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正在擔當著遺傳的重任
(2010-12-27 09:11:42)
下一個
1。動物與人
如果說勞動創造了人,其實動物也沒閑著。如果說人會使用工具,其實鳥也能銜草築巢。但人會製造工具,這是因為人能思想,能綜合運用信息,即科學技術在思想上的萌芽。由思想,然後形成概念(思想的單元)。隨之,有了詞句,自然出現語言。從此,人或人類開始進行複雜的信息分析加工並付諸於生產應用。
2。什嬤是事兒?
有了語言,再有文字,實現了生物體外的信息儲存積累,交流,和分析加工。於是,信息走出人的大腦,在體外記錄下來,就是記事。這樣一來,信息經過人的大腦用手記錄下來,就成了事。哲學稱之為意識。文學,藝術,宗教,文化,科學等,都可視為以不同方式或角度去記這個事。記的事,不單是來自無生命世界的信息和來自生命遺傳信息,還來自人與人的關係信息(社會信息),來自於人的感覺,錯覺,和幻覺信息。事,記對了是真理,記錯了叫繆論。若是記得太胡塗了,便由哲學來解決問題。
3。哲學來自反思
哲學的範圍包括人(社會),思維,和自然界;其研究內容涵括世界本質問題,認識論,和倫理學,或曰人生,知識,和宇宙。人的弱點是習慣於以自我為中心或參照來觀察及記錄宇宙。世界本質問題是個大前提,決定著認識論的特點,最後會體現於倫理學。道家著重論述了世界的本質,儒家重於倫理學。倫理學是通過係統思考和研究人類道德生活來確立指導行為的法則體係。一個愉快和諧的人文環境, 要有一個切合實際的係統的行為準則。希望我們對儒道思想的探究將會把事擺正。因此,信息來源多,內容複雜,而哲學企圖為我們提供正確的掌握及運用信息和處理社會矛盾的方法與指南。
4。教育其實是洗腦式的體外遺傳
教育通常是人把事精煉成真理或知識灌輸給下一代。其實質是信息的體外遺傳。把哲學思想講給大家,為大家的個人發展目標服務,這不是政治。根據需要,把哲學思想作為信條灌輸給社會群體,為群體目標服務,那才叫政治。如果把哲學思想教條化,當神一樣崇拜來滿足人的心理感覺, 那就離宗教不遠了。宗教是人對能夠指導和控製自然與人生進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討好,和信奉,表現為對神的絕對依賴感(弗雷澤,施萊爾馬赫)。因此,宗教明顯是人以自我為中心或出發點並夾雜著感受和錯覺來摸索世界的本質,頗有曆史的局限性。盡管如此,宗教是西方曆史上的主要教育承擔者。宗教與非宗教的差別就在於固定一個神,而又充滿了人的意誌。千年教育的效果使人類變得更聰明的同時,人的邏輯意識增加,潛意識減少。信息時代,你不勞動也會累。
5。帶著哲學反思的文學家是救世祖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換句話說,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強,能夠換來更多的好處。因此,科學技術是人處理信息能力的標誌。
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的加速發展,要求生產關係隨之變革,以適應規模日益增大的生產。工業革命吹毀了自給自足的生產,從此走上工業化。工業化過程中,由於生產的快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社會化,人的價值觀都為金錢所吸引,不易察覺到現行社會道德體係也隨生產關係的變化而崩潰。一旦失去金錢價值的支撐,精神就易崩潰。科學本衍生於哲學 ,後來獨立為學科,並與哲學相互動。科學產生知識,哲學產生思想。信息時代,知識爆炸,生產提供了足夠的吃穿,那更需要倫理學的重建,需要哲學思想的進步準確和普及。否則,或做些沒用的生產,或用蛋糕打架。生產是周期性的,後工業化是時期的到來,生產的減速,會更顯適時倫理完善的重要。我們要做好準備,即為自己,又為後代。人或人類之偉大,僅在於對信息的掌握和運用。人類的發展進步取決於與事物信息的狀態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