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露一小臉兒!評震驚世界的中國新航母艦載機起飛方式

(2011-12-13 16:19:21) 下一個

對於網友富有想像力的創造性思維結果,本山人曆來持讚許和支持的態度,沒有幻想人類就不會有未來,正是對自然與科學的強烈好奇心才讓人類不斷的進步。網友的這種想象不是空談,從現在人類能夠達到的技術水平上看,實現網友的這個設想沒有任何問題,本山人在此肯定網友的這個想法。但本山人還是要保留個人意見,那就是這個方案的經濟性很差,或者說性價比偏低。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麽原蘇聯選用滑越起飛模式?

每一個國家在發展武器裝備時都要充分考慮國家的經濟實力、地理特點和部隊需求,也就是說武器裝備具有獨特的國家特征。原蘇聯是個地域廣闊的超級大國,靠近北極圈,艦艇常要出沒於北部高寒地區,作為全球部署型武器係統,蘇聯航母不得不考慮航母在高寒地區使用特點。若使用蒸汽彈射器,在高寒地區不但需要更多的燃油動力而且需要解決由蒸汽引起的甲板結冰問題,換句話說,蒸汽彈射器不適合蘇聯國情。

另外一個原因是巨大的燃油消耗,在進行滿負荷彈射任務時需要大量的蒸汽,提供蒸汽同時還要保持高航速對航母動力係統要求極高,同時造成航母燃油補給周期迅速縮短,而且在進行補給時航母基本沒有戰鬥力。


因此,原蘇聯放棄了在航母上使用蒸汽彈射器的設想,這並不代表蘇聯沒有製造蒸汽彈射器的能力。雖然效率上不如美式航母,但適合前蘇聯國情的不得已的選擇。


第二個問題:為什麽美國選用彈射起飛模式?

美國人使用航母的模式同蘇聯人完全不同,美國人認為航母僅僅是單一功能性艦艇,主要作為艦載機基地,就是一個浮動的機場,其防衛問題則是由航母編隊中其他功能性艦艇來完成,因此,美國人側重於航母的載機數量和飛機起飛和降落的效率。彈射起飛的效率是滑越起飛模式的五到十倍,在實戰中具有極大的威懾力;彈射起飛的戰機航程大概是滑越起飛戰機的1.5倍左右,也就意味著美式航母能夠攻擊蘇聯航母,而蘇聯航母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可謂鞭長莫及。

除早期美航母使用常規動力之外,美現役航母都是核動力的,這樣就解決了常規動力係統航母的後勤短板問題,美國航母很少去南北兩極作戰也就不必解決所謂甲板結冰問題。


第三個問題:電磁彈射器的優缺點

電磁彈射是美國新一代航母的基本特征,代表著航空母艦設計上的革命,有專家稱這種航母為全電航母,由於各係統模塊之間的連接變得更加簡化,不但減輕了各係統的重量,也使各自係統升級預留了空間。對增加艦載機數量、提高航母的舒適度和增加航空燃油空間提供了可能。他的缺點是成本較高、技術實現難度大,而且隻能裝備在核動力航母上以滿足其巨大的電力需求。


現在回到正題
,瓦良格是否可以上電磁彈射器呢?答案是肯定的,可以上!但本山人認為在瓦良格的斜角甲板上安裝並試驗中國第一個電磁彈射器是個好主意,完全符合對瓦良格“航母試驗平台”的曆史性定義。但是如果把滑越甲板改裝成滑越式電磁彈射甲板,則有點瘋狂,是個很好的燒錢方式,一定會難倒不少科學家。本山人持否定態度。

看來網友對航母的使用還是認知較淺,原蘇聯使用滑越式甲板是不得已的選擇,若像這樣簡單地疊加在一起不但不能提高效率,還帶來很多技術上的問題。實際上,航母甲板麵積比機庫麵積更重要,美式直通甲板載機數量要遠大於原蘇聯滑越甲板,在實戰中,為保障高起飛和降落效率,甲板需要更大的麵積來停靠即將起飛的飛機和已經降落但未能入庫的飛機。所以一旦選擇彈射起飛,就一定會放棄滑越起飛模式,可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媒體拿這樣一個異想天開的想法來炒作,還是反映出中國人對中國第一艘自製航母的某種期待,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從目前中國的航母建造水平上看,結合美式和俄式航母的特點建造中國第一艘常規動力航母的可能性極大,本山人認為山寨美式“小鷹”號航母
+滑越式前甲板是中國第一艘自製航母的基本特征,今後本山人會為各位詳細解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