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這型魚雷的誕生,使中國高性能主戰魚雷一躍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魚雷定型之日,徐杏欽與總設計師緊緊相擁在一起。一位領導該項目多年的國家領導人聞知試驗成功的消息,寫下8個大字:十年鑄劍,終成大器。
南海某海區,海軍某部正在進行一場特殊的試驗,用最新研製的魚雷去攻擊真正的潛艇。
此刻,潛艇內氣氛格外緊張,空氣凝固了一般。堅守戰位的官兵心裏直打鼓:這枚魚雷按試驗計劃直奔潛艇下方而來,萬一魚雷偏離目標深度擊中潛艇,會發生什麽真難以預料。這如同一位神槍手讓人舉起環形靶來練實彈射擊,縱使百步穿楊名不虛傳,也會讓人冒出一身冷汗。
魚雷水下攻擊的聲音由遠而近,成功了!魚雷從潛艇下方數米安全穿過,與設定的攻擊深度完全一致。新型水中兵器打擊精度實現新躍升的過程中,領銜監造新型魚雷近10年的“雷人”軍代表徐杏欽功不可沒。
魚雷有“水中導彈”的美譽,其水下攻擊主要依靠聲音信號導引。由於水聲環境複雜等因素,魚雷打擊精度的提升難度比在空中飛行的各種導彈高出一籌。為了錘煉新型魚雷的精確打擊能力,海軍軍代表徐杏欽力主打破常規,用魚雷打真實潛艇,用我國自己生產的潛艇作靶標。
此言一出,震驚各方。在魚雷試驗中,一向是采用聲靶模擬潛艇特征這一安全有效的方法。毫無疑問,用活動潛艇替代固定聲靶作為魚雷攻擊靶標,安全風險大,技術難度高。
新型魚雷正處在不斷的研究、試驗與改進中,離不開近似實戰條件下的打靶試驗來檢驗裝備效能。徐杏欽堅持自己的觀點:魚雷水下攻擊要打得著、打得準,這樣才叫好雷。隻有經過充分而嚴密的試驗,才能保障今後部隊訓練最大限度地接近實戰。
徐杏欽的較真勁兒說服了新型魚雷總設計師,卻沒想到最大難題還在部隊官兵這邊。選哪條潛艇作靶標,大家推三阻四。潛艇上的官兵一聽說要拿魚雷去打潛艇,頭就搖得像撥浪鼓,堅決不同意。試驗魚雷顯然不會爆炸,但萬一魚雷打偏了命中潛艇,後果不堪設想。
沒辦法,徐杏欽領著總設計師跑到艦隊首長的辦公室,去要“尚方寶劍”。
“試驗方案安全係數能達到99%,我們有充分的安全技術措施,魚雷是對著潛艇底下攻擊,與艇體有一定距離。”
“有沒有意外和風險?”
“有一定風險,但這個風險要冒。最壞的結果就是偏離目標航線誤撞潛艇,不過魚雷是試驗雷,即使擊中潛艇也能保證官兵生命安全。”
“我同意你打,但你們要簽軍令狀。”
徐杏欽用真雷打潛艇成功的消息,讓機關領導激動不已。一位將軍親自乘目標潛艇出海試驗,體驗潛艇魚雷攻擊的真實情況。試驗取得成功,潛艇靠上碼頭,將軍上岸後對徐杏欽說的第一句話是:“魚雷打得很準,在潛艇內已經感受到它的威力了。”
據統計,兩次世界大戰中沉沒的運輸補給船,76%是魚雷所為;高達41%的戰艦不是被艦炮、航空炸彈等武器擊中,而是被有著“水下幽靈”之稱的魚雷送進海底。然而多種條件的限製,使人民海軍一度麵臨著魚雷技術發展的“短板”局麵。
新型魚雷研製項目時間緊、難度大、要求高,徐杏欽臨危受命擔任軍方的項目負責人,可他卻樂不起來,壓力大啊,畢竟這是在研製我國最先進的魚雷,這是在趕超世界先進水平。
盯著打了幾十年交道的魚雷,徐杏欽有自己的想法:“技不如人敢亮劍,那是被逼無奈。以劣勝優可以是奇跡,但絕不是贏得戰爭勝利的必然規律。作為軍代表,我們一定要緊盯‘以優勝優’。”
該型魚雷的總設計師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院士,在這個領域的學術造詣無人能及,而徐杏欽是搞了多年工程實踐的軍代表。研製階段的方案審查不斷推倒重來,終於讓總設計師大動肝火,覺得是徐杏欽在“設卡為難”,抵觸情緒越來越大。
徐杏欽與老院士推心置腹:“你們不信任我,可能是不了解我。我是學魚雷的,考軍校之前就對魚雷有特殊的感情。軍代表首先代表的是部隊官兵,並不是代表單位和個人,我要保證這型魚雷從起步階段就更好更強。”
那年冬天,進入試驗階段的新型魚雷“出了問題”。其中一條魚雷發射入水後,發動機很快就停止工作。回收後一檢查,卻查不清問題。
盡管事出偶然,徐杏欽卻比誰都清楚:可靠性對於武器裝備具有重要意義,大家都查不出來的問題肯定是新問題、大問題,這個關口一定要把住。
一天清晨,徐杏欽忽然想起了什麽,他抓起衣服披在身上就向試驗工房衝去。門沒開,大家還沒有來上班,徐杏欽在門外急得團團轉。一抬頭看到1米多高的窗戶,徐杏欽想都沒想就從窗戶爬了進去,他要找“電爆活門”。
“電爆活門”是動力係統的重要部件,起到點燃發動機的作用。徐杏欽翻箱倒櫃,把用過的30多個“電爆活門”全部找了出來,經過仔細比對,徐杏欽發現有一個與其他“電爆活門”存在細微差別。於是,他順藤摸瓜,根據“電爆活門”的編號找到對應的試驗魚雷,沒錯!就是這條魚雷出了問題!
激動的徐杏欽沒有急於下結論,而是拿著去做試驗,結果真是“電爆活門”出現工藝質量問題。問題找到了,一向嚴肅的總設計師緊緊握著徐杏欽的手感動地說:“謝謝你!”
“這型魚雷的誕生,使中國高性能主戰魚雷一躍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魚雷定型之日,徐杏欽與總設計師緊緊相擁在一起。一位領導該項目多年的國家領導人聞知試驗成功的消息,寫下8個大字:十年鑄劍,終成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