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根兒

曠野獨步,思緒飛揚,要讀要懂的太多!不然了,還是開源。
個人資料
正文

馬航失蹤飛機尋找的邏輯定向 (下篇)

(2014-03-30 04:30:27) 下一個
人對於人來說,道理也許講不通,但不能不講情理。人對於事和自然界,情理是行不通的,要講道理。對於社會上的事情,比如馬航飛機失蹤,涉及人也涉及事和客觀條件,情理和道理都要分析。馬航飛機失蹤事件的特點是,可靠的事實依據太少,完全不足以堆砌出事件發生發展的清晰過程,甚至於事出的動機也不明確而隻能捕風捉影。因此,如今對飛機失蹤的過程要靠更認真嚴密全麵的邏輯分析思維判斷,依據僅有的一些確切事實(上篇中已羅列),再加上一些常識,建立可靠的思考框架,包容並優化各種可能性,以求馬航飛機失蹤的方向和範圍明朗化。
我們到現在不得不問一問,馬航飛機失蹤到底是天災還是人禍?是偶然事件還是必然事件?或者是二者互動的結果?
如果飛機是被劫持,那是有預謀的人禍,需要考慮情理方麵因素。如果飛機是由於出現故障,那失蹤是天災,而且是偶然發生的,道理研究是必須的。

1。飛機起飛,爬升,進入航線 ---必然事件
*一切正常,40分鍾飛行。

2。飛機恰好於空管界限附近關閉通信係統並偏離航線,是由於:
2.1 飛行員預謀 ---必然事件---人禍
2.2 他人劫機駕機 ---必然事件---人禍
2.3 飛機故障 ---偶然事件---天災
2.4 預設或遙控飛行程序 ---必然事件---人禍+天災
2.5 飛行員精神突然精神分裂 ---偶然事件---天災+人禍
2.6 他人劫機脅迫飛行員駕機 ---必然事件---人禍
*把握了偏離航線時機和條件,更可能是必然事件,屬於 2.1,  2.2,  2.4,2.6 情況。

3。飛機在馬泰邊界低空飛行將近一小時,是由於:
3.2.1 機長駕駛飛機 ---必然事件---人禍
3.2.2 他人駕駛飛機 ---必然事件---人禍
3.2.4 預設飛行程序 ---必然事件---天災
3.2.6 機長被迫駕駛 ---偶然事件---人禍
*更可能是機長本人駕機,3.2.1, 3.2.6;預設低空飛行程序,有可能性嗎?;他人駕駛,經排查身份,沒有有駕駛經驗的登機者。

4。飛機在安達曼海,穿越航線結點飛行約半小時,飛向海事通訊衛星方向,
4.3.2.1 機長駕駛飛機 ---必然事件
4.3.2.6 機長被脅迫駕駛 ---必然事件
*飛行軌跡精確安排,機長駕駛飛機,4.3.2.1 最可能。被脅迫之下,精確選擇非常規飛行路線,可能性不大。

5。飛機失蹤後,可能飛行約一個小時,進入孟加拉灣後左轉向南進印度洋,右轉飛向北去亞洲大陸,折返向東回馬來,背離衛星。
5.1.4.3.2.1 折返回馬來及臨近地帶 ---必然事件
5.2.4.3.2.1 左轉向南進印度洋 ---偶然事件
5.3.4.3.2.1 左轉沿印尼外海去聖誕島附近---必然事件
5.4.4.3.2.1 右轉向北進泰國 ---必然事件
*參照英國空難專家推算客機的航跡指向,表明失蹤飛機的在雷達天線傾角為55~40度的弧區範圍內。 最可能是折返回馬來,5.1.4.3.2.1, 泰國軍事雷達監測到飛機折返;帶領幾百號乘客,飛向南印度洋以求一死,不符合機長的人格,也不符合機長精心選擇安全航線飛行的用心; 右轉進入泰國,如果用地麵接應,或有可能,5.4.4.3.2.1 。

