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年初夏,媽媽帶著我去香港探親。因為爸爸已在半年多前去了香港。我和媽媽坐了三天兩夜的火車,終於到了廣州。我在成都出生長大,已十四歲了還沒離開過四川。雖知道成都比不上北京,上海,但一直優越感很強,從來看不起小地方,農村的人。在成都,因家裏人陸續出國,那些年的條件也好了很多。在大家還不知道方便麵是什麽的時候,我已帶方便麵出去郊遊了。在大家還在喝瓶裝汽水時,我已喝聽裝易拉罐可樂了。我從小有些藝術細胞,對自己的品味很有信心。但一到廣州,自認為在大城市土生土長的我,才知道自己有多土!八十年代的廣州,滿街的女孩都穿著大同小異的糊蝶袖上衣,腰上係著兩寸多寬的低腰皮帶,光腳穿著平底的方便皮鞋,偏分的短發,前麵還用發膠膠得高高的。在成都,因我們家的海外關係,我們是第一家有YAMAHA 50CC摩托車的。每次爸爸開著摩托車來學校接我,同學們都用羨慕,嫉妒的眼光看著我。到廣州, 才看見廣州滿街都是摩托車。YAMAHA 50CC,100CC 在這裏一點也不希奇。這時候我看到我腳上穿的露著黑腳丫子的塑料涼鞋,恨不得有條長褲能把腳遮起來。隻可惜我穿的是短裙,再怎麽拉也沒辦法。
一到香港,奶奶就吩咐姐姐去給我們一人買一件睡衣。天呀,在國內從來沒有穿過睡衣。夏天睡覺時,換一件舊衣服就睡了。冬天則穿著汗衫睡覺。因為在南方,沒有暖氣,熱水也是要一鍋一鍋的燒。冬天一個禮拜,甚至一個月才洗一次澡。夏天不是太熱也不會天天洗澡。這不是不講衛生,而是因條件太差,大家都這樣。每家都有三個洗用的盆。睡覺前,從頭到腳洗一次才睡。誰不洗腳就睡覺還真覺得這人不講衛生。有一年,二叔從香港回成都看我們。因為習慣了天天睡前洗澡,在成都即不能洗澡,於是洗了臉就睡覺了。住了一個禮拜,我們才發現他一直沒洗腳。氣味當然可想而知。這事被我們一家講到至今。在香港則不一樣。回到家,門一關,從不和鄰居來往。下班都很晚,到家後基本不再出門。上班穿著比較講究,女士們還要化妝。所以回家就想換一件舒適一點的衣服。姐姐給我買的是一件沒袖睡裙,和她的很像,我很喜歡。過了幾天,姐姐又給了我一件她的露背蝴蝶袖的連衣裙。是粉紅色的。她說她的背長了很多青春豆,穿著不好看。我穿正好。還給我配了條兩寸半寬的低腰皮帶和一雙乳白色的平底方便皮鞋。這很能跟上我在廣州看到的潮流。我也覺得很好看。香港的和廣州不一樣。服裝比較多樣化。大家雖跟潮流,但不會穿得一樣。我就穿著這身跟姐姐一起去見她的朋友。當時姐姐十九歲,朋友都是一堆二十歲左右的男性最求者。一見我,把他們都嚇了一跳。說姐姐怎麽把一個十四歲的妹妹打扮成這樣。我那時才反應過來,這打扮還分年紀。原來露背裝並不適合十四歲的少女。
來到香港才知道在香港的親人並不像想象那樣富裕。每次回國看我們,總是大包小包的帶很多禮物。自己在香港卻生活的非常節儉。吃的用的,都精打細算。在國內,我們住的是奶奶解放前買的私房,雖說房子很舊,但很大,還有一個很大的院子。爸爸有三兄弟,婚後都有自己的一間大房。叔叔,爸爸沒離開成都時,大家都住一起,吃飯時特別熱鬧,叔叔嬸嬸,堂姊堂妹全在一起。廚房不夠用時,爸爸幾兄弟就幹脆自己動手,在院子裏修了個廚房。這次來香港探親,也是為了爸爸幾兄弟能再一次跟父母團聚,這也是爸爸幾兄弟最齊全的,也是最後的一次團聚。那時爸爸剛去香港半年,生活還沒有完全安定下來。爸爸和姐姐都住在二叔家。香港的房都很小,二叔的家又隻有兩房一廳,加上這次三叔一家也要去港,在我們到達幾天之前,爸爸就去分租了一間放得下一個單人床和一張小飯桌的房間,廁所,廚房是共用,準備和媽媽在那裏小住,而我和姐姐則住在二叔家。媽媽怕我不懂事,一再叮訴要注意規矩,家裏隻有一個廁所,不要在裏麵的時間太長。喜歡吃的東西不要隻顧自己吃,要想著其他人。那次去香港,敢下手買東西的地方就隻有女人街和街市。去商場隻敢去看看,以國內當時的標準,什麽東西都太貴。
