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烏媒體爆中國航母發展計劃

(2011-12-14 18:13:38) 下一個

據烏克蘭“浪潮”網12月13日報道,中國首艘航母“瓦良格”號近日進行的第二次海試引起了各國的高度關注。在成為核大國之後,中國又將成為航母大國,從而進一步鞏固地位,增強實力,對抗外部威脅,捍衛領土和主權。

烏媒指出,對於已經擁有核武器大國地位的中國來說,增添一個航母大國的地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在中國在當前世界進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的條件下,其意義將遠遠超越地區範疇。更重要的是,首艘航母的成功將會促成中國整支航母艦隊的出現。

烏媒稱,“瓦良格”號航母長300米,寬72米,排水量超過6.5萬噸,1988年開工建造,原本計劃裝備蘇聯海軍,但是未能建成。1991年蘇聯解體後,這個龐然大物遺留在烏克蘭尼古拉耶夫市“61名公社社員”造船廠內。

在俄烏分割黑海艦隊時,“瓦良格”號航母劃歸烏方所有。由於烏方沒有財力繼續建造這艘航母,最後決定以2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從而成為中國采購的第三艘蘇聯航母。

根據計劃,“瓦良格”號將被中國海軍首先用作艦載航空兵飛行員訓練基地。

烏媒稱,巧合的是(或許根本不是偶然的巧合),中國航母二次海試期間,中國宣布了一項相當宏大的聲明。中國領導人要求加快推進海軍轉型建設,拓展深化軍事鬥爭準備,紮實推進海軍現代化,為捍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有媒體隨後猜測稱,中國可能是在準備應對與越南和菲律賓的武裝對抗。眾所周知,近期越、菲兩國經常指責中國在南海地區的強勢表現。

現在,中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都在爭奪南海爭議島嶼(南沙和西沙群島)的主權,這裏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美國則公開幹預南海爭端,支持菲律賓、越南等國對抗中國。

烏媒稱,今年夏天美國公開宣布準備幫助菲律賓在南海領土爭端上對抗中國。美國國務卿希拉裏聲稱,在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緊張關係加劇的情況下,華盛頓有義務支持菲律賓,保證其軍事和海洋安全。

她認為,南海領土爭端應當和平解決,美國有義務幫助菲律賓鞏固國防,美國將尋找途徑,通過必要手段,保證和鞏固菲律賓的國防能力。而在此前,她曾經宣布美國不準備支持中菲衝突中的任何一方。

美國總統奧巴馬此後宣布,美國政府將努力擴大在南海地區的存在。在此背景下,中國首艘航母的海試自然備受關注,外界普遍將此與中國非常現實的地區意圖聯係在一起。

況且,中國今年除了試驗“瓦良格”號航母之外,還開始建造首艘本國自主設計的航母,目前正在上海長興島造船廠建造。

據初步消息,中國國產航母規模與“瓦良格”號大體相當,艦載殲擊機將使用目前正由沈飛研製的殲-15(俄羅斯聲稱殲-15是蘇-33的仿製品)。

至於國產航母具體什麽時間造成並交付中國海軍使用,現在暫時還不清楚。不過,殲-15的列裝日期應該不會早於2015年。

烏媒稱,在可見的將來,中國將會擁有兩艘航母。美國國防部估計,“瓦良格”號可能會在2012年列裝。據中國媒體披露,國產航母建設將分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最多建造4艘,排水量約為5-5.5萬噸,使用燃氣渦輪發動機,其中2艘將在2015-2016年前完備;

第二階段將建造6.5萬噸級的核動力航母。中國海軍準備組建4到6支航母編隊,部署到南海和東海。不過,即便暫時隻裝備兩艘航母,其中一艘還是教學航母,中國也將得到非常重要的海軍大國地位。

目前世界上共有10個國家擁有航母,其中俄羅斯、巴西、泰國各有一艘;法國、英國、印度各2艘,其中1艘服役,1艘備用;意大利和西班牙有兩艘現役航母;美國航母最多。

如果北京的航母計劃順利實施,那麽在2016年前中國就將成為世界第二航母大國。

烏媒稱,需要值得思考的是,中國為什麽需要航母。至於說中國擁有航母的願望與南海局勢有關,雖然有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

因為要想解決周邊,包括南海問題,中國根本不需要動用航母,雖然航母能夠有效幫助類似爭端。實際上,如果南海成為熱點地區,中國軍隊的強擊機和殲擊機,完全可以像其他所有類型的作戰航空裝備一樣,從中國境內臨近機場起飛。

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上看,花費數十億美元巨額資金建造數艘航母是不明智的。如果說到對抗敵方航母戰鬥群(主要是指美國部署在亞太地區的航母編隊)的話,那麽中國有更經濟更有效的手段,而且中國一直還在尋找新的鬥爭手段。

不久前有消息稱,中國海軍學院的專家們正在積極研究使用常規(非核)裝藥的彈道導彈,整合指揮、通信、偵察設備,攻擊敵方航母戰鬥群的可行性問題。

中國專家認為,這種彈道導彈使用方式能夠幫助中國海軍有效突破敵方反導係統,對敵航母戰鬥群實施打擊。

美國專家質疑中國軍方使用彈道導彈攻擊航母戰鬥群的想法,認為中國沒有必要的針對遠洋水域的太空搜索和偵察設備,而且中國彈道導彈的彈頭不能空中機動。

但是中國專家認為,使用常規裝藥的彈道導彈攻擊航母戰鬥群的想法非常有吸引力,非常有前景,類似製導導彈武器的使用能夠達到更加滿意的效果。

俄羅斯軍事專家讚同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對於沒有能夠打擊海上和空中目標的遠程高效導彈武器的中國來說,這種方法是很有意義的。

烏媒稱,總之,航母可能用於中國更加深遠的全球戰略計劃。應當指出的是,當今世界上雖然有10個國家擁有真正的航母,但是隻有為數不多的國家能夠建造航母。

中國既想擁有航母,又想具備自行設計和建造航母的能力。航母作為威力強大的進攻武器,主要用於遠洋作戰。

對於計劃擴大未來地緣政治影響的大國來說,航母是實現自己目標的非常重要的工具。而且航母作為一種軍事政治手段,與核武器一樣,具有相當具體的政治分量和力量。

烏媒稱,中國領導層對海軍提出的總體任務是放棄近海防禦戰略,積極發展遠洋海軍,主動擴大防區,有效控製第一島鏈(從千島群島到日本北部、中國台灣、菲律賓、印尼,以及南海)。

之後必須擴大在太平洋水域的軍事存在,自由出入第二島鏈。根據中國海軍的發展構想,除了3大艦隊之外,還應當組建第4支艦隊,執行遠洋大規模行動任務,配備相當強大的潛艇部隊,再加上航母,從而確保中國海軍在太平洋水域的經常性戰鬥巡邏。

西方軍事專家認為,作為中國海軍建設中期前景的上述計劃實現後,中國將會擁有一支相當強大的遠洋海軍,從而使地區戰略力量平衡發生對自己明顯有利的變化。(編譯:書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