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作家趙美在文學城的ID是<萍漂泊的萍萍>,她的信條是:
以真誠麵對朋友,用堅強舞蹈人生。她在海外原創發表了小說連載 <<我的苦難,我的大學>>。
從小學生、采石女到知名記者
趙美萍,筆名漂泊的萍,女,七十年代出生於江蘇如皋農村。《知音·海外版》編輯。目前已經寫出了300多萬字的文學作品。知名期刊《知音》雜誌編輯、記者,中央電視台等單位曾對其進行報道。其紀實自傳體作品在網上部分發表後,引起了網友的強烈反響。出版《我的苦難,我的大學》,該書參加了“QQ·作家杯”征文大賽,獲得了紀實文學特別大獎。
她幼年喪父,隨改嫁的母親背井離鄉;她隻讀到小學畢業,她曾做過5年的采石女;她曾在上海打工做過餐館服務員,做過縫紉女工……在常人眼裏,這會被視為一部不折不扣的“苦難史”。可是,苦難並沒有將她壓倒,她反而勇敢地顛覆苦難、挑戰命運,最終成了全國第一個“小學生編輯、記者”--她就是青年人自學成才的典範、《知音·海外版》編輯趙美萍,她的青春勵誌故事值得廣大青年人學習和借鑒……
命運坎坷,14歲上山砸石頭
趙美萍出生在江蘇省如皋市農村,家境貧寒。在她9歲那年,她的父親因患麻風病,在醫院醫治時,不幸被護士打錯針藥去世,當時趙美萍正讀小學三年級。父親去世後,母親一病不起,小小年紀的趙美萍就成了家裏的頂梁柱,做飯、洗衣、割豬草等家務活全都會幹。
1981年,趙美萍的母親改嫁給了安徽蕪湖市小荊山石礦一個采石工人為妻,趙美萍和妹妹隨著媽媽來到繼父家。沒想到,這又是另一段苦難的開始。繼父家也很窮,一下子多了三口人吃飯,兩個孩子讀書,加上母親長年生病,收入不高的繼父成天和母親吵架,家庭沒有一點溫暖。
趙美萍的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小學畢業時,考上了蕪湖市重點中學二十五中,是全鎮數十年來唯一考上重點中學的女孩子!但因為妹妹也要上學,家裏根本負擔不起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在到處借不到學費後,趙美萍決定不讀書了,上山砸石頭賣錢讓妹妹讀!
輟學之後,趙美萍開始上山砸石頭,她成了當地最小的采石女,當時還不滿14歲。趙美萍砸的是“碗口石”,每噸八毛五分錢。一天最多可砸四噸左右,可掙到三塊多錢。就是那每天的兩三塊錢收入,一部分供妹妹讀書,一部分供家人買米買煤,一部分供病弱的母親治病。趙美萍因為年紀小,搶不過別人的石頭,隻好每天早上四點多鍾就起床,跑到山上耙石頭。等太陽升起來的時候,她又去搶拖拉機。如果沒有拖拉機運石頭,照樣掙不到錢。
在艱苦的砸石生涯裏,唯一讓趙美萍感到開心的就是讀書。白天在砸石頭間隙,別人在休息,她就拿一本借來的書坐到陰涼處津津有味地讀。晚上,她就把白天從書上看到的名言警句或者富有哲理的話記在日記本上。她想的是,自己雖然不能讀書了,但是卻可以通過很多方式來自學。她認為:貧瘠的生存環境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思想和精神也一片貧瘠。
這段血淚交融的砸石頭時光,趙美萍堅持了5年。
勤奮打工,打工妹成上海白領
1989年8月,19歲的趙美萍背著14本日記,隨著在上海寶鋼工作的老鄉踏上了打工之旅,開始了艱苦的打工旅程。這一次,她還背負著母親生病欠下的兩三千元巨債。趙美萍到上海後謀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個體餐館當服務員,每月80元工資。到上海之後,趙美萍越來越發現,沒有知識和一技之長,很難在日新月異的大都市立足。她決定學一門手藝,總比幫人洗碗有出息。正巧,當時附近有一家時裝公司正在招工,她毫不猶豫離開餐館,來到服裝公司,做了一名縫紉女工。但她沒想到,學一門技術並不容易。
有一次,趙美萍不小心被飛快的縫紉機針紮到了手指,針尖斷在了指甲蓋裏,但是師傅不但沒有一句安慰,反而要她賠被滴上了血的布片。師傅的冷酷無情加上手指頭鑽心的疼,趙美萍真想大哭一場。但她沒哭,她一邊把眼淚往肚裏咽,一邊咬牙發誓:“總有一天,我要做師傅的師傅!讓師傅也聽我的指示!”
就是懷著強烈的出人頭地的願望,趙美萍決定笨鳥先飛,從那之後,她每天早上6點多鍾就到了廠裏,晚上10點多才回出租屋,回來後還要讀一些書,還寫點詩歌和日記,每晚總要熬到12點後才休息。
不過,天道酬勤。一年半後,因為表現優秀,趙美萍被提升為車間裏的組長。三年後,她被提升為公司裏的技術員,她終於揚眉吐氣了,當初罵她的師傅也要聽她的指示來生產,她成了300多人的時裝公司裏唯一的打工白領。那年國慶節,上海《青年報》還以《外來妹當上上海白領》為題對她做了一則焦點報道。
1994年,趙美萍開始嚐試向期刊投稿。在遭遇無數次的退稿打擊後,終於有一天,她的一首處女作小詩《嫦娥》在《上海僑報》上發表了。這首小詩的發表,使她對未來有了更堅定的目標--寫作。
從1994年開始,她陸續在《上海小說》、《現在家庭》、《上海故事》、《新民晚報》、《勞動報》等報刊上發表故事、小說等。1994年夏天,《上海故事》和《勞動報》聯合舉辦“打工在上海”征文,她從報紙上看到這個消息,決心一試。她將很快將一個打工妹的不幸經曆寫好寄給了“打工在上海”征文組。沒想到,她的那篇小小說最後竟獲得一等獎。
在此後的三年間,趙美萍一邊打工,一邊寫了大量的紀實故事發表在《知音》、《戀愛·婚姻·家庭》、《女報》等雜誌上。同時,趙美萍在服裝公司也每年被評為優秀員工。1996年,她還被評為寶山區“優秀外來務工青年”。為了充電,她報名參加了成人自考,讀《新聞專業》。每天下午一下班,她就換三趟公交車從公司趕往楊浦區的複旦大學聽課。直到晚上9點鍾才下課,回到住處已經11點左右了。那時每天的睡眠從來不超過5小時。就在同一年,她被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海納百川》節目請去做嘉賓主持人,每周末上午10點30分,她準時在電波中與上海幾百萬的打工族們傾心交談,探討人生,成了上海有名的“打工姐姐”。
<iframe width="420" height="315" src="//www.youtube.com/embed/SZdxXr5ja94"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看樣子你很想念她!
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