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英《飛行國際》稱:中國最終裝備殲-10和殲-11各300架

(2011-11-15 13:16:45) 下一個
殲-11,蘇-27型戰鬥機中國產型號。中國從1992年開始先後引進了一百多架蘇-27型戰鬥機。1997年俄羅斯與中國簽訂協議,從而使中國可以生產蘇-27型戰鬥機。中國自己生產的這種戰鬥機被命名為殲-11。
據英國知名《飛行國際》網站近日文章稱,中國正在謀求深海能力,為此其計劃打造可在其將來國產航母艦隊上運行的海上戰機機群,並最終裝備殲-10和殲-11各300架。
2009年底,有報道稱中國沈陽飛機公司試飛了一款酷似俄羅斯蘇霍伊蘇-33的新型戰機。這款戰機的圖片於數月之後被公布出來,證實了人們長期以來的猜測。此款被命名為殲-15的戰機為蘇-33的中國複製版。對此文章稱,中國正在謀求深海能力,為此其計劃打造可在其將來國產航母艦隊上運行的海上戰機機群,而這隻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文章稱,本世紀初,北京未能從俄羅斯采購蘇-33戰機。不過,其曾於2001年從烏克蘭采購了一架蘇-33的原型機,並借此研製了該款戰機的中國版,並將之命名為殲-15戰機。蘇霍伊公司執行總裁米基黑爾·波戈塞岩證實稱,在2010年範堡羅航展期間,蘇霍伊公司得知了中國版蘇-33戰機的存在,但俄羅斯方麵對此幾乎無能為力。他說:“我重點強調的是,複製版無法與原版相提並論,它總是次於原版。他們沒有我們所擁有的技術能力。”
對此,軍事觀察家表示,波戈塞岩可以質疑殲-15戰機的性能,但它的確為中國武器庫增加了一個重要成員。有消息人士稱,俄羅斯拒絕對華出售蘇-33戰機或與後者複製其蘇-27SK戰機有關。1995年,中俄簽署軍購合約,獲得生產200架蘇-27SK戰機的許可,並將之重新命名為殲-11A戰機。不過,2006年,在沈陽飛機公司產生95架飛機之前,俄羅斯取消合約,因為當時中國違背合約,研製出了配備國產係統的中國版蘇-27SK——殲-11B戰機。
美國蘭德公司研究員羅傑·克利夫2000年5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稱,中國空軍和海軍約配備有3200架飛機,其中多數飛機是在許可證條件下生產的米格-19戰機和米格-21戰機(即殲-6戰機和殲-7戰機)。相對較新的蘇霍伊蘇-30MMK/MK2戰機是北京購自俄羅斯的唯一機型。中國戰機“僅攜帶非製導重力炸彈和火箭”,且不具備美國空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F-117和諾斯洛普·格魯門公司B-2轟炸機所具備的“低觀測能力”。由於中國僅列裝了一架機載空中預警機,所以其戰機依賴地基雷達或過時的機械傳感器定位並識別敵機。而且,除蘇-30戰機之外,中國戰機僅局限於視距內交戰,因為它們沒有配備超視距防空導彈。
文章稱,2000年左右,中國軍事理論發生基本變化,2004年,中國國防白皮書稱解放軍空軍正從一支國土防空力量向攻防兼備型空中力量轉變。去年,胡錦濤主席稱中國空中力量發展進入“新篇章”,解放軍軍官也表示,新型先進戰機將在未來十年內就位。
北京將繼續采購蘇-30戰機,但通過逆向工程和國內研發能力的提高,其購買量將不斷減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際研究院亞洲軍事專家畢勝戈(RichardBitzinger)指出,在此過程中,中國會麵臨若幹挑戰。
他說:“在像流體動力學、電子技術,隱形技術等工程和技術方麵,其學習速度和廣度,能否使之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呢?到目前為止,其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係統,仍落後世界先進水平20年。”不過,畢勝戈同時還指出,中國已在打造其研發基礎領域投入大量精力和資源,特別是其人力資源--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文章指出,幾款中國飛機吸引了西方觀察家的關注。除普遍認為堪比波音F-15戰機的J-11B之外,據報道與F-16相似的殲-10戰機也非常引人注目。畢勝戈認為,中國最終將裝備殲-10和殲-11戰機各300架。
文章指出,直到2006年12月的時候,北京才公開了殲-10戰機的存在,當時新華社報道稱中國列裝了該型戰機。在此之前,殲-10戰機的研發工作已開始了近十年,據中國方麵稱,該機是在夭折了的殲-9項目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
官方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安排殲-10戰機在2008年航展上進行了飛行表演,而且當前正在發展改良型殲-10B戰機。對此,殲-10總設計師宋文聰指出:“這款新型戰機的外部設計以及空氣動力裝置都是由我們獨立完成的,我們沒有接受外國的幫助。這讓我感覺非常自豪。”
然而,畢勝戈表示,雖然中國的殲-10與瑞典薩博公司的鷹獅戰機“非常接近”,但“在質量、低空偵察、航空電子設備或武器裝備上,並沒有什麽可比性”。他說:“中國戰機並不具備接近西方戰機靈活性所需的航程、質量或空射武器。當中國剛剛獲得超視距空對空導彈(BVRAAM)時,西方國家已經在朝發展更精密的超視距空對空導彈(如”流星“)發展。而且,迄今為止,中國依舊缺乏大量精密空對地彈藥。這限製了中國戰機的戰鬥力。”
然而,這些並未阻止北京政府發展第五代戰機,挑戰洛馬公司F-22及F-35戰機的腳步。據稱,成都飛機公司與沈陽飛機公司在各自開展一個戰機項目,但一位中國高級軍官曾於2009年表示,中國正在發展的戰機隻有一款。但除幾張有關該機實體模型及雷達橫截麵的照片外,沒有其他可供確認的信息。
盡管如此,中國此舉還是引起了美國的高度重視。美國防長蓋茨已於2009年表示,中國將在2025年時擁有“大量”第五代戰機。今年5月,或許在是華盛頓進行重新評估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情報中心的韋恩·阿爾曼告訴國會稱,中國的第五代戰機可能“將於2018年右左投入運行”。對此,畢勝戈指出,這最終將對西方國家形成挑戰。
畢勝戈補充說:“中國仍在繼續尋求下一代戰機,並升級現有作戰係統,而多數西方國家發展下一代戰機的計劃大都保持原樣,我們所擁有隻剩下了F-35。西方國家缺少新戰機研發項目的事實,為中國提供了迎頭趕上的機會。”



