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英報:美國試圖重返亞洲核心 前提是不惹惱中國

(2011-08-04 18:23:34) 下一個
美國的戰略是,在不惹惱中國的情況下,悄悄返回亞太地區的核心。這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在希拉裏戰戰兢兢地踏上中國內地之前,她在香港的一篇演講暴露了美國這一微妙的政策目標。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穿過香港和深圳的邊境,與中國國務委員戴秉國會晤。人們對此的解讀可能過多。但美國國務卿通過“後門”進入這個全球第二重要的國家,似乎具有某種象征意義。

美國正尋求在亞太地區重建更強大的影響力,這一地區在小布什主政時期遭到相對忽視。美國希望該地區的貿易和外交關係符合國際準則(愛挖苦的人可能會說是美國準則)。但時代已變。該地區事務在越來越大程度上正按照中國的條件開展。例如,希拉裏去年在越南的一次亞洲安全會議上表示,美國樂於在中國及其南海鄰國之間的爭議中擔任調停角色,對此中國政府作出憤怒反彈。盡管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外交和經濟方麵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美國無法像以前那樣直截了當地維護其利益。

美國的戰略是,在不惹惱中國的情況下,悄悄返回亞太地區的核心。這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在希拉裏戰戰兢兢地踏上中國內地之前,她在香港的一篇演講暴露了美國這一微妙的政策目標。題為“亞太繁榮的原則”的這篇演講,巧妙地避免提及中國,即使字裏行間說的都是中國。出於對北京方麵的尊重,她甚至在談及香港時都用詞謹慎。

這篇演講的很多內容都聚焦於貿易政策。她表示,經濟是“我國外交政策的一個重點”,但潛台詞中有不少更具戰略性的主題。二戰後,美國對亞洲安全和貿易做出堅定承諾,“保障”了亞洲的日趨繁榮。她表示:“我們曾幫助日本和韓國重建,我們曾巡邏於亞洲的海上航道,以保護航行自由,我們曾推動全球航運,還支持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或許有人認為,她隻是在談論過去,但希拉裏明確表示,美國有意在未來實行類似的政策。“我們是亞洲的一支常駐力量,不僅是一支外交或軍事力量,還是一支常駐經濟力量,我們會留在這裏。”

然而,在中國崛起成為一個新興強國之際,美國將如何影響區域規則?參照美國前助理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提出的“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這一理念,她的部分答案是讓整個亞洲(尤其是中國)融入一個基於規則的貿易體係。希拉裏表示:“我們必須就規則和原則達成一致,為未來幾十年我們的經濟關係奠定基礎。”

讓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盟是該地區最有凝聚力的貿易集團;10年來,亞太地區已簽訂不少於100項貿易協定。今年1月,東盟與中國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這讓中國企業以優惠條件進入這個規模達6億人的市場。美國正作為局外人旁觀。

美國自己的區域貿易政策有些混亂。美國曾在2007年與韓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至今仍未獲得美國國會的批準。由21個成員國組成的龐大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美國是其核心成員國——距離達成自貿協定還有很多年。希拉裏似乎把更多希望寄予APEC的9個成員國組成的一個小集團——包括澳大利亞、智利、新加坡和美國——達成單獨的自由貿易協定,即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但如果沒有日本參加,這一小型俱樂部的影響力不會很大。即便日本被說服加入該組織,TPP也隻是一粒小種子,難以長成一棵區域性的大樹。

的確,美國若希望保持其影響力,就必須繼續投入地區貿易議題。但是,讓中國遵守規則將更為困難。另外,一些問題更為緊迫。在希拉裏訪問深圳這一天,有新聞稱,兩架中國戰鬥機最近曾越過台灣海峽中線驅趕一架美軍偵察機。這一新聞爆出的時間可能隻是巧合。但很明顯,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隨心所欲的能力已今不如昔。

□摘編自英國《金融時報》

○作者 戴維·皮林 ○翻譯 梁豔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