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曉”號金星探測器已無望進入預定軌道,日本航天人很沮喪

(2011-11-10 19:04:17) 下一個
日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正式宣布:由於2011年9月14日進行的“曉”號金星探測器主發動機第二次噴射試驗仍沒有獲得足夠推力,該探測器已無望進入適宜觀測金星氣象的預定軌道。
2010年5月21日,日本H2A火箭運載該國首個金星探測器“曉”號在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升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於同年12月8日宣布,在軌道調整過程中,由於“曉”號的反向噴射裝置出現故障,導致它“遙望金星,匆匆走過”。
該機構說,去年“曉”號探測器進入軌道失敗時發生了異常燃燒,主發動機噴射口已經破損。此後,研究人員曾利用備用零件在地麵進行試驗,推測“曉”號探測器的主發動機推力,以期在4年後再次讓其進入環繞金星的預定軌道,在2015年11月前後再次嚐試使其進入金星軌道。上月7日,研究人員對“曉”號探測器的主發動機進行約2秒的噴射試驗,但最終獲得的推力隻相當於預測水平的八分之一。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介紹說,2011年9月14日實施的噴射試驗持續了5秒,但也隻獲得相當於預想水平八分之一的推力,與此前的另一次噴射試驗結果相同。該機構據此認為,“曉”號探測器的主發動機已完全破損,它將無法進入預定軌道。
據該機構介紹,“拂曉”主發動機的燃料閥門因嵌入異物而無法打開,由此引發的主發動機異常燃燒導致了入軌失敗。目前“拂曉”以尾隨金星的形式進入了繞日軌道。宇航機構正在研究不使用故障閥門而向主發動機輸送燃料的辦法。
同時研究人員指出,“曉”號金星探測器如果利用控製自身飛行姿勢的小型發動機,也有可能進入環繞金星的軌道,但是軌道裏程卻大幅延長,很難按計劃進行高精度氣象觀測。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正準備詳細分析兩次噴射試驗的數據,以決定下一步如何處理“曉”號探測器。

日本深空探測已走在中國前麵

其實早在1998年日本就曾經發射過“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於首次發射行星探測器,在遠征火星的道路上跌宕起伏,雖經數次搶救,但最後於2003年該探測器迷失在茫茫宇宙中……
另外,日本在月球探測方麵同樣搶眼。印象中大家總是記得07年9月日本搶先中國發射的月女神SELENE探測器,其上所攜帶的探測設備無論數量還是分辨率都遠遠優於中國嫦娥一號,殊不知早在1990年日本就打破蘇美對深空探測領域的壟斷,發射了飛天號觀測衛星,早已成為第三個對月球進行探測的國家
此外,日本還有一項國際合作的行星探測計劃,即和歐空局ESA和俄羅斯聯邦航天署聯合水星探測計劃,該探測器原定於2011年-2012年從哈薩克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
日本去年成功進行了兩次重要的航天發射,由歐洲火箭發射的日本BSAT-3B通信衛星也順利入軌,並回收了“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
“隼鳥”號小行星探測器開發費用達到123億日元(約合1.34億美元)。它於2003年5月搭乘M5火箭升空,並於2005年到達“絲川”小行星,成功測算了其形狀並兩次在小行星上著陸。由於接連出現故障,“隼鳥”一度被認為無望返回地球,但項目小組每次都使它“起死回生”。“隼鳥”號的回歸比當初預定延遲了3年,它的旅途長達約60億公裏,相當於環繞太陽約5圈。
“隼鳥2”號計劃於2014年發射,將探測一顆直徑900米、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1999JU3”。這顆小行星位於“隼鳥”號曾探測過的“絲川”小行星附近。此前觀測表明,該小行星可能擁有比“絲川”更豐富的含水礦物和有機物。
“隼鳥2”號除嚐試登陸外,還將向小行星“1999JU3”發射大彈丸,以製造出直徑數米的窪地,觀測並采集內部物質。裝有樣品的返回艙同樣也將返回地球。相關研究將有助於弄清太陽係誕生之謎。
但此次日本金星探測器沒能按計劃進入運行軌道,這對其空間探測計劃產生較大影響,可能會導致原本加緊開展的月球著陸器研製進度延遲,技術難度也將降低。
近來,日本在宇宙開發方麵成果頗豐,研製成功大推力火箭H2B,運載能力大大超過中國目前的CZ-2F。又研製成功HTV軌道轉移飛船成為國際空間站又一重要補給工具。更值得一提的是,新研發的太陽帆飛船(和AKATSUKI探測器一同發射)。如果試驗成功,日本將在該領域研究處於世界第二,其成就不亞於中國當年第三個發射載人宇宙飛船。
反觀中國,目前隻對月球進行過兩次粗淺的探索,原本中國的火星衛星搭乘俄羅斯運載火箭踏上火星之旅,但由於目前探測器未能變軌,已麵臨失敗。一方麵看出俄羅斯在經曆了解體之後長達十年蕭條之後,難以找回昔日的太空輝煌。另一方麵,要想獨立探測各大行星,必須建立自己的深空探測能力。盡管中國聲稱已擁有獨立探測火星及其他行星的能力,但外媒對其深表懷疑……更像是一種訛詐的騙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