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時給每個同學(包括我自己)的照片和贈言都是一樣的:"欲窮千裏目, 更上一層樓”。
當年我選這張照片和這句唐詩贈同學,是鼓勵同學們(更是我自己)畢業後,還要繼續勤奮努力,象在校時每學年考試升級一樣,使自己的人生事業不斷升高,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走。照片和贈言相配,選了張遊黃山的照片,背景是一個一個台階,人物是一臉嚴肅地向高遠處眺望。不是沒有帶笑容的照片,而是有意選這張不笑的,因為當時覺得人生是戰場。那時的整個人是向外搏擊的,能量都用在怎樣武裝自己,攀登事業的高峰;怎樣勤奮工作,獲得豐厚的財富;怎樣征服他人,獲得受人尊敬的地位及名譽。
看著這照片這字跡這簽名這贈言(更象誓言),對比現在的自己,事業並沒走多遠,沒上幾個台階,也沒擁有多少物質財富,更沒什麽可炫耀的地位。假如30年前的“我”瞬間穿越到今天遇見現在的“我”,她一定會抱怨我不夠聰明,不夠勤奮,不夠努力,否則為什麽會這麽一事無成? “奮鬥”了30年,還是這麽平平常常的一個普通人?
不過最近明白了為什麽,盡管開竅的有點晚。我們每個人除了天生有命以外,到世上來的目的不是我30年前認為的那樣為了自己的“EGO (自我)”往高大上發展,而是為了自己的“SOUL (靈魂)”來學習體驗並獲得各種體驗和經驗, 使靈性得以成長。今世沒學完或者不及格的功課,下世接著學。所以此生的所做所為如果是有助於靈魂成長,就是成功的人生,無論它是否被地球上的大眾所認可,被追崇羨慕,或受到獎勵。
怎樣去做才有可能取得有助靈性成長的真正的成功呢? 現代瑜伽大師 Swami Rama (1925 – 1996) 在他的自傳 《Living with the Himalayan Masters》 (《大師在喜馬拉雅山》 BY喇嘛尊者)裏,有一段他年輕時他的上師對如何做才能成功的教導:
My master said, “Try your best, but whenever you feed your ego, whenever you try do anything selfish, you will not succeed. This is my curse on you.”
I looked at him in surprise. What was he saying?
Then he continued, “This is my blessing to you, that whenever you want to become selfless, loving, and without ego, you will find a great force behind you, and you never fail to achieve some good.”
(我的上師說, "盡你最大的努力做事,但是如果你是為了自我的顯彰及榮耀而做,那麽你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自私的,你將永遠不會成功。這是我對你的詛咒。"
我吃驚地看著他,不知他在說什麽?
然後他接著說,"我對你的祝福是:當你想要做的事情的動機是無私的,充滿愛心的,並且謙虛無自我,那麽你就會發現你身後有股強大的力量支持你,你就永遠不會失敗,總能把這件好事做成。)
我年輕時沒有靈性大師給我指點,我潛意識的想法,進取的目標都是為了自我的顯彰及榮耀,努力的事業都是為了我自己,為自己能夠獲得最大利益,從沒想過要“謙虛無自我”。所以,難怪事業走不遠,沒有一樣成功。
美國好萊塢的一個經典老電影《HARVEY》 (1950) 裏,男主角愛吾德 (Elwood) , 由著名影星詹姆斯 思多德 (James Steward)扮演, 有一句被後人不斷引用的經典台詞:
Years ago my mother used to say to me, she'd say, “In this world, Elwood, you must be” – she always called me Elwood – “In this world, Elwood, you must be oh so smart or oh so pleasant.” Well, for years I was smart. I recommend pleasant. You may quote me.