6。飛機飛回天線傾角40度弧區帶,需要飛行時間,
6.5.1.4.3.2.1 折返回馬六甲海峽再到Riau島附近 ---去3小時+回3小時 = 6小時總飛行
6.5.2.4.3.2.1 轉向去南印度洋 ---去2小時+回5.5小時 = 至少7.5小時總飛行
6.5.3.4.3.2.1 轉向印尼外海聖誕島附近 ---去2+回4小時 = 6小時飛行
6.5.4.4.3.3.1 轉向北進入泰國 ---2小時+回3小時=5小時總飛行
*7.5小時已接近飛機的極限時間,6.5.2.4.3.2.1,南太平洋發生幾率很小;  最有可能6.5.1.4.3.2.1,也有可能 是泰國 6.5.4.4.3.2.1。

7。飛機的可能落點:
7.1.6.5.1.4.3.2.1 陸地著陸於馬來西亞本土。
7.2.6.5.4.4.3.2.1 陸地降落於泰國或臨近。
* 飛機在發生碰撞或落水是,傳感器會即刻自動發出信號,但這個自動報警係統位發出信號。這說明飛機陸地降落的可能性很大,位置應在東南亞某地。

8。機長劫持飛機的動機:
8.1 政治傾向 ---必然事件---道理所在
8.2 家庭感情不幸的發泄 ---偶然發生---情理要求
8.3 工作單調誘發精神疲勞逃逸 ---偶發事件---情理要求
8.4 與恐怖組織有瓜葛 ---必然發生---道理賈慶林。
*機長是有責任心的正經人,無抑鬱症狀駛,無證據表明與恐怖相關。最可能的動機原因,政治傾向於反對黨,對於政治誣陷迫害十憤慨,8.1。

9。推斷的不為人知的背後可能性:
機長劫持飛機後,作為政治籌碼與馬來政府交涉條件。馬來政府表示接受,但要求飛機降落到指定機場。飛機降落後,全部人員被包圍控製,秘密監禁。反悔所答應的一切。

10。偶發事件與必然事件的不同之處
偶然發生的事情往往不可能是非常完美的一絲不漏痕跡的,就象一個爆炸後散落的碎片一樣,會有許多證據表現。但人為有計劃有明確目的的必然發生的事件則不同,會有條件把事情安排的更加完善理想,因此能把證據表現掩蓋的更加完美。
令人驚奇的是,失蹤飛機的機長是一個非常聰明而精細並有情感之人,他具有構造一個創造行意外事件的能力。
而且還有情理上的意外之處,馬來政府在搜救過程中對有價值的有預見的信息的混淆和否認是出奇的準確,而且一而再,再而三。也許失蹤飛機的機長謀劃了什麽讓飛機偏離航線,但在隨後的應對中又有了更進一步的謀劃,最終達到飛機和人的完美消失。完美的馬行飛機失蹤事件,是偶發事件嗎?不是!不是飛機故障帶來的災難,而是人禍。看來馬航飛機的完美失蹤,不得不讓我們的思維走上陰謀論。沒有任何組織和個人以任何原因出麵宣布對馬航飛機負責,因此恐怖論的思路沒有任何根據。
另外,馬來政府宣稱不允許別國在馬來國土上的幫助搜尋飛機活動,然而為什麽至今聞所未聞馬來政府的陸上搜尋飛機進展?至今尚未搜尋的地帶是馬來本土。

11。直覺
直覺不是神仙賦予的,而是潛意識層麵上的對信息總和的高度綜合概括的結果。無影無蹤的馬航班機就在馬來西亞及其周邊地帶,覺得機長是一個顧家的人。大選前夕,反對黨領袖被栽贓判刑,為各種社會動因積蓄起能量。機長家庭感情動蕩,很可能是後發事件的導火索。馬來官員神秘兮兮的說半句留半句講話特點,實際在直覺上暗示著每個人以陰謀的存在。南印度洋沒有失蹤的飛機。?
12。找不到馬航飛機的社會心理後果
馬航飛機的神秘失蹤已經帶來巨大的全球規模的社會心理效應,因為這個事件挑戰著人類的好奇心理和莫名的恐怖心態,挑戰著人類的智慧,挑戰著當今發達的高科技,挑戰著現代無孔不入的軍事能力,挑戰著大國政府操控能力和自信,也考驗著著馬來西亞政府的能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