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王牌部隊師長:參觀美國空軍突然感到很慚愧

(2011-12-02 08:12:50) 下一個

  作為解放軍空軍最精銳部隊的一線指揮員,鄭良群對美國空軍的觀察是非常細致、深刻的。例如,他注意到美軍F-15再次掛彈20分鍾就可完成。而據筆者所知,空一師殲八二戰機的再掛彈時間需要三個小時!!!他還注意到,美軍F-15在雲底高不到200米的惡劣天候條件下,仍照樣編隊起飛,進行雙機密集隊形穿雲、小航線著陸訓練。而據筆者所知,在這種天候條件下,解放軍空軍戰機通常是不進行訓練的!!!原因……是怕出事

   讓人欣慰的是,鄭良群不愧是一位優秀的指揮員,能從對美國空軍的參訪,看出解放軍空軍的缺陷,而且是最根本的不足之處。在訪美總結中,鄭良群寫到:我們“不能抱著幾十年前的作法走進21世紀,我們應該正視問題、正視差距。裝備上的差距並不決定一切,可怕的是觀念上的差距。”]這是多麽一針見血的結論啊。

  下麵就是鄭師長的文章

   不了解世界就無法走向世界,更無法適應世界。一走出國門,我們就分明感受到來自迅猛發展的世界空軍建設大趨勢的挑戰和衝擊。

  我隨空軍出國考察團出訪美國。飛機於7月12日15時起飛,途經俄羅斯馬加丹機場,飛往美國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的空軍基地。從空中看去,機翼下的這個國家一片綠色,據說美國寧願進口木材,也不砍伐樹木。就要踏上美利堅真實的國土,感受那異“軍“風情,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我所在的飛行師,前身是1950年空軍最早成立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隊,它在中國空軍中可說是戰功顯赫。巧合的是,這些輝煌都是以在較量中擊落了我今天出訪國的戰機為標誌的。當年這支部隊人均噴氣式戰機飛行時間僅有20多個小時,最先進入前線與美國空軍開戰,開創了擊落敵機的先河,形成了令美國軍望而生畏的“米格走廊“。美國空軍參謀長範登堡驚呼: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變成了世界上最主要空軍強國之一。

  將近50年過去了,戰火與硝煙已在時空中飄遠。微軟、可口可樂、肯德基等踩著經濟大潮的節拍開始進軍世界的各個角落。與此同時,美國空軍也在“沙漠之狐“和“盾牌“行動中抖盡了風頭。站在21世紀門檻前,作為中國空軍殲擊機部隊的一師之長,我深深地知道,潛在的較量始終都在繼續著。

  7月13日阿拉斯加州艾爾門多夫基地

   安克雷奇是阿拉斯加南部港口城市,1914年創建,二次大戰期間為重要航空港和防空基地,戰後為歐美遠東航線中途站,現為該州最大城市和商業中心。艾爾門多夫基地離市區15公裏,隸屬於太平洋空軍司令部,於1944年7月啟用,駐有第三戰鬥機聯隊、太平洋空軍第11航空隊、11救援中心、381情報中隊和632空中機動支援中隊等,裝備F-15E、E-3空中預警機、C-130和C-12運輸機。

  下飛機後,迎接我們不是標語和大隊人馬,隻有一第三聯隊司令準將和幾名工作人員。在以後的行程中我們更深刻地感受到美國人的務實作風:給考察團介紹情況的是普通軍官。主要領導隻在適當時機露一下麵,找個理由就回到崗位上去。吃飯由兩名陪同人員帶著,到餐廳排隊打飯,飯後結帳。

  對該基地最深刻印象是它打破了傳統的一條跑道一條停機坪的概念,兩條跑道呈“八“字型,跑道和停機坪、滑行道基本連成一片,沒有起飛線和著陸線。著陸飛機滑回自己停放位置就做再次起飛準備。F-15的掛彈再次準備20分鍾就可完成。出了機場就是內場、辦公樓、服務社、餐廳、賓館、宿舍。營區內鋪滿了大草坪,沒有圍牆,沒有大門,沒有衛兵。室內都進行了裝修,都是電腦控製、電化教學,各種設施設備非常齊全。

     7月13日阿拉斯加州艾爾森空軍基地

  我們乘機北飛50分鍾,到達太平洋空軍司令部所屬埃爾遜基地。這裏駐有354戰鬥機聯隊,裝備F-16C和A-10作戰飛機,國民警衛隊的168空中加油機聯隊也駐紮在該地。正逢美空軍太平洋司令部舉行大型對抗演習,內容是在近似實戰環境下多軍種、多機種、多部隊的協同模擬作戰。我們在現場觀看了演習下達任務的實況。當天雲低,雲底高不到200米,F-15卻照樣編隊起飛,雙機密集隊形穿雲、小航線著陸,足以反映飛行員的技術狀況和潑辣的作風。正進行的是今年的第3次演習,參演的有100多架飛機,飛行達1000多架次,陸海空4000多人同時出動,足見規模之大。

  7月15日科羅拉多州彼得森空軍基地 `

  彼得森基地是軍民合用機場,21航天聯隊在此駐紮。這一站的目的是專程參觀美國的空軍高校。該校是美國空軍的最高學府;建於1954年。學院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占地,分成教學體育場所、預校、招待所、滑翔機場、教練機場等大塊,配有T-3A等各型教練機等94架。

  學院的教堂還獲得了美國政府建築獎,每天都有很多人參觀,營區內經常會有野鹿和火雞出沒。餐廳和學員的飯堂建築規模都相當大,僅餐廳就可同時容納4000人。這裏規定吃飯時上身不能動,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女學員拄著雙拐仍舊站隊走路,這看似殘酷不可理解,但是反映出美軍管理的嚴格滲透到生活的每個細節。的確,在美國接觸到的軍人,不論是將軍還是士兵,個個著裝整齊,頭發理得很短,禮節周到,訓練有素。在營區內看不到衛兵和糾察,隻有紅綠燈和各種標線,但是車速都自覺保持在時速40公裏左右。在進機場路口司機還地主動停車檢查輪胎,防止帶進石頭。

 

  7月20日加利福尼亞州特拉維斯空軍基地

  特拉維斯空軍基地位於舊金山市東北90公裏處,隸屬美國機動司令部,成立於1992年6月1日,下轄15、21航空隊,其任務是負責向美國武裝部隊提供“全球到達“力量。這裏的飛機檢測設備非常先進,飛機推進去後,所有部位都有平台,一個星期後就可出廠。

  美國軍營全部是男女混編。在任何行業都可以看到女兵的身影,包括在塔台和類似航調的工作間。塔台在跑道中央一側,約有11層樓高,可以顯示全國主要機場的資料和天氣實況,隻管進場15公裏以內和起飛2公裏以內的飛機調配,除此以外由近進設備負責引導,它可以顯示通過區域的所有飛機。由於機場的指揮引導係統分工科學,有專門一套班子負責,負責這些工作的大都是士官。而我們的每次飛行都是各類“長“在指揮。什麽時候也能把他們從塔台裏解放出來呢?對美軍多一分了解,就多一分對自身的憂患和責任意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