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重型火箭炮WS-2射程趕上短程彈道導彈

(2012-02-07 16:16:04) 下一個

中國重型火箭炮的意義,不僅在於可有效摧毀對手的重要軍事目標與重工業基地,更在於,重型火箭炮優異的改裝潛力與中國設計師在概念與技術方麵的超凡創新能力,可能使此種裝備未來在更為廣大的範圍內發揮重要作用。其中,以在反介入戰、兩棲作戰與快速反應作戰方麵最具代表性。

中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引進了前蘇聯BM-21“冰雹”型火箭炮,初次接觸到世界尖端火箭炮技術之後,自身的相關研製與發展也大步向前。

在通過有效吸收東西方火箭炮技術成功研發了83/WM-80型273毫米口徑火箭炮之後,中國就開始製定有中國特色的重型火箭炮發展標準,並迅速付諸實施。其直接的成果,就是“衛士”(WS)係列重型火箭炮的誕生。該火箭炮早期型號,即WS-1型中型火箭炮,已成功出口土耳其。隨後,中國又在WS-1型火箭炮的基礎上,研發了性能更加先進、集成化程度更高的WS-2型重型火箭炮。

目前,WS-2火箭炮是中國現役的口徑最大、射程最遠的火箭炮,最大射程可達480公裏,發射方式為車載箱式傾斜發射。WS-2是從WS-1B火箭炮改進而來,火箭彈直徑406毫米,殺傷半徑在450米以上。

該火箭炮可配備高爆彈、燃燒彈、鑽地彈、子母彈等,末段采用全球衛星定位、電視、紅外線或激光修正等技術,能產生巨大的威懾,每枚火箭打完後可迅速裝填。裝填速率與裝填方式,均領先於傳統火箭炮。

WS-2多管火箭係統由WS-2火箭、火箭發射車、射擊指揮車和運輸裝填車等組成。一個火箭連為一個作戰單元,包括一輛射擊指揮車、六到九輛火箭發射車和六到九輛運輸裝填車。它的主要特點是射程遠、反應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廉,可以用來攻擊敵方軍事基地、集群裝甲部隊、導彈發射陣地、機場、港口、交通樞紐、政治經濟中心、工業基地等。

在過去的較長一段時間裏,各型火箭炮都被認為是單純的陸戰裝備。但類似WS-2這種重型火箭炮的出現,使其有條件在全新的作戰領域,尤其是類似現階段中國麵臨的反介入/區域隔絕的環境中發揮作用。盡管火箭炮的精度遠不及導彈,但通過加裝簡易導航裝置,使其設計精度可以滿足對大型目標的有效殺傷。

陸上如此,海上亦如此。尤其是麵對航母編隊這種大型水麵艦隊,使用多門重型火箭炮對特定海域進行密集射擊,必將對該海域內的水麵艦隻造成有效殺傷。如果水麵艦艇進行機動,則正好可以發揮重型火箭炮火力覆蓋麵廣的優勢,使水麵艦艇無論如何機動,均長期處於危險海域之中。

需要指出的兩點是,以重型火箭炮射擊水麵目標,無疑需要特殊彈頭,這一點對中國而言,並不存在太大困難。另一點則是,這種射擊方式,受製於火箭彈自身的精度問題,對規模較小的水麵目標的射擊效果並不明顯。對方的艦艇越大,水麵艦艇編隊規模越大,越有利於火箭炮發揮其反艦潛能,這恰恰是中國想要的。

以WS-2火箭炮480公裏的最大射程為例,如果以高超音速飛行,則僅需5分鍾即可達到最大射程。因此,這種速度優勢可以賦予中國在400公裏之內的快速打擊能力。值得注意的是,400公裏的有效射程,已經超過很多短程地對地戰術導彈了。

在兩棲作戰領域,自二戰至今,美國一直是世界範圍內的領跑者。相比之下,即使是冷戰時期的另一超級大國,前蘇聯在這方麵實在乏善可陳。但即使如此,兩棲作戰的基本方式,並未因美國的領先而改變。美國在該領域內的所有技術與所謂的“概念”創新,實際目標都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兩棲作戰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作戰任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