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中越同買俄軍機 中國吃大虧不符事實
(2011-11-10 17:37:38)
下一個
越南在21世紀初引進蘇-27SK時,中國因性能落後已放棄進口該機。俄方產品實際屬於過時滯銷貨的清倉處理,價格比中國空軍所用型號卻隻便宜了300萬美元。(資料圖)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在其11月號刊登文章稱,俄羅斯出售給越南、中國的蘇霍伊係列戰鬥機雖然型號相同,但越南的戰機不僅更便宜,而且在配套武器、後勤維護方麵也吃了不少小灶。文章刻意強調了俄羅斯在軍售時“重越輕中”,但事實上這種說法本身就具有以偏概全的挑動性意味。
中國吃了大虧?
《漢和防務評論》的文章說,越南空軍最近公開了10張蘇-27戰機、蘇-30戰機的訓練圖片。圖片顯示,僅有1架蘇-30發射過Kh-31型空對艦導彈,其他戰機都沒有攜帶武器。文章據此猜測,亞洲飛行員受身體素質、技術知識等因素的影響,由二代戰鬥機改飛三代戰鬥機的過渡期比較漫長。
文章進一步指出,俄羅斯向中國、越南出售蘇霍伊戰鬥機的條件和要價有很多不同。越南購買戰機的支付手段相當多樣化,實際上越南僅支付了三成硬通貨,剩下的七成交易資金是由換貨貿易完成的;而中國從購買第二批蘇-27戰機起就開始全額用美元支付。另外文章還強調,俄羅斯為越南購買的蘇霍伊戰機提供了完備的後勤保障體係,甚至有將越南打造成蘇霍伊戰機東南亞“後勤維修中心”的考量;而中國的蘇-27早期依靠烏克蘭的技術,後期逐漸發展成自主維修。
文章還稱,中越蘇-30戰鬥機最根本的不同體現在機載武器配置上。越南的型號很可能獲得了空對艦導彈、空對地導彈和空對空導彈;而中國蘇-30配備的空對空導彈可能是從烏克蘭進口的……顯然,這篇文章在刻意強調俄羅斯對中國、越南軍售的差異化,傳達出一種“中國吃了大虧”的信息。
獲益良多才是真
專家認為,判斷軍售是否吃虧不能隻看多花了多少美元,而是要綜合對軍隊戰鬥力的整體影響、對軍工行業的帶動作用等諸多因素加以考慮。
上世紀90年代,中國抓住有利時機,從俄羅斯購買了一批蘇-27。考慮到此前中國空軍“二代戰機當家”的實際情況,蘇-27戰鬥機的加盟無疑具有重大意義。在吃透技術之後,中國開始自行研發殲-11戰鬥機,並取得了成功。可以這樣說,引進蘇-27不僅讓中國空軍擁有了第三代戰鬥機,還促進了中國戰鬥機設計、製造能力的進步。目前,中國空軍已擁有國產戰鬥機、轟炸機、加油機等多機種組成的合成化空中力量,俄製戰機雖已不是絕對主力,但仍在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
與之相比,越南雖然裝備了十幾架蘇霍伊係列戰機,同樣也實現了主力戰機的跨越式發展,但其空軍戰力維係已完全依賴俄羅斯輸血。由此可見,衡量軍購是否劃算不能隻算表麵上的經濟帳,而要綜合各方麵全盤考慮。這樣看來,即使說俄製戰機推動了中國空軍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也不算過分。俄羅斯對中國、越南的軍售誰更受益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記者/魏東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