一天,姐姐下班拿回家一大疊廣告,說把它全帖在街上可掙HK$50。於是,晚飯後,我們自己做了一桶漿糊,以爸媽為首,上街帖廣告去了。我們在炎熱,潮濕的街上,走了三小時,從中環走到銅鑼灣,才一張一張地把廣告貼完。貼完後,我實在口渴。想在7-eleven 買一包檸檬茶喝。當時小包的檸檬茶在超市隻買一元多,而在7-eleven要買兩元五。大包的要四元錢一包。我鬧了半天,媽媽隻讓我買了一包小的檸檬茶。姐姐就喝了一小口,都沒好意思多喝我的。之後,我們一家四口,花了兩元錢坐著電車慢慢地回北角家。記得當時天已很晚了。一路上,媽媽還在說,除去我的檸檬茶和車錢,我們辛苦了一個晚上掙了HK$45。和當時國內幾十元一個月的工資比,她還是很滿意的。這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用自己的雙手掙的錢。感覺非常的好。現在想起來覺得爸媽真不容易,都快五十的人了,在國內也算是個高級知識份子,在其它的父母都在計劃退休養老的時候,他們卻決定移居香港,再次奮鬥,從新開始我們下一階段的新生活,還跟著我們上街貼廣告。現在自己比父母當時的年紀也輕不了多少,連換份工作都提不起勇氣。就更別提到一個新的地方去從零開始。真佩服他們當時的那股幹勁和眼光。為了下一代的前途,自己卻付出了那麽多。
這些年在美國,有時也想給我們的下一代上上憶苦思甜的課,想告訴他們二十幾年前,我們的生活是怎麽樣的。但仔細一想,又覺得沒這個必要。就好象父母給我們講困難年間吃了上頓沒下頓一樣。聽了後,一點感覺都沒有。但又覺得不講的話,怕他們還以為今天我們所擁有的都是天山掉下來的,想吃什麽從沒吃不到的,玩具多得來玩都玩不過來。現在的孩子生下來就這麽幸福,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經受挫折的能力。父親常說:“不用擔心,人的收縮性是很強的。我們能給他們提供的,是更高一層的起步點。”
謝謝,他是一個很有哲理的人。很多人都這樣評價過他。
你父親這句話很有哲理
謝謝老鄉捧場。
謝謝你能看得那麽透。確實這樣,換工作換不好還會把工作丟了。不過,我還是覺得自己的勇氣不夠。比起當年父母丟下國內的房子,地位,從頭開始,在幾年以後又為我們從新創下了一番天地,還是想以此為自己打打氣。
比起我們的上一輩,也說不上我們過過什麽苦日子。當時從成都去香港,的確是感覺到了很大的差別。
--〉〉〉寫得真好。 您的父母真不容易。您也非常感恩。祝福您。
再讚一個,我也有同感,怕我們的下輩忘記了我們的出身和以前窮困
的生活,不再有艱苦樸素的美德.認為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應該的,不懂
得感恩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