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562)
2015 (208)
2016 (621)
2017 (147)
陣風是法國軍事航空技術之花, 但是與其在出口市場上大有斬獲的曆代前輩們不同, 陣風已服役逾十年, 卻始終未能贏得一個出口客戶. 巴西曾一度有意引進陣風, 但新任總統上台後據說更看好美國的 F/A-18E/F. 失去巴西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後, 陣風的商業前景顯得越來越不樂觀了. 陣風外形漂亮, 機敏性好, 載彈量幾乎能向空機重看齊, 並配備有很有法國特色, 性能相當強的電子係統. 但是由於法國自身裝備數量太少, 生產批量小, 成本始終降不下來. 2000 年服役的陣風到現在也僅生產了不足 100 架, 而服役晚得多的同級別中國 J-10 戰鬥機的產量已經超過了 200 架了. 低速生產的陣風論斤出售的價格與戰鬥機世界的女皇 F-22 不相上下, 對潛在用戶的心理衝擊可想而知. 更重要的是, 型號的主要生產國自己裝備數量這麽低, 以後飛機性能升級需要的投資就將很大程度上分攤給它的海外用戶, 造成全壽命期使用費用的大幅度上升. 飛機總產量不夠, 各種相關零配件, 發動機, 型號專一的電子設備等等的池子就小, 相應成本進一步攤高. 所以陣風生產成本就已經很可觀, 使用成本更將十分驚人, 始終難以為海外用戶看好就不奇怪了. 冷戰時法國能鑽美蘇對抗的空子, 把高價飛機賣給兩頭不靠的那些國家, 冷戰後這一細分市場的消失使法國無法以出口獲利滋養本國裝備, 經費不足, 陣風的產量自然上不去, 而低產量又把本已驚人的價格推得更高, 形成惡性循環. 說到這裏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麽巴基斯坦曆年來孜孜不倦地遊說中國, 希望中國空軍批量裝備 JF-17 了.
陣風的性能也是有缺陷的. 為格鬥機動性和低速性能優化的近偶合鴨翼設計犧牲了陣風的超音速機動性, 其超音速性能不僅不如為超音速BVR 空戰優化的台風, 也比不上設計理念上介於歐洲雙風之間的 J-10. 在 BVR 空戰重要性越來越高的今天, 這不能說不是陣風性能上的一大短板. 當初設計時因為要考慮上艦需要, 陣風的低速性能必須超過台風, 由於法國不處於兩大軍事集團對抗的最前沿, 在 BVR 空戰和超音速攔截性能上相對於台風放點水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惜現在形勢變了.
陣風的一大優點是能在體積較小的航空母艦上使用, 這對雄心勃勃, 企圖擴充其航母力量的印度會有一定的吸引力。應該也是印度最終棄性能更好的台風而選陣風的主要原因。 同樣能上艦的 F/A-18E/F 比陣風更大更重, 印度自己造的 4 萬噸級航母根本帶不動. 而且陣風的飛行性能比 F/A-18E/F 強得多是公認的事實, 所以法國飛機還是有一定的競爭力. 印度空軍裝備是萬國牌, 已經在使用法國造的幻影-2000, 所以過渡到新的法國型號應該不會太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