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將在南海部署以3萬噸“漁業航母”支撐的大船隊

(2012-05-05 11:35:33) 下一個



南海網海口4月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朱銘) 4月3日上午,一艘集捕撈、冷凍、生產加工等各種綜合魚類產品為一體,載重噸位3.2萬噸級的“海南寶沙001號”綜合魚品加工船抵達海南省海口港外錨地,並將長期服務於海南,不久的將來,西南、中沙海域的深海魚將走上市民的餐桌。

該船是由海南寶沙海洋漁業有限公司、海南豪萊寶沙漁業船務有限公司(中外合作)、海南寶沙漁業補給保障有限公司與希臘艾斯迪士集團共同投資從國外引進,總投資額15億元人民幣。

具有如此大噸位的綜合魚品生產加工作業線的漁船在國內還是首艘,目前,在全球也僅有4艘。

記者在“海南寶沙001號”的水產生產車間看到,該船如同一個大型的海上水產加工廠,由4間工廠、14條生產線組成,共有600餘名工人共同生產、生活。由於該船各項實施齊全,在海上可連續在作業9個月左右

在生產車間,不同的魚種類有不同的生產加工作業線,同時還配備不同標準的質量檢測儀器。每天能加工處理2100噸漁貨物,生產35萬聽罐頭,660噸低溫速凍魚,70噸魚粉,40噸螃蟹。

此外,除“海南寶沙001號”外,總載重噸位2萬噸級的油船“海南寶沙021號”和兩艘萬噸級的冷藏運輸船“海南寶沙011號”“海南寶沙012號”都已抵達海口港外錨地。另外,已添置的3000噸至5000噸的三艘補給保障船近期也將抵達海口港。



據海南寶沙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賀建斌介紹,該現代化漁業生產編隊的引進,可有效促進海南海洋經濟發展,調整海南海洋產業結構,完善海洋漁業產業鏈。

目前,海南漁船都是小型捕魚船,由於小漁船續航能力差、生產設備簡陋、保鮮加工設備缺失,不適於深海捕撈作業。這樣導致了海南海洋漁業生產堆擠在近海海域,加速了近海漁業資源的衰退枯竭和環境汙染

而經過調研和實地考察,西南、中沙廣闊的海域開采潛力巨大,蘊藏著209至370萬噸的漁業資源。由於小漁船無法到達或無法堅持長途作業等因素,外海實際開采率僅為8.3萬噸。這使海南近海和外海的開發呈現失衡狀態。

而該現代化漁業生產編隊的引進,可與海南現有的小型漁船形成互補,對小漁船打撈上來的魚進行收購,並在船上的生產線上進行加工,相互配合形成良性循環,大大提高了效益,降低了外海捕撈的成本。

賀建斌同時介紹,海南寶沙漁業有限公司正積極協調組織一支由綜合加工船、運輸船、補給船為核心,協同300至500艘百噸級以上捕撈船,組成第一批海上編隊,趁西南季風的有利時機,規模化開發外海漁業資源,推進外海漁業補給基地建設。




據國家海洋局網站消息,據悉,近期國家海洋局原則同意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對西沙晉卿島綜合補給基地碼頭項目用海進行審核。該項目擬用海域麵積5000多畝,由一家民營企業投資建設,建成後可為南海旅遊和漁業開發提供補給保障。南海海域綜合補給基地碼頭項目正在論證中。

未來中國在南海將擁有一支由一艘三萬噸綜合加工船、一艘兩萬噸級油船、兩艘萬噸級運輸船、三艘3000-5000噸級補給船為核心,協同300至500艘百噸級以上捕撈船,組成的超級海上“漁業特混艦隊”,在南海深水海域長期作業。

同時,還將建立起通用航空,運用水上飛機保障人員船隻及水產品的聯絡與運輸。這將大大提升海南海洋產業開發升級,實現海南省由海洋大省向海洋強省的突破。

據了解,目前,海南現有海洋生產漁船約2.65萬多艘,海洋漁業生產人員25.5萬多人,依賴海洋漁業生產生存的人口將近一百萬。但是,海南現有漁業船隻噸位偏小,其中不足30噸位的小漁船占到了總漁船數的85.0%。

而根據海南省海洋與漁業廳統計和規劃預測,到2015年,海南海洋生產總值(GDP)要達到1098億元。其中,水產品總量要達到220萬噸,漁業總產值500億元。水產品出口量達25萬噸,漁業創匯10億美元。(記者朱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