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稱中國自製航母已開工,空射巡航導彈覆蓋2島鏈

(2012-05-20 21:23:06) 下一個

原題 美中國軍力報告羅列解放軍威脅

本報特約記者 魏雲峰

五角大樓18日公布的《2012年中國軍事與安全態勢發展報告》盡管篇幅與以往相比縮水一半,但對解放軍軍力的極力渲染卻絲毫不差,在附錄部分更用罕見的大篇幅羅列了解放軍的各種裝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洪磊19日對此回應稱,美國國防部發表的這份報告,對中國正當、正常的國防建設說三道四,散布“中國軍事威脅論”,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交涉。

美國代理副助理國防部長黑爾維1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該報告由五角大樓撰寫,並廣泛采納國務院、國土安全部、能源部、商務部、財政部以及情報機構等部門的意見。他表示,為與五角大樓向國會提交的各種報告規格一致,今年的報告相比往年要短得多,但仍涵蓋中國軍力的各個主要問題。

該報告宣稱,中國正在利用自身的經濟發展,通過新軍事行動以及投資更多的現代武器,擴大軍事影響力。報告提到美國最關注的幾種解放軍新武器———反艦彈道導彈、殲-20隱形戰鬥機和航母的進展。黑爾維說,中國持續投入資金構建針對美軍的反介入和區域封鎖能力,其中就包括被稱為“航母殺手”的反艦彈道導彈,目前該導彈已具備“有限的運作能力”。報告還預測,可與美國第五代戰機F-22和F-35媲美的殲-20將在2018年具備作戰能力。美國廣播公司19日稱,在中國第二架殲-20隱形戰機首飛的同時,美國F-22卻因缺陷迎來限飛禁令,未來中國隱形戰機將成為美國空軍的挑戰者。五角大樓還說,中國已開工建設第一艘國產航母,預計將在2015年交付,隨後還將建造更多航母,但“解放軍航母要具備最初級作戰能力仍需要更多時間”,因為缺乏經過充分航母起降訓練的飛行員。

與以往不同,這次報告的附錄部分詳細介紹了解放軍的兵力、部隊編製、裝備性能等。關於解放軍的台海戰略是這份報告中的重點內容。報告稱,在軍事人員、軍隊結構、武器裝備和軍隊準則發展方麵,兩岸軍力平衡繼續向有利於北京的趨勢發展。附錄詳細對比了海峽兩岸的兵力和裝備數量,宣稱解放軍對台部署的陸軍兵力為40萬人,包括3100輛坦克,而台陸軍兵力為13萬人,約1100輛坦克;解放軍東海和南海艦隊擁有16艘驅逐艦、44艘護衛艦、30艘常規潛艇和2艘攻擊核潛艇,而台海軍隻有4艘驅逐艦、22艘護衛艦、4艘常規潛艇;在空軍方麵,解放軍有1570架戰鬥機和550架轟炸機,其中對台分別部署有310架和180架,而台軍相應為388架和22架。

報告提到,解放軍對台發起全麵兩棲攻擊的能力還略嫌不足,但解放軍在持續擴展威懾、拖延或阻礙第三方介入台灣衝突的能力,“目前北京可能難以實行全麵的軍事封鎖,但到2020年,北京海上封鎖的能力就會穩步提升”。和以往一樣,報告中有關大陸對台導彈的數量成為台灣媒體關注的焦點。台灣“今日新聞”20日引用報告稱,大陸仍將最先進的武器對準台灣,至去年10月為止 已部署1000-1200枚短程彈道導彈。報道稱,馬英九當局2008年上台後,“大陸對台軍事威脅依舊不減”,2009年對台導彈增至1050-1150枚,而最近這3年大致維持在1000-1200枚,“數量雖然沒有明顯增加,但質量卻有改善,尤其是導彈的性能與彈頭殺傷力,都有顯著提升”。報告還提到,解放軍可以發動有限的短程彈道導彈襲擊,精準打擊台空軍防衛係統,以此削弱台灣防衛、壓製台灣當局或粉碎台灣民眾抗擊的意願。

報告附錄的最後部分還特別列出中國對美國構成威脅的各種導彈。《華爾街日報》稱,2012年中國軍力報告顯示中國持續投資先進的巡航導彈,短程、中程、洲際彈道導彈。報告附錄的示意圖顯示,在常規導彈領域,解放軍“東風-21”彈道導彈和“長劍-10”巡航導彈的射程達1500公裏,已覆蓋第一島鏈;而射程更遠的“東風-3”彈道導彈和從轟-6轟炸機發射的空射巡航導彈足以將第二島鏈納入攻擊範圍。在戰略核導彈領域,解放軍打得最遠的“東風-5”洲際導彈射程超過1.3萬公裏,能攻擊“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大部分地區”;最新型“東風-31”、“東風-31A”和“巨浪-2”洲際導彈讓中國核力量具備更強的生存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