中國研製先進戰機急需克服發動機難題

不過,外界仍在懷疑中國能否設計出在推力矢量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上,與F-22或F-35相媲美的戰機。蒂爾集團副總裁理查德·阿布拉菲亞稱,中國必須克服缺乏“真正精密子係統能力”的弱點。他說:“建造蘇霍伊噴氣機的複製版是一回事。生產一款可靠且性能強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或強力耐用的噴氣發動機又是另外一回事。這是妨礙中國順利複製大量蘇霍伊戰機的基本問題。”
阿布拉菲亞指出:“在中國有關本國第五代戰機的計劃中,涉及真正使其成為第五代戰機的子係統的內容卻十分有限。”而且,其他人也認為,中國在發展第五代戰機的過程中,應該更多關注一下機身內部件。這包括雷達、發動機、武器、傳感器融合、信息管理、預警套件,以及指揮與控製係統、數據鏈與網絡體係結構、學說與訓練項目等。
阿布拉菲亞補充稱:“這便是中國躊躇不前的地方。中國機身的發展處在正確軌道上,而且他們在精確製導彈藥方麵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其餘部分卻急需改進,甚至處於完全缺乏的狀態。中國戰機僅具備最基本的空對空補給能力,而且正試著發展機載預警係統。不過,要想設立健全的戰鬥管理網絡,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中方正在努力克服這些挑戰,已經研發了兩種先進的噴氣式教練機,包括洪都L-15教練機。Y-8雙渦輪螺旋槳飛機是機載預警、電子情報和儀表飛行規則的發展平台。另外還有空警-200,其使用電子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以及更大的空警-2000,據報道其使用了一個有源相控陣雷達。除此之外,目前中國正研發兩種運輸機,即Y-20和Y-9運輸機。中國研發的Y-20以及C919窄體機及未來的商用飛機都可能是空空加油機平台。
中國還在研發新的飛機,而且其已經出現了幾種無人機和幾種概念設計。這其中包括沈陽“暗劍”和“戰鷹”無人作戰飛機。
研發新機也是一種外交政策工具。中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的JF-17在巴基斯坦空軍服役,而且有幾個國家正在對其進行評估。蘇霍伊公司稱中國是“競爭者”,並不僅指戰略方麵。北京也正在爭取更多的國際軍事合同。
對中國國防研究和發展項目的資助都是由政府部門領導的,目前還不清楚其耗資數目。但肯定的是,根據中國高級官員的聲明和西方政府的情報報告,這些項目都是重點項目。
觀察人士認為,中國的目標是與追趕發達國家,與之相抗衡。這也推動了該區的軍事現代化項目。蘭德人員稱,“中國的空軍力量已不再是第三世界國家的水平。空軍能力的提高,加之常規導彈能力的改進意味著與中國進行空戰將會越來越具有挑戰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