牆根兒

曠野獨步,思緒飛揚,要讀要懂的太多!不然了,還是開源。
個人資料
正文

寫 “田裏的蘿卜與社會”的動機

(2011-01-21 11:19:15) 下一個

我在原創裏讀到一帖子,作者刻意用了萬巴字,結果讀者寥寥,也沒得到任何評論回響。
我仔細讀了這帖子,分析其原因,結果有了寫一個簡單故事的念頭,以闡述如下認清社會的道理。

聰明的孩子(蘿卜),出生於普通家庭(張山),是母親和家庭的養育。
孩子長大成材,能力出眾(大蘿卜)。
父母家庭很興奮,逢人就自豪的提自己的孩子。

教會說是神賜的,政府說是學校教育的好,黨說是黨的培養;
總之,上層社會(李世)認為是社會製造的,賦予孩子家庭社會榮耀。

孩子成人,以非凡的才能進入社會。
父母家庭希望孩子能掙大錢,當大官兒,出大名,進入社會上層。

然而,社會的製度是雇傭勞動,非凡才能的孩子也要賣身,計時工作為生, 被解雇就更可憐。
這非凡的孩子想:
我是神賜的,是社會(政府和黨)培養出的驕子,把我和社會(資本家)定為雇傭關係是可恥的罪過!
社會上層(資本家)回答:
你反對社會製度就是犯罪!犯罪了就說明你出身低,修養差,沒家庭教養。

其實,孩子還是父母養育的,一個首先求生的人,沒什嬤社會神奇。
社會賦予給你的神奇,是虛幻的,隨時可被剝去。

作為一個孩子或一個人的願望:
能生活毫無壓力的,以自己的思想,用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實現自己的願望。

出生於社會底層的人,想成為社會上層分子,如同洗心革麵的努力,非一朝一夕之能。
把自己的理想寄托於對上層社會的虛榮和幻想,結果大多是杯具。
因為上層社會環境產生的人生觀念大凡是無根的。
因為不喜歡土,明白塵埃落地便成智慧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