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六十八軍

(2013-05-22 09:39:34) 下一個

該軍前身是馮玉祥所屬的國民軍一部。
即由宋哲元部所屬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暫編第2師擴編而成。
1926年9月,國民軍以兩個警衛旅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10師參加北伐。1928年第10師被改編為第30師,隸屬北伐軍馮玉祥的第2集團軍。

1930年10月,馮玉祥和閻錫山在中原大戰中失敗後,第30師被東北軍收編。

1933年春,第30師改編為暫編第2師,編入國民革命軍第29軍,由副軍長劉汝明兼任該師師長。1933年3月中旬該軍參加長城抗戰,負責防守羅文峪一帶地區。同年夏,暫編第2師改編為第143師,師長仍有劉汝明兼任。

1937年8月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國民黨軍進行統一整編時以第29軍第143師和獨立第40旅和編組成第68軍,隸屬第7集團軍。劉汝明任軍長,下轄:
第143師,劉汝明兼任師長;
獨立第40旅,夏子明任旅長。
該軍組成後,在當年先後參加了平綏路東段沿線和平漢路北段沿線作戰。

1937年底,該軍隸屬第5戰區,由河北移防山東菏澤地區時,將原獨立第40旅擴編為第119師,田溫其任師長。

1938年1月,該軍徐州會戰,奉命在蕭縣、蒙城地區抗擊日軍。徐州失敗後,該軍撤到皖西、鄂東地區進行休整。而後,參加了豫魯皖邊地區作戰和武漢會戰。

1939年1月,該軍隸屬第2集團軍時,劉汝明升任第2集團軍副總司令兼軍長,田溫其任副軍長。下轄:
第119師,田溫其任師長;
第143師,李曾誌任師長。
1937年4月至1945年5月,該軍先後參加了隨(縣)棗(陽)會戰、冬季攻勢作戰和棗宜會戰等。

在棗宜會戰中,該軍第143師堅守應山城垣,與敵激戰兩晝夜,除700餘人突出重圍外,其餘全部犧牲。此次戰鬥後,該軍重建第143師,並重組建獨立第27旅。不久獨立度27旅與第2集團軍直屬獨立第44旅合編組成暫編第36師,撥歸該軍建製。此時,該軍下轄:
第119師,陳新起任師長;
第143師李曾誌任師長;
暫編第36師,劉汝珍任師長。

1941年5月,該軍暫編第36師與第30軍第30師對調建製,第30師改隸該軍,張華堂任師長。

1941年9月,該軍參加了第2次長沙會戰。

1942年春,第30師回歸第30軍,暫編第36師回歸第68軍建製。

1943年2月,劉汝明任第2集團軍代總司令兼軍長,劉汝珍任軍長,李金田、陳新起任副軍長。此時,該軍下轄:
第119師,劉廣信任師長;
第143師,黃樵鬆任師長;
暫編第36師,崔貢琛任師長。

此後至1945年上半年,該軍相繼參加了鄂西會戰、常德會戰、豫中會戰和豫西、鄂北會戰等。在參加豫西鄂北會戰後,該軍撤至湖南陳留地區整訓。

1945年10月,該軍暫編第36師被裁減,另將第55軍第81師調歸該軍建製。此時,該軍下轄:
第81師,葛開祥任師長;
第119師,劉廣信任師長;
第143師,崔貢琛任師長。

1946年5月,國民黨軍進行統一整編時,該軍改編為整編第68師隸屬第4綏靖區。劉汝珍改任師長,陳新起任副師長,張勳亭任參謀長。原轄第81師改編為整編第81旅,葛開祥任旅長;原第119師改編為整編第119旅,劉廣信任旅長;原第143師改編為整編第143旅,閻尚元任旅長。此次整編後,該師主要擔任冀魯豫地區的守備任務和綏靖任務。

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該師在蘇魯戰場上多次與人民解放軍作戰,先後參加了隴海路中段戰役、定陶戰役、巨野戰役、鄄城戰役、巨金魚戰役、豫皖邊戰役等作戰。

1947年初至1948年7月,該師調至魯西南地區擔任防禦和機動作戰任務,先後參加了魯西南戰役、沙土集戰役、豫皖蘇邊區作戰和豫東戰役等。

1948年9月,國民黨軍廢除整編師、旅編製,重新規定番號,整編第68師又改為第68軍,劉汝珍任軍長,陳新起、王振聲任副軍長,張勳亭任參謀長。隸屬第8兵團。原轄整編第81、整編第119、整編第143旅,依次恢複第81、第119、第143師番號。

1948年11月,該軍在參加淮海戰役中打通津浦路徐(州)蚌(埠)段交通線的作戰後,撤至安慶至彭澤地段擔任防守任務。

1949年四月下旬,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後,該軍棄陣南逃。5月3日,該軍第81師在副軍長王誌遠、師長葛開祥率領下在江西弋陽率部起義。第119師、第143師逃至廈門後,奉命在漳州地區組織防禦,並重建第81師。9月中旬,該軍在漳夏戰役中被解放軍殲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