”級潛艇的傳聞,中國官方一直沒有否認。由此不難認定,中國至少在獨立研發艇載武器方麵仍存在一定問題。而對於中國而言,吸取俄羅斯經驗,同時結合歐洲技術,以導彈優勢彌補魚雷性能的劣勢。
回顧冷戰時期美蘇兩國的潛艇武備會發現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即在同等級的魚雷中,俄製魚雷的射程明顯低於美製魚雷(俄製最新型的71型魚雷的最大射程為20公裏,而美製MK-48魚雷的最大射程為50
公裏)。而俄製戰術艇載潛射導彈的射程卻遠高於美製裝備(最新型的俄製“俱樂部”3M54E1型潛射導彈射程為300公裏,美製潛射型“魚叉”導彈射程為100公裏)。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就涉及到一個之前曾被人長期誤讀的概念,即提升魚雷射程的難度要遠大於提升潛射導彈射程的難度。原因很簡單,魚雷的整個航行攻擊過程都是在水中完成的,要克服密度是空氣800倍的水的阻力,實現較遠航行,顯然要比主要在空氣中飛行的導彈難的多。同時,受到魚雷發射管的限製,魚雷體積已經發展到極限,其職能以技術難度較高的,提升發動機性能的方式提升射程,而導彈提升射程則要簡單得多。因為世界主流魚雷發射管533mm×5000mm的空間,對於大多數潛射導彈而言,事實相當寬鬆的。
因此,盡管中國通過研發“魚”-6型魚雷,已經獲得與美國同級的魚雷技術。但裝備的成功研發與大量裝備部隊並有效使用畢竟是兩回事。通過中國未否認引進俄製潛艇與艇載武器的行動中,對中國在魚雷裝備上的局限可見一斑。因此,中國在對待研發潛艇武備時,應采用與處理動力裝置類似的做法,在俄國重視潛射導彈,以導彈優勢彌補魚雷性能局限的發展思想下,吸納歐洲先進反艦導彈技術,以有別於俄羅斯的方式,更快速的提升潛射導彈的技術水平,進而提升國產潛艇的整體戰力。
長期給人體積較小,戰力較弱的歐洲常規潛艇,通過德國成功競標澳大利亞潛艇換代項目的U-216型潛艇徹底改變了自身不太陽剛的形象,同時也為急需本國發展高性能大型常規潛艇的中國提供了技術參照。此時,對於在海軍裝備技術方麵進步很快的中國而言,盲目的崇拜與拋棄任何技術都是不理智的。通過結合自身已有技術,同時整合傳統的俄式與全新的歐洲潛艇技術,必將使中國的常規潛艇部隊獲得更加可靠穩固的戰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