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之路
(2011-06-30 22:00:03)
下一個
有人提人類文明,後來又有文明禮貌。結婚便是關於男女的性生活的文明形式,先講禮貌打個招呼,再發生關係,滿足性要求,若出了問題再發個誓。雖然流於形式,很多時候頗感覺虛偽,但人類的文明就是始於虛偽!
在締結婚姻上,古今中外現實中有幾種模式,我們聊一聊其優劣,也許大家已早有感覺和理想。不過,我們首先得定義著婚姻的內容,應包含幾個方麵的滿足,性,生育,感情,協同,互娛。說白了完美的婚姻得有性趣,有感情信任,有孩子為成果,能合得來把家務搞定,能現實的理解並使對方滿足愉快。不得不換一個角度,提一提影響婚姻的消極因素,主要是由於男女功能上的差異而引起的,因為生活要求男女運作如一體。這種差異包括,生理上男人更年期是70~75歲,女人是50~55歲;生育上男人管數量,女人管質量;思維上男人通常抽象趨理,女人喜好直觀趨表;心理上男人是被動靈活而浪漫,女人是主動固定而踏實;行動上男人因信而守,女人因情形而變。一個總體特點是,男女都是人,人是有機活物,是活物就處於動態中,處於動態中就會有間隙和調節補償,法律規定也沒用,倒時還是要翻牆。另一個要提到的是,婚姻既是家庭,無婚等於沒家庭。基於這樣一個較理想的祈求和考慮,我們來欣賞一下如下婚姻模式。
現代西方模式:一夫一妻帶外遇。不考慮男女差別,但可理解情人調解,小家庭。感情微妙,分工不太明確,需要合作愉快,以教寬心。
中東模式:一夫多妻禁外遇。考慮男女差別,大家庭。感情簡單,分工明確,不需要合作,以教互敬。
東方古代模式:一夫多妻帶外遇。充分考慮男女差別,不提倡外遇,大家庭。感情隨意,分工明確,不需合作,以禮相娛。
同性模式:等同夫妻。無男女差別,小小家庭,無生育。感情明確,分工不明確,合作愉快。
母係模式:一妻多夫分時。考慮男女差別,社會家庭。即興情感,不分工,臨時合作,生活不穩定。
無婚模式:多夫多妻。充分考慮男女差別,無家庭。感情隨意,無分工,無合作,不穩定。
理想模式: 。。。。。。
你覺得那種模式對您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