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良格改造考驗中國軍工 技術難題一一突破
(2011-08-14 13:39:58)
下一個
從製造特種鋼材的技術難關,到護航艦的不足,第一艘航母給中國海軍帶來種種考驗
本刊記者/唐磊
花了3個小時,“瓦良格”號被6艘大馬力拖輪從大連內港西區4號散貨碼頭,拖入2003年竣工的大連造船廠第一工場30萬噸級船塢。這一天是2005年4月26日,距離“瓦良格”抵達大連已經過了3年。
船塢內,附著在瓦良格艦底厚厚的海洋生物被徹底清理,全艦表麵噴塗防腐材料,螺旋槳、舵麵等部件被檢修一新。2005年8月,煥然一新的瓦良格重新出現在碼頭,艦身塗裝了中國海軍水麵艦艇固有的淺灰藍色,水線下由原來的鐵紅色防鏽漆變成黑色防鏽材料。到了12月,瓦良格的塗裝基本完成。
這是首次對“瓦良格”進行大規模改造,接下來的3年間,而“瓦良格”的表麵構造不再有變化。
技術難題拖延改造進度
“對‘瓦良格’的修複必須要有特種鋼材,有可能在剛開始主要是攻克這個技術難關。”一位海軍專家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軍艦的鋼要經得起海水腐蝕,表麵還需塗防鏽材料;被海水腐蝕,艦體的防護能力就下降。另外,由於地球磁場的作用,軍艦若幹年後會被磁化,這就容易被雷達探測到,所以要進行消磁。而‘瓦良格’原有的鋼防腐、抗磁化能力都很強。”
2008年底,從網絡上流傳的照片可看出,“瓦良格”外部有明顯的施工跡象,飛行甲板前部被切割。比較“瓦良格”同級的俄羅斯航母“庫茲涅佐夫”號,可以得知瓦良格改造前的布局,由此可以推測,瓦良格上原有的12組SS-N-19反艦導彈圍井被拆除。
“從照片(網絡)上看,類似SS-N-19這種遠程超音速巡航導彈我們沒裝,圍井位置在甲板下麵。”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海軍大校劉江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根據“庫茲涅佐夫”號的剖視圖,《艦船知識》的文章曾推測:“按照我軍裝備特點設計的新型作戰指揮艙移到原來‘花崗岩’(SS-N-19)導彈艙的位置,這個位置兩側用於保護導彈艙的隔離艙恰好成為作戰指揮艙的屏蔽”。
2009年5月,“瓦良格”艦艏的蘇聯海軍航空兵徽章被拆除,舷側原有的俄文艦名也被鏟去;8月21日,艦島改造開始。2010年3月19日,“瓦良格”被推入舾裝碼頭,改造的外部進程曝光在軍迷眼前。
位於武漢黃家湖新區內的類似航母試驗建築,以及酷似俄羅斯蘇33艦載機被稱作殲-15的戰機也陸續被網友拍到。
蘇聯解體時,“瓦良格”隻完成約68%的工程,動力、武器、指揮控製等係統都未安裝。
隨著“瓦良格”的改造工程不斷被媒體曝光,在中國軍方一直未正麵回應的情況下,類比已服役20年的同級別航母的“庫茲涅佐夫”號,“瓦良格”未來仍被一步步推測出來:
艦長302米、寬70.5米、吃水10.5米、飛行甲板長300米寬70米、排水量滿載67000噸、航速29-31節、艦載機總數不超過50架。
從各角度的照片看,“瓦良格”的煙囪外形並無多少變化,因不同發動機對應的煙道設計不同,煙囪的外形也不一樣。“動力係統這方麵可能按照原有設計,和‘庫茲涅佐夫’號差不多。”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李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常規動力航母分為括蒸汽輪機和燃氣輪機,“庫茲涅佐夫”號有8座重油鍋爐,4台蒸汽輪機,動力艙為4個獨立的輪機艙,功率20萬馬力,最大續航力為8500海裏。目前,國內國產蒸汽輪機技術已較為成熟,能為航母提供機組。
