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彈 聊齋

一個角落,一個舒適的空間,可以自由,包容,充滿愛意的接納我的全部。。。任思緒馳騁,天馬行空。。。我的夢從這裏開始
正文

回鄉之紀念一下外婆 (寫於北京1/20/2011)

(2011-03-30 00:17:47) 下一個

外婆是民國元年生人,五年前離世,享年95歲。

外婆當年應該是包辦婚姻,嫁到外公家,開始她一生的操勞。她從小好像上過私塾,時間不長,但是會背一些古詩詞。記得她70多歲時,還可以背誦全篇的孔雀東南飛。

外公40多歲前在外打工賺錢養家,之後就因為時局混亂回到家裏坐吃山空。家裏上上下下都要靠外婆一人打理。

外婆有三個子女,媽媽是老大,下麵一個弟弟一個妹妹。她弟弟最小,隻比我哥哥大6歲。媽媽在我們住房條件稍有改善的時候就把外婆接來同住,直到她離世。

外婆的一生很平靜,和無數從舊時代裏走過來的老人沒什麽分別。雖然吃過很多苦,也過過很多貧窮的日子,但是沒有太多的抱怨和不滿,隻是默默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外婆帶大了我的兩個表哥,還有我。我的童年3個月至5歲都是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我對童年的生活沒有太多的記憶,一直以來,我也不曾試圖去了解,一直到了2-3年以前。

這一次返鄉,走過那些曆經巨大變遷的土地,還有我曾經生活玩耍過的院子,腦子裏麵會時常浮現出一些簡單的畫麵,一個小女孩跟在一個老人身後,老人總在不停忙碌的情景。那也許就是我的小時候。。。

外婆84年來北京,91年97年分別生過兩次大病,都在媽媽悉心照料下轉危為安。

外婆可以活動的時候一直幫助家裏做飯摘菜,她從來話不多,很少和家人交談,讓人感覺她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她沒有對新世界了解的願望,沒有對別人生活的好奇或者關心,她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很多時候,我們無法了解她到底都在想些什麽。

我對外婆的感情很複雜。27年共同生活的經曆很難不在心裏留下很多東西,美好的,悲傷的,難過的,快樂的。當我麵對她的墓碑時,我曾經在心裏醞釀了很久的話幾乎無法表達出來半句,因為所有的一切似乎已經都不再重要了。。。

外婆的一生是勤勞樸實的一生,她用她的方式愛著身邊的人,也許這種愛對於5歲以前的我來說是很難以理解的,以至於之後一起生活的很多年也無法找到很親密的感覺,雖然那曾經是我渴望的感覺。

外婆的愛是不表達的,隻是默默地為你做事,操勞,從不多說一句。其實舅舅在這一點上像極了外婆,一樣的內向,不善言談。以前我曾經認為那樣的沒有交流似乎很冷漠,但是當我這一次見到舅舅,眼見他的處事態度和作為,雖然一樣是話不多,悶頭幹活,卻讓我體會到他的親情,和他對這樣的親情的在乎。。。我知道往前2-3年,我依然不可能感受到這些。。。因為當我放下抱怨,開始包容接納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事情的另外一麵。。。

我問自己,今天的我如果和外婆一起生活是否會有不一樣的感受呢?我相信是的。可惜已經不再有這樣的機會。。。

回來老家最初的目的是找找童年的記憶,並且為外婆掃墓。。。沒想到收獲的是一些沒有預期的感受。

帶上童年那個曾經被留下的部分,終於可以讓自己完整了。。。這樣的感受很輕鬆,也很美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