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十軍

(2013-05-10 10:37:44) 下一個

該軍前身原為西北軍嫡係部隊吉鴻昌等部。1930年10月,在中原大戰後期,西北軍吉鴻昌部被蔣介石收編為第22路軍,吉鴻昌任總指揮。1931年9月,吉鴻昌因密謀反蔣事暴露,被迫離開均等出洋,該路軍改為第30軍,張印湘任軍長。下轄3個師。
第30師,彭振山任師長;
第31師,張印湘兼任師長;
第33師,葛雲龍任師長。
隨後,該軍參加了11月至1932年10月對鄂豫皖蘇區的第3、第4次“圍剿”作戰和對湘鄂西蘇區的第四次“圍剿”作戰。1933年1月,張印湘因指揮作戰失利被解職,第30師師長彭振山繼任軍長。同年7月至1934年10月,該軍參加了對鄂豫皖蘇區的第5次“圍剿”和對中央蘇區的第5次“圍剿”。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長征離開中央蘇區後,第30師師長彭振山不願意率部“清剿”留在贛省和湘鄂川黔邊區的紅軍遊擊隊,被蔣介石以“違抗軍令”的罪名逮捕槍斃。第26路軍總指揮兼軍長的孫連仲兼任該師師長後,率部參加了對留在湘鄂川黔邊區的紅2、紅6軍團的第2次“圍剿”等作戰。

1937年7月至同年底,該軍隸屬第1軍團,先後參加了平漢路北段沿線作戰和太原會戰中的娘子關戰役。1938年隸屬第2集團軍時,田鎮南任該軍軍長,率部參加了徐州會戰。在此次會戰中,該軍奉命堅守台兒莊主要防禦陣地,與日軍進行了反複爭奪,為此次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徐州會戰後,該軍又參加了武漢會戰,在武漢外圍六(安)商(城)公路和固(始)潢(光)公路沿線擔任阻擊日軍的作戰任務。1939年2月,該軍隸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在河南南陽地區整訓時,田鎮南升任第2集團軍副總司令,第31師師長池峰城任軍長。下轄:第27師,黃樵鬆任師長;第30師,張華棠任師長;第31師,乜子彬任師長。同年4月至12月,該軍參加了隨棗會戰和冬季攻勢作戰。1940年5月,該軍隸屬第2集團軍,參加了5月初至6月下旬的棗宜會戰。1941年,該軍隸屬第5戰區時,先後參加了豫南會戰和第2次長沙會戰。在此期間,第27師師長黃樵鬆調任第68軍第143師師長,第55軍第29師師長許文耀繼任第27師師長;該軍第30師與第68軍暫編第36師對調建製關係。此時,該軍下轄第27、第30、第31師。1943年,第30軍軍長池峰城兼豫北鄂邊區遊擊總指揮時,該軍隸屬長江上遊江防軍總司令部,參加了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1944年11月,該軍隸屬長江上遊江防軍時,軍長池峰城專任長江上遊江防軍副總司令,副軍長魯崇義升任軍長,擔負長江上遊江防守備任務。

1945年6月,該軍駐守河南汲縣,隸屬第4集團軍。此時,該軍奉命進行整編,第86軍第67師改隸該軍;同時,該軍第31師被裁減。此次整編後,該軍在參加邯鄲戰役的作戰中,被解放軍重創於東西玉曹、塚王地區,第30師師長王震被俘。

1946年上半年,國民黨軍隊進行整編時,該軍在山西運城改編為整編第30師,隸屬第4集團軍。魯崇義任師長,黃樵鬆、唐秀清任副師長。原第27師改編為整編第27旅,許文耀任旅長,許德厚任副旅長,駐防山西翼城;原第30師改編為整編第30旅,尹瀛洲任旅長,駐防山西垣曲;原第67師改編為整編第67旅,李學正任旅長,陳成武任副旅長,王樹民任參謀長,駐防河南洛陽。此次整編後,該整編師作為國民黨軍主力部隊,從1946年7月至1948年7月,先後參加了臨(汾)浮(山)戰役、呂梁戰役、晉南戰役、豫西戰役和臨汾戰役等。在此期間,師長魯崇義調任整編第29軍軍長,副師長黃樵鬆繼任師長,  

1948年8月,該師恢複第30軍的番號,該軍27師和30師89團由副軍長黃樵鬆率領增援太原。將所留部隊為基礎擴編為113軍(軍長魯崇義),同時副軍長黃樵鬆升任軍長。原下轄整編第27、整編第30、整編第67旅,依次恢複原第27、第30、第67師的番號。同年11月3日,黃樵鬆在太原前線與解放軍取得聯係,準備戰場起義時,被第27是師長戴炳南出賣,向閻錫山密告了起義計劃,致使黃樵鬆與解放軍代表晉夫等人一起被捕,解往南京後慘遭殺害。此後,戴炳南升任軍長擔負防守太原城的任務。1949年4月底,該軍在太原戰役中被解放軍全殲。

1949年5月,原第30軍在太原被全殲後,胡宗南為了安撫魯崇義和其他西北軍官兵,報請蔣介石批準後,將第113軍改編為第30軍,魯崇義任軍長。同時,將第113軍原轄第116師,仝敩曾任師長;第130師,歐耐農任師長;第335師,卿雲燦任師長,合編為第27、第30師,並轉隸第30軍。第27師,戴炳南任師長;第30師,尹贏州任師長。西南戰役後期,該軍由陝南漢中地區撤逃到川西地區,進駐成都東郊。12月25日,該軍與李振的第18兵團一起通電起義,接受解放軍改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