“冒煙那麽黑(瓦良格試車),肯定燒著重柴油,是蒸汽輪機。燃氣輪機是航空煤油,煙就很淡。” 劉江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網友的照片都拍了,官方不會公布艦上的武器裝備,但業內人士能看出來。現在這個時期,我隻能說‘瓦良格’改造後裝有艦載近程防禦武器、速射炮,對空導彈有類似美國的海拉姆導彈,類似守門員的多管速射炮。這些武器也都是所有航母要裝的。”
滑躍起飛的短板
作為海上的飛機起降平台,航母艦載機能發揮多大作用,直接決定航母戰鬥力。“瓦良格”會搭載何種飛機,其中最為主要的戰鬥機是何種型號成為議論的焦點。
有外國媒體猜測中國將使用和蘇-33類似的殲-15,但艦載機的代號究竟是什麽,是否有該機型存在,都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除了艦載機本身性能的優劣,如何在航母上起降也頗為關鍵。
“庫茲涅佐夫”號配有30多架蘇-33艦載機,和“瓦良格”一樣,在弧形甲板上采用滑躍式起飛。起飛前,阻攔裝置將起落架擋住,飛行員將油門加到最大,飛機劇烈抖動時,阻攔裝置放開,飛機滑出。利用滑板運動的原理,上翹的弧形跑道助飛機向上躍升,完成起飛。
“蘇-33在庫茲涅佐夫號上起飛,加滿油就不能掛滿彈,滿彈就不能滿油,因為滿油滿彈飛機就有三十多噸,無法正常起飛。這也造成蘇-33的戰鬥能力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中國航空博物館研究員張維對《中國新聞周刊》說,“甲板上滑跑距離有限,加速度的能力有限,滑躍起飛,特別大的問題是很難起降重型飛機。”而這也是擁有滑躍甲板的航母最大的短板。
俄羅斯已經考慮,用更小更輕的米格-29K替換蘇-33。
英國海軍在1951年研製出蒸汽彈射器。彈射技術現已被美國熟練掌握。飛機被彈射器彈出,以每小時近200公裏的速度滑出,在100米內升空。彈射起飛是目前航母艦載機起飛的最佳方式。即便利用彈射技術,美軍的FA-18EF正常作戰載荷起飛,航程也隻有400英裏。
另有消息稱,國內的彈射技術已研究成功,但彈射器不能在“瓦良格”這樣的滑躍式甲板上使用。“彎的甲板,上麵鋪的彈射軌道就卡住了。100米的軌道必須很直,不能出現一點應力彎曲,這將考驗國內的加工精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海軍大校劉江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飛機在陸地著陸時,有個漫長的飄飛過程,飛行員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飛機姿態,保證飛機落地平穩,起落架接地越輕越好。而艦載機降落時必須保持高速降落,以便於偏離跑道或是飛機尾鉤錯過阻攔索時,能迅速複飛,
不讓飛機撞擊艦上其他設備、飛機,或者墜海。這種速度一般不低於飛機最小起飛速度,超過每小時150公裏。通常來說,速度快些反而安全。美軍將在航母上降落稱為“可控墜機”。
“大家覺得艦載機是很複雜的,其實並非如此,艦載機的降落技術已經很成熟了。” 中國航空博物館研究員張維說,
“美國的電子助降係統,能在飛行員頭盔目視鏡上顯示一個個方格,隻要沿著方格向下飛,就能正常著艦。飛出方格範圍,會有警告提示,如果無法回到方格內,就需要複飛。
另外,艦上降落區域有助降鏡,就是一排燈,在不同的高度看到的顏色是不一樣的。飛機飛高了,燈顯黃色,低了顯紅色,下滑角度正好的是,燈顯兩黃兩紅。”
據資料顯示,蘇-33沒有類似美國的電子助降係統。
護航艦不足
隨著航母艦載機的發展,艦載機也由以前的種類繁多向著一專多能轉變。以美國的FA-18艦載機為例,兼具空中攔截和對地攻擊的能力。
在航母編隊中,護航艦都圍繞著飛機執行任務,它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保護航母不受攻擊。
