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史海鉤沉]中國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

(2013-04-10 12:54:02) 下一個
該軍前身為江西陸軍第4師。1926年9月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賴世璜,下轄吳建中第1師和謝升傑第2師。10月第1師師長吳建中升任副軍長,易簡接任師長。10月20日在進攻憮州時易簡陣亡,師長由黨代表熊式輝兼任。

1927年5月,該軍參加過攻占臨沂的戰鬥。8月為孫傳芳的部隊擊潰,該軍回駐江南。9月14日,軍長賴世璜為白崇禧逮捕(後槍斃),所部被縮編為獨立1師,師長熊式輝。

1928年2月25日因原13軍(該軍與白崇禧13軍不同,軍長不詳,下轄成光耀5師、李韞珩38師和嶽森39師)番號與白崇禧13軍番號衝突,改番號為14軍。下轄李韞珩45師(原13軍38師)、嶽森49師(原13軍39師)和李雲傑教導師(原8軍7師)。年底該軍縮編為國民革命軍4集團軍第7師。1929年初,按國民政府軍隊番號順序改為50師。師長譚道源,副師長嶽森。下轄成光耀148旅、李雲傑149旅、羅壽頤150旅。

1930年1月7日閻錫山以陸海空軍副總司令的名義任命孫魁元為新建的14軍軍長。中原大戰時因孫魁元參加閻錫山一方,被蔣介石免職。軍番號撤消。

1930年4月27日以29師為基礎擴編為14軍,軍長曹福林。該軍於1931年1月裁撤。

同年6月任命衛立煌為14軍軍長,下轄10師(原45師,師長衛立煌兼任,10月李默庵接任師長,副師長白兆琮,11月王勁修接任副師長)和83師(原10師獨立旅和52師1個旅,師長蔣伏生,1932年12月劉戡接任師長,1933年12月陳鐵升任副師長)。

該軍於1933年隸屬贛粵閩湘鄂剿匪北路軍第2路參加對紅軍的第5次圍剿。福建事變時參與進攻19路軍。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隸屬討逆軍8縱。

該軍在1936年的序列為:軍長衛立煌,副軍長塗思宗。下轄李默庵第10師(轄陳牧農、龍其武2個旅)和劉戡第83師(轄李楚瀛、陳武2個旅)。

抗戰爆發後該軍序列為:軍長李默庵,下轄彭傑如10師和陳鐵85師。1938年6月陳鐵接任軍長後陳鴻遠接任85師師長。1939年10師和93軍83師(師長陳武)對換。1940年97軍之94師(師長劉明夏)加入該軍序列。

1943年3月張際鵬接任軍長後該軍下轄沈向奎83師、張世光85師(1944年12月王景淵接任)、王連慶94師。

該軍先後隸屬33軍團、14集團軍、軍委會、5集團軍、4集團軍、36集團軍、重慶衛戍司令部。先後參加1939年冬季攻勢、晉南會戰、豫中會戰。

1946年5月該軍整編為第10師,師長餘錦源(旋易羅文廣,1948年2月熊綬春接任),下轄穀炳奎整編10旅、沈向奎整編83旅、王景淵(1947年譚本良接任)整編85旅。該整編師隸屬於整編29軍,1947年3月參加過進攻延安的戰鬥。

1948年9月該師恢複14軍番號及建製。軍長熊綬春,副軍長穀炳奎。下轄張用斌10師、諶湛83師(該師不久隸屬太原綏靖公署)、譚本良85師。12月11日該軍被殲滅,軍長熊綬春陣亡。

1949年1月該軍重建,軍長張際鵬,軍班底照舊。6月10日傅正模接任軍長。6月25日102軍並編予該軍,軍長改易102軍軍長成剛。是時該軍下轄張用斌10師、夏日長62師、湯季楠63師。1950年初該軍隨黃傑逃入越南,被越南當局繳械遣散。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