(很多年前我媽總是跟我說,她說,"在這世上,愛吾德,你必須" - 她總是叫我愛吾德 - "在這世上,愛吾德,你必須,哦,非常聰明,或者,哦,非常善良招人喜愛。" 嗯,以前好多年我都是聰明的。我現在建議善良招人喜愛。你可以引用我的話。)
我年輕時我媽從來沒讓我考慮聰明和善良招人喜愛哪個是必須的?我潛意識認為聰明是必須的,因為聰明代表能力強,本領高,是得到地位和財富的必須。以前不懂,光憑聰明去求地位和財富,是求不到的,即使求到了對於我們的靈魂的成長來講也是沒有意義,沒有價值的。所以現在我放棄往聰明的方向努力了,遵照愛吾德的建議 ,做一個善良招人喜愛的人 :-) 因為一個無私有愛的謙虛之人不一定聰明,但他從相貌到行為必定是招人喜愛的,而且必受到上天的祝福而成事。耶酥也說:“Blessed are the meek, for they will inherit the earth.” (Matthew 5:5) (上帝祝福謙虛溫柔之人,而讓他們繼承擁有整個地球)
明代袁了凡(1533 —1606)在《了凡四訓》裏說,人在快要發達前,上天必先給他智慧,而他有了智慧必收斂謙遜,“臉上一定有一片謙和,而且安詳的光采發出來,仿佛可以用手捧住的樣子。” -- 看看他形容的這個容貌多麽招人喜愛,讓人愉悅!對照我當年精心挑出作為畢業留念的這張照片,找不出一絲這個謙虛的容貌,當然得不到祝福,沒被詛咒就很幸運了。
如果哪天看著一個人變得可親可愛,使你很自然地願意接近他,和他交朋友,那這人的靈性一定是成長了。所以,我在今後的有生之年怎麽過才能變得招人喜愛呢?
美國著名靈媒(psychic)愛德加 凱西 (Edgar Cayce) (1877 – 1945) 生前在長達40年的時間裏用他的特異功能給人診斷疾病和查看前世。因此很多人都找他“算命”。而他在自我催眠入定後,他的靈體(spirit)總是從怎樣在此生提升靈性的角度給人以指導。
1943年,一個61歲的寡婦來找凱西算命,凱西說她不管現在如何,她仍然有寫作的天賦可以開發,並說她能在華盛頓DC找到一份報社評論員的工作。這寡婦從來沒有寫過文章,不知怎樣才能開發此才能,於是問: “在我這個年紀,我怎樣才能強製自己,自我約束地去做我應當做的事情?” 凱西回答, “你聽好,每天要重複三遍: ‘主啊,禰今天讓我做什麽?’ 說這句話不要不過腦子機械地說,要真心地祈求!” 凱西的回答很好理解,如果你是真心誠意地想做事情,那你一定知道你該做什麽。所以,不管我們多大歲數了,在生命的哪個階段,我們都沒有理由停止做事情。即使年過半百,也可開始我們以前從未想過做過的事情。凱西說,和年齡無關,無論年齡幾何,生命是一個連續的體驗過程,連續的經驗積累。
在那一年還有一個62歲的老婦覺得她活到頭了,於是她來算她還能活多久?凱西沒有直接告她能活多久,沒說她最後的日子是什麽樣的,怎麽死法,而是告她必須明白,隻要她還在地球上,那麽必有她認識的某個人在那裏,她是可以協助的。所以,一個人活多久,怎麽死,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還有口氣活著的時候做什麽。凱西沒有說,你在地球上的日子不多了,趕緊享受吃喝,周遊世界吧。而是說要協助他人。他用 “協助 (assist)”一詞,就是說不用做什麽驚天動地的大事,不用掌管什麽事,就隻要協助別人一下就好。這個協助,可以是很大的協助,也可以是很小的協助,量力而行就好。凱西說,其實,你服務於那個人,無論那人是誰,也許是你的靈魂服務於它的締造者(上帝)的最好的體現。歸根結底,那是人活在世上的最根本的目的。
凱西給這兩個老婦人的忠告也適用於我。如果我每天能自我約束,謙虛無自我地去服務他人,充滿愛心地去協助他人,那麽即使我畢業後這30年過得“不得法”,浪費了很多能量,我隻要重新把握我的能量指向,把它用到服務他人幫助他人,而不是用在征服他人改變他人上,我的下一個30年就有望慢慢地變成一個招人喜愛,令人愉悅的人。
這次畢業30周年聚會要求每人寫人生感悟。如果再象30年前畢業時那樣,同學們互贈感言的話,我選詹姆斯 思多德 (James Stewart) 的這句電影台詞作為贈言給大家(更是給我自己)共勉 :-)
附30年前的畢業照片和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