航母編隊航行時,預警機在空中巡邏,按美軍的編製,4架預警機為一個中隊,輪番巡邏。艦載戰鬥機在航母編隊240公裏~400公裏之間形成空中阻攔網,攔截所有來襲飛機、導彈。固定翼反潛飛機在距艦隊上百公裏處實施反潛偵察,保障航母安全。
艦載機的戰鬥力如何,是航母編隊的關鍵。艦載機的飛行員也成為飛行員中的精英。美軍總是挑出素質最好的學員接受艦載機訓練。“選拔階段就看心理素質,在航母上起降要求艦載機飛行員應變能力很強,並要有任務規劃管理能力。”
根據國際經驗,普通的戰鬥機飛行員很難成為艦載機飛行員,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一些習慣,有了專屬於陸地起降飛機的“孤僻動作”,很難改掉。
不斷有爆料稱,艦載機飛行員在葫蘆島訓練,但未得到官方證實。“我國目前培養的飛行員適用於‘瓦良格’號,如果以後造的航母是平甲板的,這批飛行員就要換掉。”一位軍事專家透露說。
目前,美俄等國的航母編隊都由近10艘艦船組成。以美國為例,1艘航空母艦、2艘提康德羅加級導彈巡洋艦、3艘伯克級驅逐艦、2艘攻擊核潛艇,1艘補給艦組成一支航母編隊。
據軍事專家推測,瓦良格編隊可能會配備2艘052C防空導彈驅逐艦、4艘054A多功能護衛艦、2艘093中國第二代攻擊型核潛艇。
“我們有驅逐艦、護衛艦,沒有巡洋艦。驅逐艦隻有三四種型號。”劉江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052C隻有兩艘,肯定不夠。護航艦還需要大力建造。”
052C防空導彈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第三代水麵艦艇的代表,配備的有源相控陣多功能雷達,可以探測300公裏以外的來襲目標,現時跟蹤數百批空中目標。
052C裝備的紅旗-9中遠程艦空導彈及垂直發射係統,導彈射程超過100公裏。艦上還配備拖曳線列聲呐、卡-28中型反潛直升機等綜合反潛係統。
據外電報道,目前中國海軍最大的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為2.3萬噸,最高航速19節。美國航母編隊的綜合補給艦滿載排水量為5萬噸,最高航速達到25節。
“綜合補給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對於航母編隊來說,四五萬噸的綜合補給艦是比較合適的。”海軍軍事研究所研究員李傑對《中國新聞周刊》說,“護航艦少,肯定會影響(航母編隊)。”
也有軍事專家並不擔心目前護航艦少的狀況,認為即使航母編隊實力不強,也能發揮很大作用。
以南沙群島巡邏為例,南沙群島距離大陸約1500公裏,航程最大的蘇-27隻能在南沙上空巡邏半小時,並且還要天氣晴好。如果要飛到我國海疆的最南端巡邏,隻能依靠空中加油。而如果擁有了航母,在南沙海域遊弋,就能建立空中防禦圈。
“美國是遠洋海軍,而中國海軍是近海防禦型的,航母可能就部署在離海岸線幾十海裏的地方,船開過去一兩天就到了,補給不會是問題。
我們的航母能得到大量柴電潛艇的支援,這對反潛也是有好處的。”海軍大校劉江平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我們就是要在岸級防空兵防禦作戰半徑之外,能建立有效的空中防禦,取得製空權。”
但是,他也認為“瓦良格”對於中國海軍而言仍是個前所未有的挑戰,“我們萬噸級的艦艇都很少,一下子來了個6萬噸級的(航母),且不說艦載機起降問題,操控這艘軍艦都是一個挑戰。”
對於中國海軍,考驗才剛剛開始。★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5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