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俄拉達潛艇要歇菜,改進基洛級強化俄海軍

(2011-12-01 16:50:06) 下一個


對於黑海而言,不斷改進的常規潛艇比核潛艇更能派上用場

據俄羅斯之聲電台11月23日報道,位於聖彼得堡的海軍上將造船廠近日舉行儀式,慶祝第三代常規動力潛艇“頓河-羅斯托夫”(以下簡稱羅斯托夫)號鋪設龍骨。據猜測,這種潛艇是“基洛”級的改進型號,未來將裝備俄海軍黑海艦隊。

強化黑海反製力量

報道稱,“羅斯托夫”號潛艇長76米,寬10米,排水量2300噸,定員57人。艇艏設計有6具魚雷發射裝置,共可攜帶18枚導彈。另外,該艇還裝備有先進的導航、通訊設備。俄羅斯海軍將此型潛艇稱作887係列潛艇的最新型號,但西方認為它就是“基洛”級潛艇的改進型號。

船廠負責人阿納托利·丘科夫表示,海軍造船廠將繼續建造另外5艘同類潛艇,力爭在2016年以前向俄海軍黑海艦隊交付6艘該級別潛艇,“雖然任務很艱巨,但還是能夠按時完成的”。

分析人士認為,俄羅斯海軍此次大批采購新式“基洛”級潛艇,顯然是要盡快更新裝備,強化對黑海的掌控能力。

目前,黑海地區的形勢發展對俄羅斯越來越不樂觀。除了與俄存在油氣資源爭端的國家,北約又將羅馬尼亞、土耳其選定為新的反導據點,大有從黑海方麵對俄進行戰略鉗製的意味。新式“基洛”級潛艇到位後,俄黑海艦隊戰力勢必大增,即使麵對“宙斯盾”艦也不會發怵,能對滲透到該地區的西方勢力形成反製。

可以說,新式“基洛”級潛艇將成為俄羅斯維護其在黑海地區戰略利益的有力武器。

還得依靠經典型號

堅持“核常結合”發展潛艇,堪稱俄羅斯海軍繼承自前蘇聯“紅海軍”的最顯著優點。按計劃,俄海軍將在2020年前添置10艘新式常規潛艇。不過,曾被寄予厚望的“拉達”級潛艇因推進裝置、聲呐、戰術數據係統存在問題而中途停工,已經建成的首艇“聖彼得堡”號淪為試驗艇。新式潛艇不行,隻能依靠經典的老式型號。因此,聖彼得堡海軍造船廠正在進行的新式“基洛”級潛艇建造項目就顯得尤為重要。

與創新意味頗濃的“拉達”級不同,“羅斯托夫”號這一批潛艇是在“基洛”級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而來,建造的技術難度小,工期自然也不長。再考慮到海軍上將造船廠曾有建造過300艘潛艇的成績,保障俄海軍黑海艦隊在5年內組建起一支規模可觀的“水下艦隊”並非難事。這樣看來,擁有了先進核潛艇的俄羅斯海軍仍要繼續依靠“基洛”級這個常規老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