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海軍曆史上最大規模退役報廢軍械裝備處理工作結束

(2012-01-03 15:51:59) 下一個

歲末年初,海軍曆史上最大規模退役報廢軍械裝備處理工作落下帷幕。

海裝軍械保障部部長高雲海介紹說,此次海軍退役報廢軍械裝備達數萬噸,數量大、種類多,有施工時挖出的地雷,有曆史遺留的深彈引信、導彈發動機藥柱,有飛行事故彈藥、訓練未爆彈藥和導彈,有科研試驗遺留的導彈助推器、某型空空導彈。部分彈藥引信鏽蝕十分嚴重,有的保險機構變形、缺失,部分裝備TNT藥塊當量大、敏感度高、破壞力強……

為此,他們冒著巨大風險,開展了一次曆時300多天的艱巨銷毀工程。

神州千裏大轉運有驚無險

去年春,一列滿載退役報廢魚水雷火工品的列車徐徐駛離湛江火車站,向黃土高原某銷毀廠進發,數十名官兵隨車執行押運任務。這是調運銷毀任務開始後第一次組織鐵路運送報廢彈藥。

千裏大轉運,標誌著海軍退役報廢軍械裝備返廠運輸工作全麵啟動。

廢舊彈藥轉運工作非常繁重艱巨。盤點轉運任務,需動用車輛5000餘台次、登陸艦11艘次、火車車皮437節、橫跨14省市……涉及軍務、保衛、軍交、軍械、公安、交警等10餘個部門,組織計劃協調難度相當大。

去年4月的一天,某綜合倉庫按計劃組織上千噸彈藥的轉運。當天,各級領導早早趕赴現場指揮,官兵們用軌道車將彈藥搬運出庫,從兄弟單位趕來的大型叉車精準裝車,地方交通部門現場指導,一切有條不紊。結果,這項過去要數月時間的艱巨任務,短短3天內便大功告成。

裝載充滿驚險。一次,3火車皮報廢槍械裝備從東南沿海轉運,行程1800公裏,耗時將近25天。從南方某火車站上車的當天,烏雲翻滾,雷電交加,某倉庫官兵冒著傾盆大雨和雷擊危險,連續奮戰4個多小時,裝載有驚無險。

報廢彈藥途經山區多、路況差,有時需要途經鬧市和人口稠密的城鎮。承擔公路運輸的單位提前安排人員踩點熟悉路況,對鬧市區主幹道的車流量信息了然於胸。結果,綿延數公裏的車隊滿載報廢軍械裝備開進,沿途警戒全麵跟隨,趁夜穿越一個個市區,順利抵達目的地。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廢舊彈藥安全狀況不明,最容易在運輸過程中出事。

能否將廢舊彈藥就地銷毀?海裝軍械保障部研製出機動式雷彈火工品燒毀係統,這套特殊裝具展開後可延伸幾十米長,就像一個流動的彈藥銷毀工廠,實現了就地取樣、就地化驗、就地銷毀。

沒有彈片飛濺,沒有硝煙彌漫。去年6月,拆彈隊員利用水刀雷彈切割係統,首次對某軍械倉庫退役導彈發動機實施切割作業。筆者在現場看到,超高壓水流夾雜著金剛砂,在厚厚的彈壁切下一道細線,全程看不到切割機的火星,隻見水流濺起的水花。據介紹,該技術可以使水流速度達到每秒1000米,讓廢舊彈藥在水流切割下分崩離析,安全解體。

對退役魚水雷火工品實施銷毀,又是一番景象。官兵端坐在電腦監控室內,輕摁按鈕,雷彈便被快速放至如同啤酒生產線的輸送帶上,一圈下來,炮彈5大元件被“化整為零”。隨後,零部件湧向自動銷毀爐內,但聽爐內發出如同炒黃豆般的“叭、叭”聲響,威力巨大的雷彈瞬時灰飛煙滅。

據悉,此次銷毀運用了彈藥銷毀爐、彈藥蒸汽烘幹箱、小口徑彈藥自動分解機等先進設備,成倍提高了火工品就地銷毀能力,輕武器毀形後全部采用托盤化集裝儲運投爐熔煉,有效提高了作業效率和安全係數。

據統計,海軍“拆彈部隊”轉戰14省市,行程2萬餘公裏,僅用27天便完成了數萬件各型報廢彈藥及雷彈火工品的切割銷毀。在確保零事故的同時,還創造了多個第一:第一次采用水刀切割機對已裝填的某型導彈發動機進行切割;第一次在部隊采用點燃方式對導彈發動機藥柱實施點燃銷毀;第一次在部隊采用半掛式雷彈火工品銷毀爐,對62式防步兵地雷實施銷毀……

拆彈官兵舍身忘我堅守一線

去年盛夏的一天,南海艦隊某軍械分庫一座彈藥銷毀爐突然熄滅了,爐內還有2枚引信沒有爆炸。現場指揮的分庫主任周霞峰立即判斷可能是噴油嘴堵塞導致銷毀爐熄火,他一邊命令立即停機,一邊組織其他人員撤離現場。

引信一直未爆,銷毀爐冷卻後,周霞峰冒著生命危險帶頭進入燒毀間,打開爐門在散發著熱氣的殘渣中找到2枚未爆炸的引信。經過認真檢修噴油嘴並重新點火,2枚未爆炸的引信終於發出沉悶的爆炸聲。

300多個日夜,類似險情數不勝數,拆彈官兵舍身忘我,堅守一線。

彈藥調運高峰期正值三伏天,悶熱的車廂裏如同蒸籠。一次,由於鐵路實施交通管製,10個滿裝彈藥的車皮滯留在車站。車外陽光炙烤,車廂內溫度高達五六十攝氏度,押運官兵有的中暑並有隨時脫水的危險。但是,官兵沒有一個脫離崗位去乘涼。為防止彈藥因高溫出現自燃自爆,他們每天寧願不洗澡,也要把有限的淡水往車皮上潑,同時晝夜加強警衛防範,防止彈藥被盜。

彈藥銷毀涉及麵廣,容易引起軍地糾紛。東海艦隊某保障基地在大批量彈藥轉運過程中,為了不對沿途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造成影響,整個車隊在每天淩晨3點便從集結點出發,5點便開始在火車北站進行裝載作業,官兵們連續裝載6個小時,平均每天裝載350噸彈藥,創造了單日裝載量最大、單次發裝量最大等多項紀錄。

(圖片由海軍裝備部提供)

意猶未盡 ■海軍裝備部軍械保障部部長 高雲海

吐故納新:安全重於泰山

老話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老更迭,吐故納新,這是萬物發展的必然規律。隨著部隊發展壯大,在越來越多新型武器裝備列裝的同時,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退役裝備退出曆史舞台,許多“英雄遲暮”的武器裝備不得不退役銷毀,安全壓力會越來越大。吐故納新,安全重於泰山。我們應當以高度的責任心保安全,以狠抓製度落實保安全,以從嚴過細的工作作風保安全,以科學的工作流程保安全,還要以科技創新保安全,切實讓退役報廢裝備“平安卸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